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11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基于2016—2020年莆田市监测站O3逐小时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和边界层高度数据,分析5年间4次夜间O3质量浓度超标的过程。沿海各市的O3数据、后向轨迹和MEIC污染排放清单表明,O3污染前体物来源于长三角地区和福州地区。4次夜间O3污染期间,O3与NOx整体相关性小,相关系数为0.23,外来源输送导致出现O3与NOx整体相关性较小的现象。4次夜间O3质量浓度超标成因是外来源输送的O3在夜间时段随着后向轨迹向本地区输送时,O3因缺少NO的滴定作用而无法分解,且垂直方向上边界层高度降低。  相似文献   
722.
倾倒破坏是直立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模式之一,目前仅研究了岩石分别为线弹性体、损伤体或蠕变体时在自重作用下边坡倾倒临界高度的计算方法,而实际工程中,岩体则往往同时具有损伤及蠕变特性。为此,针对软岩中同时存在的损伤与蠕变特性,在经典欧拉压杆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假定岩石为Maxwell蠕变体、基于Weibull分布的统计损伤体及损伤与蠕变共存的复合体等三种模型,获得了相应的边坡倾倒临界高度计算方法,并讨论了相关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直立层状边坡倾倒计算中,应同时考虑细观损伤与蠕变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当考虑岩石蠕变性时,边坡倾倒临界高度随时间增加近似呈指数规律下降。  相似文献   
723.
为解决在实际溢油事故处理过程中,油膜、燃料、溢油范围及特征将限制就地燃烧法使用的问题,利用多油池火燃烧试验模拟就地燃烧法现场燃烧速率变化特征。首先,利用火旋风发生装置与多油池火模型建立四面火墙燃烧模型;然后,搭建火焰燃烧试验平台,利用现场试验法研究中心油盘高度、燃料体积(油膜厚度)及相邻火墙间距h对中心油盘燃料燃烧速率的影响,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探究燃烧速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油池火燃烧,四面火墙条件下中心油池火火焰燃烧更为剧烈;平均燃烧速率与油盘高度呈负相关,与燃料体积呈正相关,相同条件下油盘高度每增加1倍,平均变化率约减小20%;燃料体积每减少一半,平均燃烧速率约减小25%;相邻火墙间距h=16 cm时对中心油盘燃烧速率的促进作用最强,最大可达3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