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安全科学   343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167篇
综合类   1059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155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周围的煤矿采用井巷混凝土锚喷支护,锚喷混凝土同煤矿石形成“料僵石”。使煤矸石中的氧化钙含量由原来的2%提高到5%甚至达到9%,少数超过12%,这对利用煤矸石生产煤矸石烧结砖,特别是生产多孔承重煤矸石空心砖或高孔洞率的非承重空心砖极为不利。为解决高钙低塑煤矸石空心砖技术问题,我们作了如下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2.
磁场是由电流(运动电荷)产生的,但如果根据闭合电流元与磁针(磁偶极子)的等效性引入“磁荷”概念,并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引入具有位场性质的磁标位(势),则可得到与静电场、引力场完全可以类比的磁场描述,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943.
潜水服是指完全沉入水里、并在压力环境中进行活动的潜水人员所穿的衣服,它是潜水装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潜水服除了能够防御水下生物等对潜水员的伤害外,最主要的是保护潜水员在高水压、低水温环境中不受寒冷的影响,即预防体热丧失,维持正常的人体生理学温度,以便进行安全有效的水下作业。  相似文献   
944.
基于2020年高精度遥感解译数据,选择贵阳市观山湖区和日本福知山市为典型山地代表,比较中日山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生空间)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日本福知山市“三生空间”的景观连通度和聚集度高于观山湖区,但景观破碎度和多样性程度低于贵阳观山湖区。在较低地形梯度带,日本福知山市“三生空间”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连通度、多样性程度均高于贵阳观山湖区,但在较高地形梯度带,日本福知山市与观山湖区的景观指数呈相反特点。通过比较中日山地城市“三生空间”的景观格局,以期为中国山地城市空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5.
946.
高掺量粉煤灰制取防火保温纤维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苏宁  戴红 《环境保护》1999,(10):41-42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燃煤电厂排放粉煤灰逐年增多,因此粉煤综合利用技术是建设部“九五”期间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之一,将粉煤灰运用到建材领域里已形成了共识,同时向研制高附加值及多功能系列建材的生产与运用途径发展。  相似文献   
947.
气升装置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祥  张大林  黄勇  陈宗姮  袁怡 《环境科学》2014,35(9):3449-3454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研究了气升回流装置在提高进水基质浓度以提高反应器氮负荷过程中对反应器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升室中利用厌氧氨氧化反应产生的氮气作为动力可以实现出水自动循环.随着反应器脱氮效能的提高,气升室回流量也逐步增加,能够有效稀释进水基质浓度,缓解其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经过183 d运行,进水NH+4-N、NO-2-N质量浓度分别提高至700 mg·L-1和840 mg·L-1,出水NH+4-N和NO-2-N质量浓度最高达到46.3 mg·L-1和53.21mg·L-1,氮去除速率稳定在28.3 kg·(m3·d)-1左右.说明气升装置所形成的自回流系统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高基质浓度抑制的问题,同时减少外置回流泵的动力消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8.
采用单因素批试验方法优化亚甲蓝络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Cl O4-浓度的实验条件,确定0.2 mol/L硫酸溶液、0.5 mmol/L亚甲蓝溶液、1,2-二氯乙烷、无水硫酸钠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 m L、1.5 m L、5 m L和0.1 g。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优于4%,加标回收率在95%~108%;检出限为9μg/L,测定下限为31μg/L。实验结果表明NO3-是影响Cl O4-浓度分光光度测定最为显著的干扰离子,其对Cl O4-浓度测定的干扰程度随着溶液中NO3-浓度增加而增强。揭示出NO3-对Cl O4-浓度测定干扰的规律性,吸光度差值与NO3-浓度间显著的相关性(R2=0.988)为解决NO3-的干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拓展了亚甲蓝络合-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49.
随着我国对煤矿高产高效发展的要求,多年前已由四米采高的综采工作面发展到七米高综采工作面。然而,开采时产生的大量煤尘已无法用原先的除尘设备进行处理,大量且高速的煤尘颗粒会给回采面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为了获得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尘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分布,该研究基于气-固两相流(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理论,基于矿井现场实际参数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通过模型计算及分析得出巷道内煤尘运移的浓度分布状况,并且设置位置恰当的风幕装置,以处理煤尘。  相似文献   
950.
Ru(Ⅲ) was employed as catalyst for aniline oxidation by permanganate at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pH for the first time. Ru(Ⅲ)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oxidation rate of aniline by 5-24 times with its concentration increasing from 2.5 to 15 μmol/L. The reaction of Ru(Ⅲ) catalyzed permanganate oxidation of aniline was first-order with respect to aniline, permanganate and Ru(Ⅲ), respectively. Thus the oxidation kinetics can be described by a third-order rate law. Aniline degradation by Ru(Ⅲ) catalyzed permanganate oxidation was markedly influenced by pH, and the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 (ktapp) decreased from 643.20 to 2.67 (mol/L)^-1 sec^-1 with increasing pH from 4.0 to 9.0, which was possibly due to the decrease of permanganate oxidation potential with increasing pH. In both the uncatalytic and catalytic permanganate oxidation, six byproducts of aniline were identified in UPLC-MS/MS analysis. Ru(Ⅲ), as an electron shuttle, was oxidized by permanganate to Ru(Ⅵ) and Ru(Ⅶ), which acted the co-oxidants for decomposition of aniline. Although Ru(Ⅲ) could catalyze permanganate oxidation of aniline effectively, dosing homogeneous Ru(Ⅲ) into water would lead to a second pollution. Therefore, efforts would be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upported Ru(Ⅲ) toward permanganate oxidation in our futur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