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4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重要的本土模式鱼类,稀有鮈神经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背景几乎空白,导致其在神经毒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从稀有鮈脑部克隆得到了神经发育相关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P0蛋白(myelin protein zero;mpz)、微管蛋白α1(α1-tubulin)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10(SRY-box containing gene 10;sox10)等基因的片段,并对其进化树及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bdnf的核苷酸序列与鱼、鲤鱼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8%;gfap、ngf、mag和α1-tubulin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92%、92%和96%;mpz与黑头软口鲦的同源性最高,为94%;sox10与鳙鱼同源性最高,达97%。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ngf、bdnf、mag、mpz、α1-tubulin和sox10基因均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gfap在脊髓中表达量最高,上述结果为这一模式鱼类在神经发育学和神经毒性效应评价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五氯酚对稀有鮈鲫胚胎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五氯酚(PCP)对稀有鮈(Gobiocypris rarus)胚胎的致畸和毒性效应.以7.5,30,60,120,250μg/L5个浓度的PCP对0hpf(hpf,受精卵孵出时间)的稀有鮈胚胎进行暴露染毒,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和雌二醇(EE2,2.5ng/L)阳性对照组.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整个胚胎的发育过程,统计胚胎的孵化率、96hpf相对存活率和各时期的畸形率,并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胚胎中CYP1A基因和p53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PCP暴露能延迟稀有鮈胚胎发育,并造成胚胎卵凝结、心包囊肿、脊柱弯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随着PCP暴露浓度的升高,稀有鮈胚胎的孵化率和96hpf相对存活率降低,各时期的畸形率增加,并呈现一定的浓度效应.稀有鮈胚胎CYP1A基因和p53基因mRNA表达被显著诱导,并随PC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CP对稀有鮈胚胎发育表现为显著的毒性效应.稀有鮈胚胎孵化率、96hpf相对存活率、各时期畸形率及CYP1A基因和p53基因的诱导表达可以作为评价PCP毒性作用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3.
四溴双酚-A和五溴酚对红鲫肝脏组织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红(Carassitu auratus)分别暴露于0.025 mg/L、0.25 mg/L四溴双酚-A(TBBPA)与0.002 5 mg/L、0.025 mg/L 五溴酚(PBP)中12周,采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的方法,分别观测红肝脏的组织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TBBPA和PBP低剂量暴露能够引起红肝脏脂肪化、空泡化和线粒体囊泡化等现象,而高剂量暴露还导致肝脏细胞核损伤和细胞间隙增大等现象.研究表明,TBBPA和PBP能造成红肝脏的损伤.这两种溴化阻燃剂可能是通过引起肝脏的物质代谢紊乱而造成肝毒性的.  相似文献   
24.
随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持续使用与排放,世界各地的地表水、海水、地下水、污水厂进出水中均已频繁检测到该类药物,这对生态系统中各种非靶标生物造成了一定威胁.本研究评价了两种典型的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Diclofenac)和醋氨酚(Acetaminophen)对中国特有物种稀有鮈Gobiocypris rarus)早期生活阶段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醋氨酚的毒性较弱,当浓度达到48.4 mg·L-1(NOEC)时,稀有鮈的孵化率、死亡率、异常率、全长和干重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而双氯酚酸的毒性则较强,当浓度达17.8 mg·L-1(LC10)时,即可导致稀有鮈孵化率下降,当浓度达到10.2 mg·L-1(LOEC)时,即可造成幼鱼外观和行为的显著异常,表明双氯芬酸对稀有鮈的孵化和生长均产生了一定的致毒效应.同时,根据稀有鮈和几种常用模式生物之间的孵化率、孵化后存活率、体长和双氯芬酸敏感性的比较结果,可认为稀有鮈适用于污染物对鱼类早期生活阶段毒性效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25.
