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503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静电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静电水处理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目前,静电水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循环水的脱垢除垢、杀菌消毒、污泥脱水工艺。高压静电场可以改善活性污泥活性,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水可以提高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耗氧速率。  相似文献   
52.
韦公远 《安全》2006,27(1):47-47
放射性危害简单地说就是放射性核素、紫外线、高频电磁波、静电等对人们健康产生的危害.因为它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  相似文献   
53.
常天海  尹俊勋  黎曦  汪志成 《安全》2006,27(4):21-24
静电测试是整个静电防护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静电防护设计和管理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静电基本参数中的静电电位、静电电容和静电电量的测试原理,并结合具体测试数据对测试的方法和仪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1基本情况 2005年4月22日,广东省遂溪县某单位自行启封一台从某仓库接回的2003年10月出厂用于保障飞机飞行的某型充氧车(以下简称新型充氧车),在启封过程中,发现新型充氧车操作面板上的阀门内部生锈,即用从某单位领取未经分析化验的酒精清洗新型充氧车第一、二组转充及增供阀门,35MPa、23MPa充氧阀门及隔膜式压缩机进、排气阀门,随后,再用酒精浸泡新型充氧车4根直径为2mm新的随车JS-35(A)型额定工作压力34.3MPa的充氧软管及接头,对其进行清洗脱脂,浸泡约6h后用氧气吹除并自然晾干。  相似文献   
55.
马峰 《安防科技》2004,(6):40-41
针对目前阻燃防静电面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将高性能纤维与阻燃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混纺交织的方法,从而研制出既具有优良的阻燃和防静电性能、又具有高强耐磨和轻柔手感的综合性能优异的防护面料.  相似文献   
56.
气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流动式压力容器,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存在的危险性。本文按气瓶内充装气体的化学性质、状态的不同将危险性进行分类,同时介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7.
唐钢二炼铁厂煤粉车间制粉工段新上中速磨制粉工艺,其主排风机低频噪声污染十分严重,现场测试噪声值为98dB(A).治理后现场测试噪声值降至76dB(A),办公楼区域门窗玻璃低频振动消失。  相似文献   
58.
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种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处理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压力管道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0.
多功能智能织物纳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武装部队(AFAN)的生存能力和机动性对具有多种防护和耐久功能的轻质结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除了武器、化学(生物化学)鉴别和防护设备及能量系统外,士兵还要携带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因此,制造制服的织物除了具有防护的功能外,还应具有冲击防护、化学(生物)鉴别及传感、化学(生物)防护以及能量产生及存储的功能.这样就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材料体系和方法来把物质合成与结构设计结合起来.实验证明,由电纺丝过程制造的纳米级(直径≤100 nm)纤维能实现这样的功能.这些纳米纤维类似于自然界生物体系,以等级结构被组装,最终形成线形、平面形和三维组装体系.把电子聚合物及传统聚合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