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1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1961~2019年黑河上游托勒、野牛沟和祁连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检验、Molet小波等对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年、汛期和非汛期的降水量呈显著性增加趋势,但年、汛期降水量增加趋势更为显著,区域降水量变化趋势跟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一致;年代际变化中年和汛期的降水量年代值变化...  相似文献   
42.
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监测与渔业管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1994~2001年的监测结果, 结合历史资料对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列呈下降趋势 ;(2)四大家鱼群体结构中低龄鱼比重上升,高龄鱼比重下降;(3)1997~2001年监利江段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分别为35.87亿尾、27.47亿尾、21.54亿尾、28.54亿尾和19.04亿尾,与1981年该江段67亿尾相比,分别下降46.5%、59.0%、67.9%、57.4%、71.6%。针对影响长江四大家鱼资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长江四大家鱼繁殖和栖息地,保持天然水域的相对稳定,降低长江四大家鱼捕捞强度,加强渔政管理等一系列保护长江四大家鱼的措施。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十一五”期间黑龙江黑河段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得出黑龙江黑河江段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提出界江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铁岭县凡河中上游水质的监测,全面掌握了凡河中上游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为:“十一五”期间凡河中上游水环境质量状况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45.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结合转移矩阵模型等方法,阐述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状况。选取斑块密度指数、聚合度、斑块平均面积指数、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等指标,系统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据此探讨了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保护区内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地区的耕地比重分别增加了7.67%和5.5%,湿地比重分别减少了6.91%和0.4%;②保护区内湿地逐渐由研究初期大面积斑块体占主导、空间上连续分布的格局趋于景观破碎化;③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导致了保护区内湿地平均斑块面积的缩减,间接降低了湿地斑块间的聚合度等;④保护区内湿地景观破碎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主要表现为各景观破碎化指数对大规模的耕地开垦等开发活动的响应上。  相似文献   
46.
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实施后(即2000年以后),流域干流中游地区用水量在时空上进一步受到限制。为此,研究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尤其是黑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1985-2000年,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2000-2005年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逐渐增加,而草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②黑河流域干流水量统一调配以来,一方面研究区可用水量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研究区耕地短时间增加较快,研究区生态环境有退化的迹象,草地、林地、水域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变化率分别为2.14%、7.36%和3.69%;③1985-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相互转换,草地转为耕地,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呈现未利用土地转为耕地,草地和耕地之间相互转换;④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以甘州区变化最大;⑤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2000年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后,中游可利用水量的约束直接影响着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  相似文献   
47.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是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流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基于三维物理过程的开源、大规模并行模拟计算软件ParFlow求解紧密耦合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偏微分方程组,建立流域水文集成模型,从而精确解译土壤水分运移的动力学机制,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8.
乌江中上游水体营养状况底栖硅藻指示性属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次对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和水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系统定量研究。对底栖硅藻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磷是影响底栖硅藻属种分布的第一显著因子。利用加权平均回归方法,计算出底栖硅藻属种对总磷指标响应的生态最佳值和忍耐值,提取出的Nitzschia frustulum(Kütz.)Grun.、Nitzschia fonticola Grun.、Nitzschiapalea(Kütz.)W.Sminth、Surirella angusta Kütz.Nitzschia amphibia Grun.等17种硅藻是乌江中上游河流富营养化发生的指示性属种。而Achnanthes minutissima Kütz.、Cymbella affinis、Diatoma vulagaris Bory、Navicula protracta(Grun.)Cleve等9种硅藻是乌江中上游中营养化水体的指示性属种,对较低营养水体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底栖硅藻指示性属种的提取对富营养化河流的治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用硅藻监测、评价水质和建立河流水质监测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亲河"在哭泣,水污染防治规划亟待制定 随着黄河中卜游流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产业布局不合理和企业生产事故等原因,近年来黄河中上游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频繁出现,如黄河兰州段频繁发生的油污染事件、潼关水污染事件等.频繁出现的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给黄河流域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极大压力.  相似文献   
50.
耕作历史和种植方式是影响黑河绿洲农田土壤总有机碳及其组成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耕作时间的延长,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AOC)、惰性有机碳(NOC)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AOC、NOC的增幅存在差异,AOC因性质活泼,对农业活动等措施引起的变化较NOC有较快响应,因此,在耕作的初期(0~5 a),AOC的增幅高于NOC,而20 a的耕地NOC增幅大于AOC,之后达到AOC与NOC的增幅接近(>100 a)的动态发展趋势,表明总有机碳含量积累的过程是AOC与NOC增幅逐渐接近、NOC积累增速的过程。>100 a的耕地,因种植方式不同,剖面上TOC、AOC、NOC含量呈现出:油菜地>普通玉米地>制种玉米地>小麦地。分析发现,绿洲区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制种玉米引起TOC、AOC、NOC发生改变,增加秸秆或牲畜粪便的归还量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