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的高青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其季节变动。结果表明,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主要优势种是羽摇蚊幼虫和奥特开水丝蚓,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无鱼对照池比养鱼池高得多,平均密度(nar/m^-2)和生物量(ρA/g m^-2)分别为1103(40-2085)m^-2和4.61(0.15-12.91)g m^-2,养地池底栖动物nar/m^-2和ρA/g m^-2分别为54-161m^-1和0.14-0.54g m^-2。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夏之交有一高峰,对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种、量特点及其与鱼类捕食和一些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及性信息素的减灾控害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简要分析了我国棉铃虫灾害的长期性,并较全面地介绍了性信息素在减灾控害中的作用。这些作用可分为:帮助识别对象害虫、监测种群状态、迅速普及虫情信息、直接诱杀雄虫以及提前1周开展减灾行动等。直接诱杀雄虫后,引起雌雄比上升,雌蛾产卵量下降,孵化率降低,幼虫及为害量减少,其中幼虫量一般减少20%-50%。根据在新疆、山东等地的试用经验,作者在首次指出性信息帮助识别害虫和迅速普及虫情信息对减灾的关键作用,并讨论了性信息素的干扰交配和诱杀雌虫的可能作用,以及使用性信息素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川芎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危害川芎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病菌标本与害虫的蛹、幼虫、成虫标本进行了鉴定。鉴定出川芎病害2种——根腐病、白粉病;虫害5种,除川芎茎节蛾和宽褐齿爪鳃金龟(蛴螬)外,朱砂叶螨(红蜘蛛)、烟草甲、咖啡豆象为首次报道,并介绍了传统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4.
测定了峰升(15%杀单·唑磷乳油)、稻卫(20.2%阿维·唑磷乳油)、蚜螨克星(1.8%阿维·吡乳油)和蔬卫(2.4%高氯·阿维乳油)4种新型杀虫剂对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老熟幼虫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峰升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后24 h,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时间段(48、72、96 h),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他3种杀虫剂处理黄色羽摇蚊幼虫4 d,随着杀虫剂浓度的增加,每天的存活率也呈下降趋势.峰升、稻卫、蚜螨克星和蔬卫对黄色羽摇蚊幼虫48 h的LCs0分别为0.1735、0.0249、0.0015和0.0046 mg·L-1.蚜螨克星毒性最高,毒性在同一数量级的还有蔬卫,其次为稻卫.峰升毒性最低,但仍属高毒杀虫剂.  相似文献   
25.
针对摇蚊幼虫(红虫)在沉淀池中大量孳生这一难题,以蒸馏水为试验水样,研究了液氯对摇蚊不同龄期幼虫的毒性效果(24h),并考察了pH值、有机物含量、氨氮以及藻类含量等因素对毒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龄期增长摇蚊幼虫对液氯的耐受性不断增强,液氯对4龄摇蚊幼虫的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3.39mg/L;低pH值、高藻类含量有助于提高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在水质中性条件下,有机物含量提高使摇蚊幼虫的死亡率降低,在不同氨氮浓度下,液氯对摇蚊幼虫的毒性效果差别较大.生产原水和沉淀池水的对比试验表明:在不同投加量下,原水中4龄摇蚊幼虫接触24h死亡率均高于沉淀池水中摇蚊幼虫死亡率.  相似文献   
26.
悬浮法聚氯乙烯化工离心母液的生化处理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波  周蕴  张振家 《环境科学》2005,26(3):100-105
采用4级内循环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工艺对悬浮法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了不同停留时间下系统对有机物和浊度的处理效果以及系统的抗冲击能力;观察了生物膜的生长和发展规律;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悬浮物、摇蚊幼虫和营养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启动迅速,在HRT为14h时,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75%以上,出水COD浓度低于50mg/L ,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也可经深度处理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7.
海洋细菌具有防止污损生物幼虫变态、附着的能力。本文从海洋生物膜中分离纯化出8株细菌,采用平板法筛选出4株蛋白酶产生菌,其中725-1和725-4的生长情况及产蛋白酶性能最强;分别测定了725-1及725-4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725-1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725-4为Aeromonas molluscorum。实验室内利用藤壶幼虫变态率抑制试验和贻贝足丝形成抑制试验确定株菌有良好的防污功能,725-4对藤壶腺介幼虫变态的的抑制率为76%,对贻贝足丝形成的抑制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8.
石油烃污染对海胆胚胎及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石油烃污染对海胆的毒性, 采用海胆胚胎发育技术, 观察0号柴油、船用轻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分散液对马粪海胆胚胎及浮游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三种油品分散液使得胚胎发育至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囊胚期的时间延后,这种延后的现象随着发育进程和油品分散液浓度升高而愈发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的海胆浮游幼虫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二腕幼虫及四腕幼虫的体长均变短.三种油品对于海胆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毒性顺序为:0号柴油>船用轻质柴油>船用重质燃料油.  相似文献   
29.
摇蚊幼虫在水处理系统中经常出现大量繁殖,造成污水处理管道堵塞,因此对摇蚊虫的控制近来受到越来越广泛重视。对国内外现有的有关摇蚊幼虫的研究与控制方法进行了较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30.
李君丰  常亚青  杨辉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3):346-348,35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u2+、Pb2+、Cr6+和EDTA二钠盐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考察了毒物浓度对其存活、发育的影响,计算出几种毒物24 h、48 h,96 h的LC50,并根据96 h LC50得到Cu2+的安全浓度为0.0027 mg/L,pb2+的安全浓度为0.0914 mg/L,Cr6+的安全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