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自然选育酵母菌对不同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色拉油加工废水,味精废水、印染废水、钻井废水等4种特性各异的废水中筛选出酵母菌,并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筛选到的12种酵母菌(包括2种耐氨酵母)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酵母菌处理工艺对色拉油加工废水和味精废水这两类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率,如前者的TOC和后者的COD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但对人工合成物质含量较高的印染废水和钻井废水处理效果较差。这一结果可能与酵母菌原来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42.
味精废水连续发酵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味精废水的酵母菌连续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影响菌体产率与COD_(cr)去除率的因素。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28~32℃,pH为4.0~5.0,塔内DO大于0.8mg/l时,系统的COD_(cr)去除率可达65%以上,并可同时生产饲料酵母,其蛋白质含量大于65%。效果良好,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43.
利用复合酵母菌系统处理含油污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筛选得到的10株酵母菌组成复合酵母菌系统,并将该复合菌系统接种到泥浆反应器中对模拟油泥样品进行了处理。在对反应器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比较了复合酵母菌体系和经驯化的活性污泥体系对模拟风化油泥的处理效果,发现复合酵母菌在反应速度和油去除率上都优于活性污泥。利用GC—MS对复合酵母菌处理体亲中主要脂肪烃组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组分中脂肪烃部分在处理8d后基本被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44.
戊二醛交联酵母菌对Zn2+,Cd2+和Hg2+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机械强度高的交联酵母菌.考察菌体吸附Cd2 的影响因素,包括交联剂的用量,pH,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研究菌体对不同质量浓度的Zn2 ,Cd2 和Hg2 的吸附率.结果表明,戊二醛的最佳用量(体积分数)为1.0%,菌体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为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相对于未交联菌,交联酵母菌对Cd2 的吸附容量提高2倍;pH实验表明,交联酵母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受酸度影响小.用于冶金厂废水的处理结果显示,0.050 0 g的交联酵母菌,对5.3 mg/L的Cd2 污水的去除率为80.6%,用0.1 mol/L的EDTA再生该吸附剂,Cd2 的解析率达92.1%.  相似文献   
45.
酵母菌处理黄泔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小型和中型试验装置利用酵母菌对豆制品生产中产生的黄泔水进行预处理 ,对其实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探讨。试验分析了一些对处理过程和效果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通过中试为生产型设备的设计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46.
鲁氏酵母菌WY-3降解甲胺磷的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污水中分离出一株酵母菌,编号WY-3.该菌能利用甲胺磷(MAP)作唯一氮、磷源生长,也能利用甲胺、乙胺和硫酸铵(硝酸盐和羟胺除外)作氮源生长,它还能适应高浓度(60%)葡萄糖的培养条件,初步鉴定为鲁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rouxii).从WY-3菌无细胞抽提液中检测到一种高活力酸性磷酸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法呈现一条白色谱带.氟化钠试剂可抑制该酶催化MAP释放无机磷,但是不影响该菌代谢MAP脱氨基的性能.MAP经WY-3菌作用后毒性会大大降低,分析其残留物时发现有无机磷和甲醇物质.此外,文中还对酵母菌一类共代谢菌降解MAP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吕文洲  张树林  乔宇祥  刘英 《环境科学》2017,38(4):1513-1519
污泥龄(SRT)是影响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参数,SRT对酵母菌处理废水系统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探明SRT对酵母处理油脂废水的影响,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考察了不同SRT(5、10、20、40 d)对废水处理效果、胞外聚合物(EPS)、酵母污泥沉降性的影响,并通过PCR-DGGE及克隆测序方法解析了系统中的酵母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酵母菌处理油脂废水合适的SRT为5~10 d;较长SRT会导致COD去除率降低及污泥中EPS总量下降;酵母污泥中EPS以紧密型EPS为主,主要成分为多糖;5~40 d范围内的SRT对系统中酵母污泥的污泥容积指数(SVI)影响不显著,但系统在长的SRT(20d)下运行会导致系统中丝状细胞明显增多,有丝状菌性膨胀的趋势;长、短SRT下酵母群落结构相似,系统中都出现了3株可以利用或者降解油脂的外源性酵母菌株.综上结果,短SRT有利于酵母处理油脂废水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于2020年8月(丰水期)和2021年5月(枯水期)对纳木措水体可培养酵母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33个属70个种的2411株酵母菌.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结果显示,纳木措不同水文期水体酵母菌总丰度、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枯水期水体pH值、电导率、化学需氧量及总氮显著高于丰水期.中性群落拟合及相关性分析显示,相较随机过程而言,确定性过程对水体可培养酵母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水体氨氮、总磷、电导率以及化学需氧量是显著影响水体酵母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生态位量度显示,枯水期酵母菌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均低于丰水期,环境因子对优势酵母菌类群的资源利用方式及种间关系具有较大影响.对枯水期水体营养水平的监测有助于纳木措水体酵母菌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究菌体-炭复合材料对废水中Cu~(2+)的吸附性能,文章将生物炭(B)以共沉淀法制得磁化生物炭(MB),并将不同质量啤酒酵母菌(S)(0、10、20、40 g)分别负载于B和MB表面,形成了B+S_0(生物炭+0 g啤酒酵母菌,下同)、B+S_(10)、B+S_(20)、B+S_(40)、MB+S_0(磁化生物炭+0 g啤酒酵母菌,下同)、MB+S10、MB+S20和MB+S408种混合材料。采用批处理法研究各复合材料对Cu~(2+)的等温吸附和热力学特征,并分析不同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下对Cu~(2+)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B+S和MB+S复合材料对Cu~(2+)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在248.67~292.70 mmol/kg和256.50~299.11 mmol/kg之间,且最大吸附量均表现为B/MB+S40B/MB+S0B/MB+S20B/MB+S10的趋势。(2)温度为10~40℃范围时,各复合材料对Cu~(2+)吸附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为增温效应。吸附过程均为自发、吸热和熵增的过程,且自发性和温度成正比。(3)在pH为3~5的范围内,B+S、MB+S材料对Cu~(2+)的吸附量均随pH的升高而增加;离子强度在0.01~0.5 mol/L范围内,2类复合材料对Cu~(2+)吸附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利用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连续小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批量实验对从高浓度味精废水中筛选出的一组酵母菌混合菌群进行了脱氢酶活性(DHA)测试.结果表明用该菌群对COD、硫酸根和氨氮均接近20000mg/L的味精离交尾液进行处理时,其DHA值在前36h高于对离交尾液稀释液的处理,说明高浓度氨氮和硫酸盐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利用接种了该酵母菌群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味精废水进行的连续小试处理结果表明,COD容积负荷2.0~14.3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适当地补充磷源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处理效果对出水pH值和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