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650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36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青藏铁路工程对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特点,探讨了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冻融侵蚀、植被、冻土上限、沙漠化以及野生动物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铁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环境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羌塘高原美马错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拟建的羌塘高原美马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区内含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其密度之高为西藏所仅见。该地区具有极高的自然保护价值,应作为代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地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高原湖泊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高原湖泊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湖泊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抚仙湖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1300年前,文成公主沿着唐蕃古道来到拉萨,把中原文化带到了雪域高原。从此,高原和内地那千丝万缕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今天,在藏语中被称作连鸟儿也飞不过的唐古拉山已经被我们的铁路建设者们征服,闪光的铁轨完成了在青藏高原上的一次巅峰跨越。或许,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巅峰跨越。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1月中旬,弥漫欧洲大陆的冷空气让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伤透了脑筋。难得周末有个好天气,库黎奇,这位来自莫桑比克,现就读于利比庞克维亚农学院的小伙子,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180公里外的图盟克小镇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葡萄酒节。  相似文献   
16.
瑞利波探测公路施工隧道地质灾害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瑞利波探测是一种原位测试的工程地震探测技术,其频散曲线的变化与地下地质条件存在联系,通过频散曲线的特征识别,可得到探测方向上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瑞利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工程物理特性有关,据此可对探测范围内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做出评价.本文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地质问题,结合瑞利波的探测原理,论述了瑞利波探测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广州市地质水文气象及隧道暗挖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隧道暗挖塌方事故进行了危险性分析,阐述了隧道暗挖工程的竖井、隧道开挖施工中塌方事故的主要防控对策与预防措施,以及塌方事故的应急准备及响应要点。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 3条进藏铁路的主要雪害 ,指出雪崩危险度评价对铁路选线和配置防护雪害设施有重要意义。青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风吹雪 ,滇藏、川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雪崩。雪崩的形成和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一定深度的积雪和一定范围的坡度。笔者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积雪的临界厚度和山坡的临界安全角度。在分析影响雪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归一化方法来评价雪崩的发生危险度 ,并引用国外方法来计算雪崩达到某点的概率。最后 ,指出雪崩评价方法需要改进之处和铁路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大隧道岩爆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岩爆是长大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岩爆研究对于隧道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岩爆机理研究是岩爆预测及控制技术发展的基础;由于现有理论的不完善,以之为基础的预报体系及控制技术还不能对岩爆灾害进行准确预报和有效控制.岩石静力学理论在岩爆研究中是重要的,但它还不能阐明岩爆的全部机理.钻爆法开挖过程中,各炮层的顺序起爆、周边眼起爆后开挖轮廓面的瞬时大幅卸载及岩爆事件本身所产生的各类高幅值、陡波前应力波以及它们的叠加效应对于围岩,尤其是处于双向受压、一侧临空、具有发生破坏潜势的既有炮次围岩的扰动作用应该是显著的.围岩也许不会在上述动荷载的一次作用下就发生宏观破坏,但这些应力波的多次扰动,却会在微观-细观尺度上引起围岩累积性损伤的加剧与局部应力环境的恶化,并最终导致裂纹的大规模瞬时动力扩展,伴随晶间、粒间瞬态应变能的高速释放,围岩便会以岩爆的形式失稳.因此,系统进行岩爆灾害的岩石动力学机理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谈及晋济高速"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认为这起事故暴露出隧道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除要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他还表示,隧道安全管理可能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互相联动的措施。隧道安全管理的综合性,让人想起去年涉氨制冷企业事故多发时,被提及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