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49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球变暖引发的增温、干旱等多重逆境胁迫已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及人类健康.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实验,探讨增温与干旱复合逆境胁迫下Cu、Mn元素在小麦幼苗亚细胞水平的动态积累及分布影响,旨在探索多重逆境胁迫下,作物在亚细胞层面的矿质养分响应动态及机理.结果显示,随胁迫水平增加,小麦幼苗根、叶部Cu富集均显著下降,根部Mn富集下降,叶部则增加.根、叶部Cu富集系数最低分别下降至对照的0.50和0.31倍;根部Mn富集系数最低下降至对照的0.70倍,叶部Mn最高增加至对照的1.40倍.根、叶部各亚细胞组分Cu含量随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根部各亚细胞组分Mn含量均降低,叶部则增加.根、叶部各亚细胞组分Cu分布比例呈波动变化,Mn分布比例相对稳定.随胁迫加剧,Cu的迁移表现为“低促高抑”,Mn则呈增加趋势.综上,气候变暖与干旱复合胁迫可在不同层面对小麦幼苗中Cu、Mn元素的动态累积和分布产生不对等影响,最终可能威胁粮食营养供给平衡;结果可为农业系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参考.(图4表1参39)  相似文献   
72.
随着现代人类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空前发展,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在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遭受到了空前的戕害,漫漫黄沙代替了莽莽林海,曾经孕育灿烂古文化的江河正在萎缩、干涸,原本瑰丽的风景湮没为荒野、戈壁,干旱、洪  相似文献   
73.
74.
75.
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衣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防御旱灾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干旱给陕西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威协和损失,对干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气候资源合理利用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之对策。  相似文献   
76.
吐鲁番盆地气候极端干旱、炎热,区内多大风、干热风,对农业生产带来威胁。本文讨论了大风、干热风、干旱、霜冻等灾害天气的危害机制、时空公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危害状况,特别强调大风造成的损失主要来自为数不多的特大暴风中。文中归纳了灾害天气的主要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77.
干旱对电力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立德  张长喜 《灾害学》1995,10(4):60-62
本文以1994年~1995年干旱对陕西省电力生产的影响为例,论述了干旱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8.
湘西沅麻盆地的干旱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9.
张大任 《四川环境》1993,12(3):66-70
作者将自然运动与人类活动、生态环境与气候结合起来研究,求索洪旱灾害之谜,着重探讨了其中多种生态环境因素。由大灾后的反思,找出灾害加剧的人为原因是:人中激增、生态危机、水利失修等,提出必须加强防灾减灾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0.
干旱定义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耿鸿江 《灾害学》1993,8(1):19-22
本文列举了干旱的几种定义,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认为干旱的各种定义各有侧重,相互补充,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试图统—干旱定义是不现实的。各学科在干旱研究上应加强相互协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