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彭学农 《绿叶》2013,(4):41-47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休斯等从马克思的生态学的角度批判了新马尔萨斯主义生态学的本质、特点和一般逻辑,指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以及关于人口规律的历史性的观点来处理当代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2.
“2009年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22日在甘肃行政学院隆重举行。围绕“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从5个方面展开讨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绿色新政与绿色经济、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国内研究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及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将会进一步廓清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从而更自觉地在实践中探索它、发展它。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34.
陈露  殷启洋  封超 《灾害学》2022,(2):12-15+35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洞视“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之根源在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该思想观念和生产关系下的社会生产实践。基于此,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坚持并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的根源,修正思想观念,从以人类为中心走向人类主体,运用技术创新,驱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化解“极端灾害天气常态化危机”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35.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已经明确提出了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问题,对生态环境本身造成损害需要承担责任将成为中国法治时代又一个崭新的命题,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担责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根据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只有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才能促进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构建与救济机制的健康运行,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研究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观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理论基础之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扫清了环境损害责任确立的思想和认识障碍,而且回应了个别学者对环境损害责任成立的质疑,为环境损害责任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不仅如此,生态文明观还为环境损害责任的实施提供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法治保障,是生态文明观孕育了环境损害责任。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生态文明观之所以能够孕育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原因,是因为生态文明观与环境损害责任有诸多内在的共同性:生态文明观与环境损害责任之间同根同源,都起源于生态环境危机的时代背景,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环境保护,共同的手段就是环境法治,最深层次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未来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运行,应当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指南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6.
张士霞 《环境保护》2020,48(5):52-55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体人民共同行动,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本文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推进全民绿色行动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全民绿色行动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对下一步深入推进全民绿色行动提出了完善全民绿色行动制度设计,精准有效推进全民绿色行动,运用创新思维开展生态环境宣教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7.
据资料和多年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听课率低是个普遍问题。基本上,听课率是30%,好一点的是50%。这是个普遍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棘手,也是各个学校在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和解决,总结出一定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效果,目前听课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38.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根本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一脉相承的就是实事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3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3):107-113
左翼时期,国共双方均非常重视文艺理论建设,但理论建设效果却截然不同。从宏观层面看,具有深厚历史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因其卓越的思辨力量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三民主义则因充满歧义与裂隙的思想、超越性精神价值的缺失,以及趋于保守的文化价值取向,显示出理论疲态;从微观层面看,一方面,双方的起点不同,中共主导下的文艺理论以国外蓬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起点,其发展是一个从"有"到"好"的过程。三民主义文艺的发展则是从"无"到"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涵单一,有很强的理论凝聚力且发展具有连续性,国民党的文艺理论则因三民主义内部的模糊与歧义而增加了其开展的难度。  相似文献   
40.
拜读《缅怀刘少奇》一书,感触颇深。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在革命生涯中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老一辈一样,为了人民的利益,危难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书中有王光美同志写的一篇文章《我们是跟人民在一起的——记少奇同志二三事》,文章表现了刘少奇同志对人民的满腔的热爱、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