采用中国特有鱼种稀有鮈为实验动物,研究五氯酚(PCP)对其肝脏卵黄蛋白原(VTG)、VTG基因及抑癌基因p53的诱导效应,评价PCP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并从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筛选PCP检测的敏感生物标志物.1.5、15、40、80、120、150、160μg.L-1PCP暴露稀有鮈,同时设置空白、溶剂对照和17α-雌二醇(EE2)阳性对照,运用SDS-PAGE,ELISA法检测经PCP暴露后稀有鮈肝脏VTG蛋白的表达差异;克隆稀有鮈新的VTG和p53基因序列片段,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P暴露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40、80、120、160μg.L-1PCP均能诱导雌雄稀有鮈肝脏VTG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1.5、15、150μg.L-1PCP暴露后,雄性稀有鮈肝脏VTG和p53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证明PCP具有雌激素效应,稀有鮈肝脏的VTG蛋白、VTG及p53基因可作为PCP检测的敏感分子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6.
利用胰酶消化和机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对稀有鮈和日本青鳉的肝细胞进行分离和培养,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下两种原代培养肝细胞的活力,研究了两种原代培养肝细胞受到2,3,7,8-TCDD暴露后EROD活力变化的时间-和浓度-效应关系.结果表明,稀有鮈和日本青鳉的肝细胞产率分别达到2.0×107cells.g-1和1.5×107cells.g-1,稀有鮈原代肝细胞的活力可以稳定地保持5d,日本青鳉原代肝细胞的活力至少可以稳定地保持1周;不同浓度TCDD暴露后,两种鱼的原代肝细胞EROD活力变化均显示良好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TCDD诱导稀有鮈和日本青鳉原代肝细胞EROD活力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分别为4pg.mL-1和1pg.mL-1;TCDD诱导日本青鳉原代肝细胞EROD活力的EC50值低于稀有鮈.就原代肝细胞培养操作和对毒物胁迫的敏感性而言,日本青鳉优于稀有鮈.  相似文献   
27.
乙炔基雌二醇对稀有鮈鲫肾脏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环境相关水平的人工合成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对稀有肾脏的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当暴露浓度达到20ng·L-1以上时,稀有的肾脏指数显著增大,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肾脏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病理学特征,肾小管内腔扩大,严重出血,有的被一种嗜曙红物质所填充,肾小管壁的管状上皮细胞严重肿大并出现退化和坏死,肾小管之间的间隙组织大量出现.肾脏的肿大导致了畸形个体出现.因此乙炔基雌二醇不仅可以导致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而且可以引发严重的肾脏组织损伤;鱼的肾脏指数和肾脏病理学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毒性效应的敏感指标;由于稀有对雌激素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将其应用为污染监测的模型动物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稀有(Gobiocyprisrarus)作为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能性,测定了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的7d亚慢性毒性,它们对稀有的无可观测效应浓度(NOEC)分别是2500、10、200、20和80μg/L。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则分别为5000、20、400、40和160μg/L。试验结果表明,稀有是一种较好的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9.
中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对本土模式生物的需求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合的实验生物和大量的生态毒理学数据是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应用本土模式生物对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十分重要。稀有鮈(Gobiocypris rarus)逐步成为我国化学品环境管理的首选推荐本土模式生物。建议从国际合作交流、遗传学、标准化、敏感性和比对研究等方面促进稀有鮈的国际化。坚持管理与科研相结合,推动本土模式生物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0.
稀有鮈鲫Dmrt基因家族13个成员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发现果蝇Doublesex、线虫Mab-3、青DMRT1Y/DMY和人类DMRT1等性别决定与分化基因均含有一个具有DNA结合能力的保守基序--DM结构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具有调控功能.利用简并PCR,从稀有基因组DNA中克隆了13个具有不同DM结构域的Dmrt基因家族成员.基于DM保守基序,建立了各物种的进化树.结果表明,稀有基因组存在多个Dmrt基因成员,该基因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的分子模型,在分子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