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08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886篇
基础理论   232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两种沉水植物附着生物种群特征对水深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浅水湖泊中两种常见沉水植物上的附着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观测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原位实验条件下水深(分别以T1、T2、T3、T4代表0.6、1.2、1.8和2.4 m)对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nus)附着藻类和附着细菌种群组成及其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水植物附着生物种群特征与水深和生物种类有关,试验组中所有水深梯度下的狐尾藻附着生物群落的自养指数(AI)均大于马来眼子菜,且试验组中较小水深0.6~1.2 m的AI值较高,较大水深1.8~2.4 m的AI值较低.两种沉水植物表面附着藻类组成随水深变化差异显著(p0.05),绿藻门和硅藻门仍占种群绝对优势;附着细菌种群随水深梯度的变化差异也显著(p0.05),但主要包括有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等优势菌群,同种沉水植物或相似水层深度间的附着细菌组成和丰度有较高的相似性,并且试验组中较小水深0.6~1.2 m中拥有更多特有的细菌种类.研究发现,相同水深时狐尾藻附着藻类的多样性大于马来眼子菜,而马来眼子菜附着细菌多样性大于狐尾藻,且位于中等水深1.2~1.8 m时两种沉水植物附着藻类和附着细菌的多样性往往最高.通过水深对沉水植物附着生物种群特征影响的研究,可为揭示沉水植物表面微生态作用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2.
4种典型有害赤潮原因种的溶血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种典型赤潮原因种的细胞和培养水中的溶血特性进行了研究.藻种分别是: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两个品系,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微小卡罗藻(Karlodinum micrum).对各藻类的去藻上清液和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进行了溶血性检测,发现:几种赤潮种对鲫鱼红血细胞的溶血特性具有种间差异,同藻种的细胞与其培养水中的溶血强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赤潮异弯藻具有最强的溶血性,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60 ̄100%)远大于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30 ̄60%);微小卡罗藻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70%)大于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30%),且是各藻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溶血性中最强的;东海原甲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溶血性较弱,微小亚历山大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30%)略大于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10%),东海原甲藻两部分的溶血性差异不显著.赤潮种类及其细胞内外的溶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赤潮原因种在赤潮致害过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3.
张永生  李海英  任家盈  卢佳 《环境科学》2015,36(11):4021-4031
为研究大宁河底泥营养盐时空分布与藻细胞分布的关系,本研究在大宁河选择4个代表性的取样点:菜子坝、白水河、双龙和大昌,利用垂直重力采泥器,按照2 cm厚度分层选取底泥,检测底泥中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和叶绿素的垂向分布,分析叶绿素与营养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菜子坝底泥0.0~2.0 cm总氮浓度最高,白水河底泥2.0~4.0 cm的总氮浓度最高;菜子坝底泥2.0~4.0 cm氨氮浓度最高,1和2月白水河底泥4.0~6.0 cm浓度较高;硝酸氮和亚硝酸氮(除3月)在菜子坝底泥2.0~4.0 cm浓度最高;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在同一个采样点底泥4.0 cm以下分层差异不显著;白水河底泥总磷0.0~6.0 cm呈增加趋势,菜子坝底泥表层的总磷和无机磷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分层,而且每一分层中总磷、无机磷浓度都高于其他3个取样点相应的分层;有机磷在菜子坝和大昌的浓度高于白水河和双龙的浓度,但是同一采样点底泥不同分层的有机磷浓度差异不显著;同一深层底泥中的叶绿素a浓度在大昌最高,其次是白水河,再次菜子坝,双龙处的叶绿素浓度最低;只有1月在大昌取样点处无机磷和叶绿素a的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底泥中的营养盐不是影响底泥藻细胞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4.
为促进自养高产油微藻的工业化应用,从青海多种生境中分离到34株产油微藻,以筛选获得产油脂最高的青3-2-2株为出发株,18S rRNA分析表明其与栅列藻属(Scenedesmus sp.)同源性达到99%以上,确定该株属于栅列藻属.研究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值等培养条件对微藻生物量及油脂含量的影响,优化培养条件为:硝酸钠为氮源,以10%(V/V)接种量接种于普通SE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5℃,初始pH 7.0,培养周期为20 d,可以获得较高的油脂产率,比优化前的产率增加了近70%.  相似文献   
205.
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和藻毒素处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目前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和藻毒素的主要处理工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富营养化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6.
对1990年3月30日-6月25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拟尖刺菱形藻与浮游动物数量等15个海水理化因子变化的灰关联度,关联排序结果表明:浮游动物、Fe、浊度、Me、DO、V、Se、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对拟尖刺菱形藻的种群增殖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建立灰色系统模型{GM(1,h )}对拟尖刺菱形藻种群增殖的动态辨识分析。  相似文献   
207.
研究了二氯异氰脲酸钠和三氯异氰脲酸对球形棕囊藻的灭杀和控制作用,及其投药时间对除藻效果的影响,并比较2种药剂的除藻效果,初步探讨了除藻机理.结果表明,这2种除藻剂可以缓释次氯酸,提高其稳定性,有较长的药效期.当有效氯浓度达到4.5mg/L时,2种药剂均能有效地控制和灭杀球形棕囊藻,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有效氯浓度为5.0mg/L,藻细胞去除率在24h可达到90%以上.在等于和大于5.0mg/L有效氯浓度时,三氯异氰脲酸的除藻效果优于二氯异氰脲酸钠,通过对2种药剂除藻率的t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8.
光照下铜离子对水中氢氧自由基生成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溶液中铜离子与抗坏血酸、柠檬酸盐及藻等配合体系在高压汞灯光照下产生氢氧自由基的情况,其中铜与抗坏血酸系统反应最强,高压汞灯光照增强了铜与抗坏血酸反应产生氢氧自由基的过程,高压汞灯光照时所产生的自由基量为不光照时的6~7倍。同时铜(或抗坏血酸)单一的水溶液在光照条件下也能产生氢氧自由基。铜离子与柠檬酸钠溶液混合在光照下能产生氢氧自由基;铜离子与藻液混合能加倍藻液中氢氧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9.
磷对云龙湖富营养化优势藻及混合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氮磷等营养盐的增加和藻类的过度增殖是富营养化的主要标志。大多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受磷元素的制约。研究表明富营养化水体的不同藻类对磷含量的依赖性各不相同。通过研究在相同氮浓度,相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磷浓度对纯种小球藻和硅藻以及天然混合藻生长速度的影响,发现在氮浓度充足的情况下,磷含量高促进小球藻生长;对硅藻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天然水体混合藻生长速度与磷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10.
在实验室设置了5个N、P浓度梯度,研究了它们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营养细胞生长和孢囊形成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当N、P浓度分别超过10和1.5μg/L时,就能维持锥状斯氏藻一定的种群数量,而在高N、P浓度组(N浓度为500μg/L,P浓度为74μg/L组)的生长势态明显优于其他浓度组,稳定生长期持续时间较长,且有着较高的细胞比生长速率。孢囊一般在营养细胞达到稳定生长期后开始形成,但低营养盐浓度组孢囊开始形成的时间较早。各试验组孢囊形成率相近,最终形成率为17.8%~3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