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安全科学   341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1053篇
基础理论   168篇
污染及防治   154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以宝钢电厂3#机组电改全袋工程为例,论述了该成功工程的特点,介绍了袋式除尘器及滤料的比选过程、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总结了除尘系统所具有的技术特色和投运后所取得的效果,该案例对袋式除尘器在电站锅炉的推广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2.
川东北地区大型天然气矿藏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且带有高剧毒性和高腐蚀性,勘探开发难度较大。同时气田所处区域的岩土条件十分脆弱,洪涝、大风、冰雹等气候灾害经常发生,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形成地质灾害。另外气田所在地人口密度大,给勘探开发设施布局和居民安全带来很大困难。文章通过对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风险防范技术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将大肠杆菌E.coli ATCC8739置于12.0 T超强静磁场(ultra-strong static magnetic field,SMF)中进行处理,获得了磁场处理0.5、1、2、4和8 h的菌株E.coli-SMFn(n=0.5、1、2、4、8)。在37℃、pH 7、静置的条件下,菌株对偶氮染料AR14(I.C.Acid Red 14)的脱色结果指出,当反应进行到4、6和8 h时,E.coli-SMF8的脱色效率分别为18%、55%和96%,远高于E.coli ATCC8739的3%、19%和50%,表明SMF作用显著地增强了菌株的脱色效率。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分子克隆以及基因测序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全部6例E.coli ATCC8739菌株的偶氮还原酶基因(acpD)序列均与GenBank中报道的完全一致;而E.coli-SMF8菌株的acpD-SMF8核酸序列中缺失了第99位的胞嘧啶。该缺失突变不仅使acpD-SMF8的核酸序列与acpD的存在显著不同,同时得到了具新活性中心的偶氮还原酶AzoR-SMF8。这个新的活性中心具有更强的黄素(FMN)结合能力,因此使该酶与偶氮染料的亲和力大大增加,促进了脱色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4.
高分子量高纯度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酰胺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在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选择水溶液共聚法合成高分子量与高纯度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实验表明,有机偶氮引发剂A用量0.5‰、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0.45‰、还原剂与氧化剂摩尔比2∶1、反应体系pH为4与反应时间5 h条件下,CPAM分子量为1 042万,且溶解性好。通过对聚合物残单含量影响因素添加剂用量、反应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EDTA和增溶剂D对残留AM含量影响小,而苯甲酸钠对聚合物残留AM的含量影响显著;延长反应时间至7 h,残单含量可降低至0.27%,CPAM的纯度高。通过与国内外3种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制产品的分子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品,且残单含量比国内产品降低了50%~75%。  相似文献   
165.
目前,渗滤液中污染物的粒度分布及其在渗滤液污染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通过系列微滤膜(1.2μm及0.45μm)对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各处理单元的渗滤液进行梯度分离,发现悬浮物对COD、浊度的影响较大;COD主要在胶体态和可溶解态间分配,不同渗滤液中的分配情况不同;磷主要与胶体、悬浮物以各种形式结合而存在;细胶粒和溶解态等小分子对TN的贡献大;不同粒度物质对pH的影响不明显;总残渣在可溶态组分中所占比例较大。膜微滤处理渗滤液可以有效的去除一部分物质,使COD、TP、TN、浊度、电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H逐渐升高,但对总N、残渣的去除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66.
高效氨氧化菌群富集、驯化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氨氧化菌群进行了连续驯化,得到了氨氮去除效率稳定的氨氧化菌群。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考察了氨氧化菌群在连续传代过程中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并考察了pH值、碳源(HCO3-)浓度和氨氮浓度等因素对氨氧化菌群去除氨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驯化,氨氧化菌的比例由最初的1.8%提高到了31.3%。在碳源浓度为1.5 mg/L,NH4+-N初始浓度为200 mg/L,pH值为8的条件下,菌群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67.
采用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数据直接监测太湖富营养化状态的方法较多光谱影像监测有着更高的精度优势,对内陆水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利用2009年4月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模拟环境一号卫星星上数据,结合确定的太湖富营养化状态遥感评价的水质因子,构建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模型,并采用实测数据和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对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选用叶绿素a作为富营养化遥感监测的水质因子监测太湖富营养化状态与综合营养指数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为597%;(2)采用模拟的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影像数据结合三波段模型与采用地面实测数据评价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855,平均相对误差为919%;(3)结合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影像对2010年5月2日太湖进行富营养化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太湖水体整体成中营养状态,存在1129%的监测水域出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68.
针对电容吸附除盐法的缺点,通过对电极进行绝缘处理,开发了一种新型高电压电容吸附除盐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外加电压,有利于除盐效率的提高;外加电压为60V时,NaCl去除率可达90%以上;增大废水流速对吸附效果不利;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在NaCl质量浓度为80mg/L、外加电压为60V、反应温度为25℃、废水流速为36m/s、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经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出水的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39mg/L和16mg/L,NaCl去除率分别为51.3%和80.0%。  相似文献   
169.
采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镜(SEM)法,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试验研究了高压实新疆阿尔泰膨润土在不同吸力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吸力的控制采用了气相法和渗析(液相)法。研究结果表明:(1)低吸力范围内,自由膨胀和侧限条件下的高压实膨润土土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膨润土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的水化过程中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微结构变化特征。自由膨胀条件下,土的吸水膨胀量主要来自土中大孔隙的逐渐膨胀。侧限状态下,随着控制吸力的降低,膨润土的大孔隙逐渐被压缩,较小孔隙的数量不断增加,土中孔隙分布变得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70.
加速寿命试验与高加速寿命试验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加速寿命试验、高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概念、原理,从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时间等方面对加速寿命试验和高加速寿命试验进行了比较,说明它们有不同的应用时机和范围.加速寿命试验、高加速寿命试验都是卓越的加速环境试验技术,也是可靠性试验领域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