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9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4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3篇 |
废物处理 | 93篇 |
环保管理 | 145篇 |
综合类 | 1286篇 |
基础理论 | 86篇 |
污染及防治 | 441篇 |
评价与监测 | 135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51篇 |
2013年 | 117篇 |
2012年 | 147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282.
283.
284.
粉煤灰合成沸石同步脱氨除磷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研究其在同步去除氮、磷方面的特性.合成沸石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净化均随时间增加而变化,但均在24h后基本达到平衡.随合成沸石投加量的增加,同步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效果越好,但在投加量为8 g·L-1以上时去除率的增加明显放慢.在pH为7~9时氨氮去除率最高(约60%),超过此pH范围时去除率降低.在pH 7~9范围磷去除率达最低(约为85%),超过此pH范围时去除率增加(最高达到近100%).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为放热反应,对磷的吸附为吸热反应.不同阳离子饱和的合成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顺序依次为:Al>Mg>Ca>Na>Fe,对磷的吸附顺序则为:Al>Fe>Ca>Mg>Na.合成沸石的氨氮吸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作用,对磷的去除除化学沉淀作用外尚有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285.
南京玄武湖水体属富营养化水体,为此,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对玄武湖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生物处理后,出水的氨氮、CODMn可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在环境温度条件下,供氧充足时,调节HRT为60 min进行原水自然挂膜,运行13 d挂膜成功.在生物膜成熟后,调节HRT改变工况运行,在HRT为25 min时,运行效果最佳,氨氮和CODM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达94.9%和26.0%.因此,在作为饮用水源情况下,应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玄武湖原水是改善其水质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86.
大辽河水系主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Mn(或CODCr)和氨氮多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二者浓度在空间上都有从上游到下游显著升高的趋势,年内变化呈现明显的点源特征。 相似文献
287.
食品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排水量大、污染物浓度、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如不处理就直接排放,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工程中废水原水水质参数为:CODCr<5000mg/L,BOD5<3000mg/L,SS<500mg/L,pH5.0~7.5,水温20~30℃.针对该废水水质特点,采用气浮-生化-砂滤工艺处理食品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管理简便、抗冲击负荷、污泥量小、出水水质稳定、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处理后出水CODCr85mg/L,BOD524.3mg/L,SS56.2mg/L,pH6~8,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88.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质中氨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分析了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整个测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降低空白吸光度,减少分析误差提高测试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0.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3)
为了实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降解过程中释放的氨氮,选用苯胺降解菌,假单胞菌Z1(Pseudomonas sp.Z1)和异养硝化菌,不动杆菌Y1(Acinetobacter sp.Y1)进行复合研究,并以单株菌Z1作为对照考察复合菌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菌(Z1+Y1)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培养48 h后,Z1的苯胺、总氮和COD去除率为99.9%、25.7%和57.2%,氨氮积累量为60 mg/L左右;而复合菌的苯胺、总氮和COD去除率则分别可以达到99.9%、80.1%和88.4%,氨氮积累量仅为5 mg/L左右,有效地同时去除了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对复合菌进行降解条件优化,最佳复合比例为1∶1,最适碳氮比(C/N)为16,在400~800 mg/L初始苯胺浓度条件下,复合菌都可以有效地同时去除苯胺和苯胺在降解过程中积累的氨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