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安全科学   315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987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64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了研究时域反射技术(TDR)对高电导率、高有机质含量的填埋垃圾的适用性,设计并制作了探针表面镀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套PVC管的TDR探头,测试并评估了各个探头测试介质含水量的电导率适用范围和感应区域范围,同时推荐了95%探针长度套PVC热缩管的探头作为最优选择.对所选探头进行标定后,安装在填埋自制新鲜垃圾和现场老垃圾的模型单元中,测试渗滤液入渗过程中和入渗后的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后的TDR探头能够有效测试高有机质含量填埋垃圾的含水量,且能够对瞬态渗流过程引起的含水量变化迅速响应;当渗流达到稳定时,TDR测试的含水量结果与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较为接近,绝对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滤纸法的测试原理,制作了一种新型基质吸力量测装置,用以研究干密度和温度对高液限红粘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中体积含水率越低,土的干密度越大,基质吸力随时间波动的幅度越大,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长。在测定该类土的基质吸力时,平衡时间以10d为宜。干密度和温度对高液限红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有明显的影响,相同体积含水率条件下,干密度增大,温度升高,基质吸力减小。土的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对数之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93.
正2013年3月,中国安徽和江浙地区首次发现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病例,这是继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后,第二个对人类造成威胁的禽流感病毒。2014年伊始,H7N9禽流感再度来袭,中国多个省份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994.
气候与健康     
气温与健康 人的体温恒定在37摄氏度左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而人体健康最理想的环境温度在18℃左右。人体对冷热有一定的适应调节功能,但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冬季当环境温度在4—10℃之间时,容易患感冒、咳嗽病.生冻疮。4℃以下时最易诱发心脏病,鼠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5.
搭建废水蒸发浓缩分离实验装置,对溶液和废水进行不同温度、p H下的蒸发浓缩分离实验,总结废水热力学与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含盐有机废水溶液沸点随溶液蒸发浓缩比增加而升高,当TDS浓缩至工况相应饱和浓度,沸点升高增加速度骤降;蒸发浓缩分离过程继续推进,盐沉淀析出,沸点升高值趋于平稳;蒸发温度、p H升高,废水在相同蒸发浓缩比时,沸点升高增加;蒸发浓缩分离有机物截留率随蒸发温度、溶液p H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6.
基于便携式地物波谱仪与岸基光谱成像仪数据,模拟获取了近岸海上油膜的反射率光谱数据与高光谱影像数据。通过对反射率数据及其一阶导数等的分析,提出了油膜区别于海水的光谱特征,利用基于端元波谱提取的光谱角度填充(SAM,spectral angle mapping)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影像数据进行了油膜提取。结果表明,海水、薄油膜、厚油膜在可见光-近红外范围内反射特征差异较大,在1000~2500 nm的近红外波段仅有厚油膜区分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7.
998.
钙质砂是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的主要材料,因其特殊的生物成因和独特的颗粒结构,其工程力学特性与常见陆源砂有较大差异。通过自行设计的高强加载压力室在三轴固液耦合试验机下对钙质砂进行终止应力在2~100 MPa间的侧限压缩试验,研究了钙质砂在高应力水平下的压缩和颗粒破碎特性,并通过相同试验工况下的石英砂单向压缩试验来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应力作用下,钙质砂比石英砂的压缩变形量大,钙质砂的压缩屈服应力在2 MPa左右,远小于石英砂。钙质砂和石英砂在高应力作用下均会产生明显颗粒破碎,但钙质砂在应力作用下先于石英砂产生颗粒破碎。通过对颗粒破碎进行量化分析发现,两种砂样的颗粒破碎程度均先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后出现趋于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9.
HALT试验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LT试验是产品设计研发初期发现新产品应力缺陷的有限而快速的试验方法.相对于一般振动试验,其可达到的频率范围较高,且可实现六自由度振动和快速温变的综合.相对于一般环境试验中的高低温试验,其温变速率快很多.鉴于此试验方法的优越性,HALT试验在电子产品设计、研发阶段中已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2020年在位于泰州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质量浓度高值区的莲花国控空气站点进行手工采样,分析了大气PM_(2.5)的质量浓度和元素组成,以及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质量浓度。根据监测结果,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受体模型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莲花站点大气PM_(2.5)中主要组分包括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地壳物质、氯盐、钾盐、黑炭、微量元素和钠盐,占比分别为35.7%,25.6%,13.9%,11.9%,6.1%,2.3%,1.5%,1.5%,0.8%和0.7%,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铵盐为首要污染组分,这4类物质对PM_(2.5)的累计贡献为87.1%。根据解析结果与实际污染特征,提出应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全面取缔燃煤炉和严抓秸秆禁烧工作等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