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99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699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秸秆类纤维素为原料制备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优化了CBF的培育条件。同时解析了CBF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并对CBF的活性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效纤维素降解菌HIT-3的作用下,秸秆类纤维素发酵3天产糖量达到高峰,此时接入CBF产生菌于灭菌后的纤维素发酵液中,在30℃、140r/min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36h,整个过程中只需将纤维素发酵培养基的pH值调节到7.2。在上述条件下CBF可获得较优的絮凝效果;多糖是CBF的主要组成成分,CBF的热稳定性良好。其絮凝活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112.
利用60Co-γ辐射,以共辐照接枝技术制备出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Acrylamide,AM)接枝率和单体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条件为:辐射剂量15 kGy,淀粉与AM质量配比0.5∶1,阻聚剂添加量0.02%AM,单体浓度5%,产品接枝率达244%,单体利用率达171%。接枝产物通过Mannich反应阳离子化后考察其对剩余污泥絮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性絮凝剂(CSPAM)对剩余污泥的絮凝效果优于市售PAM,且CSPAM最佳用量小于PAM。  相似文献   
113.
刘吉宝  李亚明  吕鑑  魏源送  杨敏  郁达伟 《环境科学》2015,36(10):3794-3800
污泥脱水是污泥减量的主要手段,直接影响到后续污泥处理处置.本研究以北京某大型污水处理厂A2/O工艺和A2/O-MBR工艺污泥脱水为对象,基于2013年全年的运行数据,分析不同工艺的污泥脱水效果、絮凝剂投配率、污泥脱水电耗和污泥脱水成本,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了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泥脱水性能和絮凝剂投配率均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冬季污泥较难脱水,絮凝剂消耗大.A2/O-MBR工艺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年均值为(81.92±1.64)%,A2/O工艺为(82.56±1.35)%,污泥脱水絮凝剂消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8.70±7.25)kg·t-1和(7.42±2.96)kg·t-1,电耗(以DS计,下同)分别为331.82 k W·h·t-1和121.57 k W·h·t-1.A2/O-MBR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以DS计,下同)为204.76元·t-1,用电成本为231.61元·t-1;A2/O工艺的污泥脱水絮凝剂成本为175.00元·t-1,用电成本为84.86元·t-1.RDA分析表明,水温等季节性因素引起污泥有机质变化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污泥龄也与污泥脱水性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4.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日前透露,“十五”期间我国环保发展共有10项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15.
116.
絮凝剂聚硅酸锌铁(PZFSiC)的研制和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模数水玻璃溶液中加入酸制备出聚硅酸,再引入适量的金属离子M(Zn、Fe),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无毒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锌铁(PZFSiC).探讨了M与SiO2不同浓度比和不同pH值对PZFSiC的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种不同的水样进行了絮凝实验,确定出水处理中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ZFSiC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在使用PZFSiC时,适应的pH范围广.在实验过程中形成大而致密的絮体,沉降迅速,浑浊度去除率超过98%,COD去除率达93%.处理后的废水,出水水质好,水样澄清透明.在与同类絮凝剂对比实验中,效果优于PZSiC和PFSiC.  相似文献   
117.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EVA/CSM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了EVA与CSM的混合比率、CSM交联及不同阻燃体系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阻燃剂之后,复合材料都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其中使用Sb2O3/氯乙醇混合阻燃体系,阻燃效果最好,且复合材料交联后,阻燃性能会进一步增强.同时研究了各种因素,如交联、混合比率和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收缩率的影响.当CSM含量较高或拉伸温度处于室温,收缩率都较好;而交联前,加入阻燃剂会使复合材料收缩性能降低;反之,交联后使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8.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一种用发酵法制备的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得生物絮凝剂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较好的絮凝能力。对试验用乳浊液絮凝除油效率达95%以上,优于商品破乳剂E-3453的絮凝性能。将生物絮凝剂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出水含油量小于5mg/L。  相似文献   
119.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初步筛选及条件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8株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得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L-3.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值、培养温度等对其产生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淀粉是较好的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最适宜培养温度为30 ℃,初始pH为7~9,摇床转速为160 r/min.  相似文献   
120.
本文研究了不同吸水倍率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作为蓄冷材料在35℃环境下的相变时间,并与冰做了对比。结果显示:吸收不同倍率水的高分子树脂。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基本与水相似,随着吸水倍率的增加,相变潜热越接近于水的潜热;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于隔冷袋中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在35℃高温环境中,可以维持20℃以下低温5h,比冰多了将近1h,克服了渗漏的缺点,在蓄冷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