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49篇
环保管理   111篇
综合类   318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刘永恩  张世熔  胡超  林晓利 《四川环境》2007,26(1):14-20,50
根据野外调查的数据分析,对流沙河流域干旱河谷不同生态恢复程度下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样方中分布的植物共33科61属66种。在林地中,共有植物24科41属45种。但是不同恢复程度中的物种组成有显著差异:Ⅰ级恢复程度中有11科17属17种,Ⅱ级恢复程度中有13科21属21种,Ⅲ级恢复程度中有18科27属31种;主要物种为松科、蔷薇科、马桑科、禾本科、菊科植物;物种丰富度依次为Ⅲ级〉Ⅱ级〉Ⅰ级;生物量的变化特点为对照(0.31t/hm^2)〈Ⅰ级(5.66t/hm^2)〈Ⅱ级(200.29t/hm^2)〈Ⅲ组(307.06t/hm^2)。在园地中,共有植物19科37属37种;物种丰富度变化不明显,梨树始终在样方中占主导;生物量的变化:Ⅲ级(217.67t/hm^2)〉Ⅱ级(72.60t/hm^2)〉Ⅰ级(39.71t/hm^2)〉对照(0.21t/hm^2);果树产量变化Ⅰ组(31t/hm^2)〈Ⅱ组(54t/hm^2)〈Ⅲ级(195t/hm^2)。  相似文献   
822.
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142公里的“钢铁巨龙”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沿线是我国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这个区域非常敏感,生态环境可以简单概括成6个字:独特、原始、脆弱。整个生态结构简单,受干扰易退化,且自然恢复过程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823.
干旱是具有一定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双重特性的气候异常事件,为客观反映干旱事件的综合影响及演变特征,借鉴“时间-面积”函数的概念,基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建立了气象干旱评估指标和模式,对干旱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量化表征和可视化表达,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进行了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指标方法能够客观识别和反映出历史典型干旱事件及其强度,对干旱时空分布细节特征的诊断直观具体,对干旱过程起止时间、发展速度、烈度、强度的诊断准确合理。该方法操作简便且物理意义清晰,对省市级、流域及国家级干旱监测评估业务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4.
石漠化地区植被对干旱敏感性的遥感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石漠化地区是国家重点治理的生态脆弱区域,该区尽管年降雨量大,但由于独特的水文特征,植被也常因缺水生长受到抑制。本文利用2000至2004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250 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植被生长的指标参数,分析了石漠化地区植被对春旱、夏旱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干旱发生后,石漠化地区NDVI降低明显,而非石漠化地区植被受到的影响很小。春旱发生后,生长初期NDVI比其它年份减少约12%,生长期开始的时间与春季降雨量有重要关系;夏旱发生后,生长后期NDVI减小约16%,但夏旱对植被的影响具有一个月的滞后。这说明石漠化使生态系统抗旱能力减弱,更易受气候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5.
With XAD-series and ion exchange resin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from Lake Hongfeng in Southwestern China Plateau was isolated into 6 fractions, i.e., humic acid (HA), fulvic acid (FA), hydrophobic neutrals (HON), hydrophilic acids (HIA), hydrophilic bases (HIB) and hydrophilic neutrals (HIN). Those fracti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performance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UV absorbance. Among the 6 fractions, FA was predominant and accounted for 51% of the total DOM. The weight-average (Mw) and number-averaged (Mn) molecular weight of these fractions ranged from 1688 to 2355 Da and from 1338 to 1928 Da, respectively. A strong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pecific UV absorbance at 280 nm, E2/E3 (absorbance at 250 nm to 365 nm),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for DOM fractions. UV-Vis fulvic-like fluorescence peaks were found in all fractions. Protein-like fluorescence peaks existed in HON may indicate that microbial activity was severely in Lake Hongfeng.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and specific UV absorbance at 254 nm for those DOM fractions, suggesting their similar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The values of fluorescence index (f450/500) indicated that hydrophobic fractions may derive from terrestrial sources, and the hydrophilic fractions from microbial and terrestrial origins. Tho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wer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molecular weight, fluorescence and absorb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subtle 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properties and the sources for these 6 fractions from Lake Hongfeng.  相似文献   
826.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2,(5):67-67
干旱致云南400万人饮水困难直接损失达125亿截至目前,三年连旱使云南省15个州市近780万人受灾,近400万人饮用水困难,九大高原湖泊水量减少近3亿立方米。截至4月下旬,除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东南的边缘地区外,云南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气象干旱。去年汛末至今,云南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偏少五成,已有368条中小河流断流,500座小型水库干涸;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明显下降,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三年持续干旱给云南造成严重损失。云南省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  相似文献   
827.
吉林省东部山区干旱时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吉林省东部山区13个气象站点1958—2009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评价因子,对吉林省东部山区干旱程度及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时间上,吉林省东部山区干旱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干旱出现的频率在增加。在空间上,发生轻旱的空间分布面积最广,安图县、和龙市、延吉市、龙井市、图们市、梅河口市、通化县和集安市的东南部这些地区轻旱、中旱、重旱的程度均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28.
高原环境下航空地面制氧设备的技术选择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西北高原地区航空用氧量的急剧增加,分析比较了深冷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三种制氧技术的特点,认为深冷法制氧技术更适用于高原地区。同时以航空兵部队配备的某型航空制氧设备为例,分析了高原环境对该制氧设备各主要部件的影响,提出了使设备适应高原环境的主要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29.
世界上有许多传统农业系统都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标准。截止目前,除中国的三个保护试点之外,还有8个国家的5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安第斯山脉中部地区是马铃薯的主要起源中心。在秘鲁南部距离著名  相似文献   
830.
本文以中国北方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以涡度相关法为主要技术手段,利用克氏针茅草原观测站2008年碳通量观测数据,探讨了干旱对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呼吸(Reco)、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的影响。研究发现:干旱是克氏针茅草原2008年Reco、GPP和NEE的限制因子。1)在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上,Reco均随干旱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Reco最大值出现在降雨过后的7月3日,为3.58gCm^-2d^-1;2)温度适宜时,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上的GPP均随土壤含水量(SWC)的减小而降低,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GPP最大值出现在7月4日,其值为7.89gCm^-2d^-1;3)在干旱的影响下,NEE随SWC的减小呈减弱趋势,在半小时尺度和日尺度上同样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水分不足时,NEE明显减小,降雨前10天NEE平均值为-0.33gCm^-2d^-1,降水后10天增大为-2.21gCm^-2d^-1,后20天为-2.46gCm^-2d^-1,之后随SWC的降低,NEE开始减小,最后降至一0.12gCm^-2d^-1。干旱通过影响Reco、GPP和NEE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碳循环,是2008年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