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念,阐述了事故隐患的特征和规律,对隐患类型进行归纳,确定其防治对策──超前安全教育。阐述安全超前教育特点,要求着力处理解决8个方面的问题,以利于科学地掌握安全超前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符合职工群众意愿的大事,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联系工厂实践,说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原理  相似文献   
73.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已经明确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问题,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损害需要承担责任将成为中国法治时代又一个崭新的命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担责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只有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才能促进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构建与救济机制的健康运行,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研究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观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之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扫清了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思想和认识障碍,而且回应了个别学者对环境损害责任成立的质疑,为环境损害责任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不仅如此,生态文明观还为环境损害责任的实施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法治保障,是生态文明观孕育了环境损害责任。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之所以能够孕育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原因,是因为生态文明观与环境损害责任有诸多内在的共同性:生态文明观与环境损害责任之间同根同源,都起源于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背景,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共同的手段就是环境法治,最深层次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未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应当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指南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74.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哲学是博大精深的,其原理丰富而深刻.哲学思维是辩证的,哲学教育人们看待和解决问题要辩证地去看,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5.
--无缘无故地杀死动物或植物是否道德? --能不能以某些生物无用或植物没有感觉为理由来为这种行为辩解? 这是法国人阿尔伯特·施韦兹曾经的疑问.  相似文献   
76.
2008年10月11日至17日,“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在全省各地同时举行。本届科普周是今年省社科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活动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弘扬生态文明、普及环保知识为内容,着眼于推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提高全省人民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77.
刘学良 《环境教育》2007,(11):64-65
党的十七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标志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我们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8.
人物介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4):F0003-F0003
潘银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校副校长、副教授。1965年8月生,1988年本科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2002年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9.
陈红兵 《环境教育》2006,(11):63-63
中国传统哲学对生态伦理的建构具有哪些方面的启迪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其整体论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佛教都倾向于将天地人万物视作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  相似文献   
80.
论价值哲学和环境哲学视角中的环境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深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和促使环境资源核算逐渐逼近人们的期望值,本文首先从环境哲学的视角讨论了环境价值的哲学含义然后又从环境哲学的视角对环境价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了初步的评价讨论结果表明,目前人们对环境资源的价值内涵的把握虽然有了质的升华.但仍然是不彻底的;因而必须对环境价值进行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