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650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36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了研究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爆炸地震效应对地下结构的安全影响,采用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以及美国国家公路研究所爆破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某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建设项目发生爆炸时对已建隧道的影响。建立三维模型,采用Midas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经过理论分析与数据拟合,分别确定堆场各点(区域)发生爆炸时隧道壁振动速度与地表爆炸当量的计算模型,确定隧道保护条件,并分别采用隧道壁最大应力模拟计算值进行校验,为堆场选址、堆存货种种类及数量限定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隧道内甲醇液体蒸发及蒸气扩散规律,应用CFD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内甲醇蒸气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浅液池上方、车辆底部及两侧位置出现甲醇蒸气的积聚,蒸气浓度分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纵截面浓度分层较明显;甲醇蒸气主要分布于隧道中下部位置,尤其在距离地面1 m以下的空间,在泄漏源上方、车辆底部、车辆两侧均可能出现蒸气接近或超过爆炸极限的区域;隧道内障碍车辆底部和两侧较低位置蒸气产生积聚,同时车辆也阻碍了蒸气向对侧隧道口的扩散。  相似文献   
993.
高边仰坡下方隧洞群开挖施工顺序对于保证边坡稳定及隧道洞室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绿汁江特大桥隧道锚、连拱隧道及边仰坡稳定性分析的工程地质模型,对隧道锚及连拱隧道交叉施工的互相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高边仰坡下方隧洞群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塑性区发展过程,并对隧洞群及边仰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4.
郑佑胜 《环境技术》1999,17(5):23-25,43
探讨并阐述了机电产品及材料高原自然环境和高原模拟环境曝露试验原理,试验方式,特殊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我国西南山区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十分发育,隧道建设中经常遭遇突涌水事故.以楚大高速公路九顶山岩溶隧道为例,针对该岩溶隧道发生突涌水的断面(左幅ZK281+940),基于综合物探推测出的涌水体空间位置及规模形态,建立了概化计算模型,并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高压岩溶水作用下隧道顶板破坏、发生突涌水事故的过程进行了...  相似文献   
996.
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隧道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选取典型城市隧道进行机动车排放因子测试,应用隧道试验原理,通过连续48h的现场采样监测,获得了隧道内机动车排放污染物NOx.CO、SO2、PM10、VOC和HC浓度、交通参数(车型、车速、交通流量)和气象参数(如风速、风量、温度、湿度)等实测数据.通过质量平衡计算出隧道内机动车NOx.CO、SO2、PM10和HC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1.379、15.404、0.142、0.637、1.857g·(km·辆)-1.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方法计算出8大类机动车各种排放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结果反映目前中国城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水平及各污染物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公路隧道机动车流量调查及其构成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谭峪沟隧道和梧桐山隧道实验中机动车流量及其变化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得出了机动车流量的日变化趋势及车辆构成特点,并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8.
公路隧道实验调查交通来源空气污染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公路隧道实验方法来调查交通来源空气的污染,笔者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公路隧道内进行了气态污染物和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气态污染物和大气颗粒物为多点位同步监测,气态污染物包括CO,SO2,NOx和VOCs等,大气颗粒物包括TSP,PM10,PM2.5和粒径浓度谱分布等.同时,还调查和分析了隧道内机动车流量、能见度和气象因子.利用上述分析和测定结果,可以综合地研究交通来源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谭西顺 《劳动保护》2010,(8):118-119
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下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在生理上发生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我国制订的GBZ92-2002《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适用于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从事职业活动的在职职工,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时发生的高原病。中国是世界上高原分布最广的国家,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4大高原,常年居住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的人口有1000多万。中国的青藏高原是慢性高原病患者分布最多的地方,目前全国慢性高原病患者人数已达25万。  相似文献   
1000.
模糊集重心理论在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隧道瓦斯突出评价为研究对象。选取地质构造、煤层厚度、隧道埋深、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和煤的坚固性系数作为指标,建立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标准;用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集重心理论与最短距离识别准则,构建属性识别模型,对隧道瓦斯突出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可拓评价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表明,基于模糊集重心理论的属性识别模型用于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是可行的,为隧道瓦斯突出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