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508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含铬固体废渣中Cr~(3+) 的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H、温度对铬渣中Cr3+的氧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相当强的氧化性,足以将Cr3+氧化为Cr6+,且随pH、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相似文献   
262.
《环境科学》2014,(1):220
1.来稿报道成果要有创新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全文不超过8 000字(含图、表、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或其它项目请在来稿中注明(在首页以脚注表示).作者投稿时请先登陆我刊网站(www.hjkx.ac.cn)进行注册,注册完毕后以作者身份登录,按照页面给出的提示信息投稿即可.2.稿件请按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学术论文的规范撰写.论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的英译名;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63.
针对镀铬车间废水,采用活性碳吸附处理法对Cr^6 和Cr^3 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试验。通过微型反应柱集成装置对穿透时间、吸附容量及活性碳再生方法进行了研究,动态试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含铬废水。  相似文献   
26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水中溶解的Cr^+3和Cr^+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在0.45μm滤膜过滤后的水样中加Mg(NO3)2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溶解的总Cr;另取过滤后的水样在PH4.5的醋酸盐缓冲液中以APDC0-MIBK萃取测定溶解的Cr^_6,并用差减法求出溶解的Cr^+3,总Cr与Cr^+6的检出限分别为0;71和0.69μg/L。  相似文献   
265.
铁、铬是垃圾渗滤液中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文章以焦作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区,以该场区的新鲜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开展铁、铬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并采用R.Studio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其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这对于国内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土柱模拟实验中,总铁和Cr6+浓度变化均经历了初期含量较低、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后又缓慢上升至平稳4个阶段。实验期间淋出液pH值先下降后上升,ORP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铁和Cr6+的纵向弥散系数分别为0.38、0.28 cm2/h,淋出液中对应污染物浓度最大值分别占淋入用液浓度的83.4%、58.3%,总铁和Cr6+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中经历了弥散、吸附、水解、还原等一系列作用。pH与Cr6+的变化相关系数达到了0.945,说明Cr6+的迁移转化与实验环境的酸碱度关系密切。ORP与总铁的变化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781。  相似文献   
266.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下Cr6+对于三种玉米(Zea mays L.)种子的毒害效应,进一步探究长期堆放铬渣的土壤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选取三种不同品种的玉米,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1×10^-4、5×10^-4、1×10^-3 mol·L^-1,5×10^-3、1×10^-2 mol·L^-1 实验剂量组,探究Cr6+对三种不同品种玉米种子的毒害效应.将种子于实验室条件下常规培养后,分别测定不同Cr^6+胁迫剂量下,三种玉米种子(郑单958,强盛31,农大108)的生长状况,株高、根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以及胁迫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对不同剂量下Cr^6+对三种玉米的生理特性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 种不同浓度的Cr^6+溶液对玉米种子进行胁迫后,三种玉米的生长均受到了-定程度的抑制,玉米幼苗株高、根长、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在低剂量1×10^-4 mol·L^-1 时,即产生显著影响(P〈0.05),且胁迫剂量越大,对玉米种子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越强.三种不同的玉米种子体内均产生了Cr^6+富集现象,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玉米体内富集量增加,细胞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 比值降低,三种玉米品种幼苗POD 活性、SOD 活性以及MDA 含量均随暴露浓度增加而增加.在Cr^6+暴露剂量为最大剂量1×10^-2 mol·L^-1 时,POD 活性、SOD 活性与MDA含量均增加至最大值.各剂量下,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产生.由此可见,不同剂量的Cr^6+对于三种玉米种子均会产生-定的毒害效应,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67.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对烟嘧磺隆降解菌SY-6进行细胞固定化,通过单因素实验明确了菌株包埋SY-6的最优条件,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含量为4%,Ca Cl2含量为3%,固化时间为4 h,制得的固定化小球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传质性能及其对烟嘧磺隆的降解率较高。固定化细胞降解烟嘧磺隆的最佳条件为p H为7.0、温度为30℃、包菌量为5%。在不同p H或温度下,与游离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有较宽泛的耐受性。将包埋的SY-6投加到序批式反应器(简称SBR)中处理烟嘧磺隆废水,结果表明,菌株SY-6在合适的使用周期内稳定性较高且对烟嘧磺隆废水降解效果较好,为烟嘧磺隆固定化细菌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8.
研究了MgNH4PO4.6H2O(简称MAP)沉淀在NaOH存在条件下的热解行为,并考察其热解产物的氨氮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AP在NaOH存在条件下热解时可将水和氨释放出来,其X射线衍射(XRD)谱图中主要出现无定形的MgNaPO4,但在吸附氨氮后,则主要出现MAP的特征衍射峰;在MAP与NaOH摩尔比为1.0∶1.0、热解温度为100℃、热解时间为2h的条件下热解MAP较适宜,其热解产物可循环用作氨氮的处理药剂,氨氮吸附反应体系初始pH在8左右较为适宜,在此条件下反应20min对氨氮的去除率就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269.
在6价铬和氯化物测定过程中,利用高锰酸钾的特性对某些油田污水进行前处理,省时省力,能够有效地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270.
针对地表水中6价铬监测预处理锌盐沉淀分离法不足之处,提出了预处理物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