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90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91.
根据1990~1991年调查,鳡鱼河现有鱼类39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3目8科32属。其中新记录7种,在鱼类区系成份中鲤科占绝对优势,鳅科占第2位,其地理分布表现出四川东、西部鱼类过渡性特点,鳡鱼河鱼类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92.
393.
本文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调查了全流域45个点位的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采用聚类分析确定渭河流域主要的鱼类群落分布类型,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识别影响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鱼类调查共鉴定出鱼类36种,其中,鲤科和鳅科是构成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的主要类群.鱼类聚类结果显示,群落结构可分为3组,第1组主要分布在渭河源头及上游支流,鱼类以陕西高原鳅(Triplophysa shaanxiensis)、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为优势物种,包括拉式鱥(Phoxinus lagowskii)、北方花鳅(Cobitis granoei)等敏感物种,耐受物种分布极少;第2组主要分布在渭河上游和泾洛河上游,鱼类以达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dalaica)、背斑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e dorsonotat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为优势物种,包括少数拉式鱥等敏感种;第3组主要分布在渭河中下游,鱼类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和鲫(Carassius auratus)等江河平原鱼类为主,耐受物种较多.CC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渭河流域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海拔高度、溶解氧含量、流速、高锰酸盐指数、砂/淤泥/粘土所占比例和草地所占比例.而对于不同的指示物种,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也各有不同.本研究是继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对渭河全流域进行水生态调查,并分析渭河流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可为流域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4.
海洋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和多溴联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源/质谱法(GC-NCI/MS)应用于分析海洋生物中五种多溴联苯醚(PBDEs)和五种多溴联苯(PBBs)残留.样品以正己烷/丙酮(1:l,v/v)作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萃取法,提取液经酸性硅胶和中性硅胶层析柱净化和正己烷洗脱后,以PCB-103为内标物和GC-NCI/M的选择离子监测方式(SIM)...  相似文献   
395.
《世界环境》2011,(2):94-94
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表示,太平洋海象属于濒危物种,虽然受到濒危物种法案保护,但由于另有优先级较高的物种更需得到关注,因此海象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该岩官员称,海象将被添加到濒危物种名单中,并且海象的生存状况今后每年将接受一次考察。  相似文献   
396.
根据2011~2013年赤水河赤水市江段的渔获物调查数据,对该江段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58种,隶属于3目10科47属。唇(Hemibarbus labeo)、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蛇鮈(Saurogobio dabry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吻鮈(Rhinogobio typus)、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鲤(Cyprinus carpio)、鳜(Siniperca chuatsi)、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es)、鲫(Carassius auratus)和鲇(Silurus asotus)等13种为调查江段的主要优势种类,它们在渔获物中的总数量百分比和总重量百分比分别为92.61%和93.82%。从捕捞规格来看,目前赤水市江段主要经济鱼类均以小型个体为主,平均体长多在200 mm以下,平均体重多在100 g以下,与历史调查数据相比,捕捞规格小型化趋势较为明显。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渔民转产安置工作,争取早日实现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并建立流域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好赤水河这一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最后庇护所。  相似文献   
397.
2010~2012年每年5~7月在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开展鱼类产卵场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21种,其中特有鱼类6种,分别为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和异鳔鳅鮀(Gobiobotia boulengeri)。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分别为32.42×108粒、46.72×108粒和39.71×108粒,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分别为3.21×108粒、4.52×108粒和2.69×108粒,铜鱼产卵量分别为1.45×108粒、3.33×108粒和3.87×108粒,长薄鳅产卵量分别为0.29×108粒、0.99×108粒和0.58×108粒。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高峰出现在5月底~7月初,产卵量日变化与流量和水温日变化显著相关,调查期间日均水位上涨率大于0.24 m/d产卵高峰最为集中。经推算,长江上游榕山镇、合江县和弥沱镇三江段为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主要产卵场。金沙江一期工程蓄水后可能会对产漂流卵鱼类的繁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98.
张勇  龚佑发 《环境教育》2015,(Z1):138-139
<正>在辽宁省营口市西南部,有一片美丽的海湾,由于自古盛产鲅鱼,故得名"鲅鱼圈"。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丰富的鱼类资源一直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备感自豪。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就座落在距离鲅鱼圈港6公里的鲅鱼圈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其8.31平方公里占地中,有3.65平方公里为填海造地。公司产品定位于高档次精品板材,高强钢替代低强度钢,降低钢材单耗;高耐蚀耐磨钢替代低耐蚀耐磨钢,延长使用  相似文献   
399.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是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普遍存在、生物蓄积和生物学毒性效应等特点.为探讨PFAS对鱼类的生物毒性效应,综述了64篇文献,通过Meta分析合并效应值探讨鱼类暴露于PFAS对其功能性状的毒性,为PFAS的毒性评估提供参考,有利于PFAS污染的优先控制管理.结果表明:①在研究的12种功能性状中,鱼类的7类功能性状易感,毒性响应顺序为畸形(lnRR=-2.5599)、发育(lnRR=-0.4103)、细胞损伤(lnRR=-0.3962)、生殖(lnRR=-0.3724)、甲状腺水平(lnRR=-0.2492)、生长(lnRR=-0.2194)和生存(lnRR=-0.2192);②鱼类性别和所处发育阶段显著影响PFAS的水生毒性,PFAS易对雌鱼产生不良影响(lnRR=-0.1628),且胚胎期鱼类的生理功能受PFAS影响最显著(lnRR=-0.3553);③研究涉及的PFAS共13种,其中具有磺酸盐基团的PFAS和长链PFAS更易对鱼类的功能性状产生不良影响(P<0.05);④现有数据揭示PFAS在中低浓度(0.01~10 mg ·L-1)下易对鱼类产生急性毒性(P<0.05).  相似文献   
400.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ish in the eight major estuarie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in China, acoustic detection and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ere conducted in 201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most living in eight major estuaries were juvenile, the proportion of strong echo was higher in winter, and Jiaomen and Modaomen Estuary were relatively rich in adult fish. In winter, the Humen, Jiaomen, and Yamen Estuary had a high density relatively, for 46.05 (± 50.30), 33.12 (± 93), and 32 (± 78) ind/103 m3,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fish densities of the Hengmen, Modaomen, and Hutiaomen estuaries were higher in summer at 55.72 (± 83.23), 37.52 (± 55) and 36 (± 99) ind/103 m3, respectively. Thus, fish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lood tidal estuary in winter and in the ebb tidal estuary in summer. In addition, fish density was higher in flood tide than in ebb tide, and the strong echo proportion was lower. In winter, the key water quality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diversity of estuary fish Shannon were chlorophyll a (P < 0.05), while what affected the fish density were turbidity and salinity (P < 0.05).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as still the main habitat for juvenile fish. However, habitat variability is obvious; hence, it is important to flexibly carry out the delimitation of estuarine fish reserves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2022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