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959篇
基础理论   264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壳聚糖交联沸石小球对Cu2+、Ni2+及Cd2+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以壳聚糖和人造沸石为原料,采用滴加成球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剂——壳聚糖交联沸石小球,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pH值、时间及重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Cu2+、Ni2+、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壳聚糖交联沸石小球的平均粒径为3.2 mm,密度为1.08 g·cm-3,含水率为80%.在pH=5、温度25℃条件下,壳聚糖...  相似文献   
962.
几种矿物材料对污染土壤中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的试验方法,以膨润土、硅藻土、磷矿粉及其改性产物、高炉铁渣、钢渣作为改良材料,探讨了几种材料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存在的规律.同时,对欧共体标准物质局提出的三步提取法(简称BCR法)进行了适当改进,以改进的BCR法提取并分析各形态铜在土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除磷矿粉外,其他材料(膨润土、硅藻土)的改性...  相似文献   
963.
电化学技术因具有工艺灵活、易于控制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倍受研究者关注.简要介绍了常用的电化学技术,包括内电解、常规电解和膜电解等基本原理.综述了上述电化学技术在印制电路板含铜废液再生或铜电解回收中的应用概况,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处理含铜废液电化学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4.
Biological nitrogen fixing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itrogen input 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e wastelands. The diversity of nifH genes in tailings samples under di erent plant communities in Yangshanchong and Tongguanshan wastelands in Tongling, was analyz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approach. The nitrogen-fixing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in the upper layer of tailings of Tongguanshan wasteland discarded in 1980 showed higher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than that in Yangshanchong wasteland discarded in 1991. The diversity of nifH genes in Yangshanchong wasteland of copper mine tailings did not display a consistent successional tendency with development of plant commun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natur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25 sequences of nifH gene fragments retrieved from the DGGE gel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mainly two taxa of free-living nitrogen-fixing microorganisms, Proteo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living in the wastelands investigated, most of which were unique and uncultur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d patterns of DGGE profil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ailings samples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y of nifH genes in di erent tailing samples was mainly a ected by loss of ignition, water content, pH and available Zn contents of wastelands. The dominant plant species and development period of plant communities by ameliorating pH, reducing the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 increasing organic matter and water content a ected the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free-living nitrogenfixing microorganisms in wastelands of copper mine tailings.  相似文献   
965.
嗜酸性细菌对废旧线路板浸出的吸附行为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究嗜酸性细菌对废旧线路板浸出的吸附行为及其动力学模型是生物浸出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考察接种不同浓度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浸出线路板中铜的吸附行为,探索了菌体在线路板粉末表面的吸附过程,分析了其吸附行为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A.ferrooxidans在线路板粉末表面的吸附均于5 h内达到平衡.随着初始菌浓度的增大,吸附速率和吸附的微生物量也随之增大.初始菌体浓度为2.4×105、2.4×107和2.4×109cells·m L-1时对应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701、2.3552和2.9833 mg·g-1,吸附的微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43.75%、53.97%和55.94%,铜的浸出率分别达到71.20%、88.33%和95.05%.进一步的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一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A.ferrooxidans与线路板粉末的吸附行为,模型拟合度(R2)分别达到0.9321、0.9134和0.9193.  相似文献   
96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217-223
江苏铜山铜(钼)矿是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高—中温热液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带中,少部分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根据矿床成矿特征,结合矿区物、化探异常信息,总结了矿床预测模型,并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预测。采用矿床模型地质体积法对深部预测资源量进行估算,预测深部铜金属量33611.57t,钼金属量9331.35t。  相似文献   
967.
根据云南省铜冶炼行业特点及SO2产生、排放情况,采用实测法与物料衡算法对该行业SO2产排污系数进行核算,计算得到云南省铜冶炼行业SO2综合产污系数为1672kg-SO2/t-粗铜,综合排污系数为23.16~39.99kg-SO2/t-粗铜。该产排污系数稍低于《手册》中推荐的铜冶炼行业SO2产排污系数;与总量核算系数比较,低于"十一五"期间总量核算中所给的45kg-SO2/t-粗铜的排污系数,与"十二五"期间总量核算中所给的18.3kg-SO2/t-粗铜的排污系数相当。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对矿区废弃地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了废弃地海州香薷等5种植物对铜的积累与迁移特性,以期为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山矿区废弃地土壤Cu含量高达4580.48mg/kg,5种植物对土壤中的Cu都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其中,狗尾草对土壤中Cu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比较高,适合作为治理铜绿山矿区废弃地重金属Cu污染的植物。  相似文献   
969.
利用贪铜杆菌(Cupriavidu smetallidurans)SHE在好氧条件下还原Se(Ⅳ)生成硒纳米颗粒,考察不同条件对还原过程的影响,并对还原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菌株SHE还原Se(Ⅳ)的最适条件为pH=8、温度30℃、底物浓度1.0 mmol·L-1,在此条件下Se(Ⅳ)的还原率最高,可达100%.通过紫外光谱扫描、微观形貌分析、粒度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的硒纳米颗粒为六方晶型,粒径为(130.2±27.0)nm.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HE可有效的还原Se(Ⅳ)生成硒纳米颗粒,为微生物合成纳米硒的潜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0.
文章研究建立了一套电渗析法深度处理铜冶炼废水的小试装置,以某铜冶炼厂废水处理站出水为原水,通过实验,确定了电渗析法的极限电流密度,研究了电压、进水流量、进水浓度等参数对电渗析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的影响,并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的阻垢剂对自来水、电渗析进水、电渗析出水的阻垢率,探讨电渗析出水回用后的结垢问题。结果表明:该电渗析装置的极限电流为0.42 A,极限电流密度为1.3 mA/cm2;最佳操作电压为20 V,适宜的进水流量为20 L/h,进水浓度对淡水水质影响不大;采用浓水循环工艺,淡水产率可提高至约80%,浓室TDS超过15 000 mg/L,对浓水的后续处理处置创造了条件;各阻垢剂对电渗析出水的阻垢率为72.0%~76.9%,远大于对电渗析进水的阻垢率,也显著大于对常规自来水的阻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