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36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643篇
基础理论   18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探明在土壤环境有利于氨氧化作用发生的条件下,稻壳生物炭对酸性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将生物炭分别按质量比0%(对照)、2%、5%和10%与土壤充分混匀,开展为期17d的室内静态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土壤N2O排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整个培养期间的N2O累积排放量.同时,测定了培养终态土壤样品的pH值、NH4+-N、NO3--N、NO2--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分析稻壳生物炭对土壤N2O排放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稻壳生物炭添加量均显著抑制了酸性农田土壤的N2O排放(P<0.001),且以5%和10%处理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与对照处理相比,2%、5%和10%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7.68%、94.59%和96.90%.培养前后土壤pH值、NH4+-N和NO3--N含量的变化表明,稻壳生物炭显著促进了土壤的硝化作用,尤其是5%和10%处理.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O2--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且NO2--N含量对N2O排放速率的解释程度为45%.由于稻壳生物炭促进了土壤的硝化作用,使NO2-更易转化为NO3-,减少了NO2-积累,进而减少了通过硝化菌反硝化作用途径产生的N2O.培养结束时,5%和10%处理的D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但培养过程中,稻壳生物炭并未显著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  相似文献   
982.
新乡市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乡市区6个有代表性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结果发现市区公园表层土壤Pb、Cr、Cd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22 mg/kg、91.35 mg/kg、0.57 mg/kg、115.63 mg/kg。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公园土壤中重金属Cr、Zn为轻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所有公园土壤都存在Pb、Cd和Zn污染。  相似文献   
983.
为实现常温下高氨氮废水中氮的高效去除,选取8:1、12:1和15:1等3个气水比(GWR)条件,考察常温下曝气生物滤池(BAF)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一体化自养脱氮工艺稳定运行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氨氮(NH4+-N)浓度为400mg/L、回流比为1:1的条件下,GWR为15:1脱氮效果最好,氨氮去除率(ARE)达90%以上,总氮(TN)去除负荷为1.1kgN/(m3·d),去除率达83%.GWR为15:1时,溶解氧(DO)为2.41~4.22mg/L,进水NH4+-N转化为亚硝(NO2--N)量增加,ANAMMOX活性增强.对生物膜进行功能菌种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得出,GWR为15:1时,ANAMMOX和氨氧化菌(AOB)两者丰度均最高,高达1012 copies/g dry sludge以上,一体化脱氮效果最好.同时,研究表明提高GWR后ANAMMOX反应增强,而过程中无N2O生成,GWR为15:1时,N2O总释放量最小,释放因子为0.0012.  相似文献   
984.
刘文静  康荣华  张婷  朱婧  段雷 《环境科学》2015,36(8):2981-2987
我国快速增长的氮沉降可能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氮饱和,进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后果.为了深入研究氮沉降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评价和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的氮状态,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对土壤和植物的15N自然丰度(δ15N)进行了测定,探讨用15N富集因子(εp/s)作为氮状态指标的可行性.对该马尾松林连续7 a施加NH4NO3或Na NO3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长期的高氮输入显著增加了土壤和植物的δ15N.同时,该生态系统对不同形态的氮输入有不同的响应,即在NH+4沉降下δ15N显著高于NO-3沉降下的值.15N富集因子与氮沉降量、净硝化速率和淋溶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本研究与之前研究的所有马尾松林的15N富集因子与氮沉降量之间线性相关,表明15N富集因子可用来表征氮状态.由于在相同氮沉降的情况下,NH+4的效应强于NO-3,建议我国在未来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氨的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985.
MBR中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生态因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研究了DO、C/N、pH等生态因子对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各生态因子保持得当的条件下,同步硝化反硝化才能顺利地进行.DO为1mg/L左右、C/N比为30左右、进水pH值约7.2左右时COD、NH4+、TN的去除率分别为96%、95%和92%.  相似文献   
986.
C/N对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类型及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污泥的初始C/N对污泥发酵产酸类型的影响及产酸代谢途径.初始C/N在12时,形成的是乙酸型发酵类型;当初始C/N在56左右,可实现丙酸型发酵类型;而当C/N处于156时,则形成丁酸型发酵.不同发酵产酸类型的形成是由优势产酸菌群的改变导致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微生物种群的结果表明,构成乙酸型发酵类型的主要优势菌群为消化链球菌属;而丙酸型发酵类型中的优势菌群则为丙酸杆菌属;梭菌属则是丁酸型发酵类型中的优势产酸功能菌.有机酸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低C/N条件下,乙酸的累积主要是通过氨基酸之间的Stickland反应形成,而随着C/N值的增大,导致丙酸和丁酸累积的主要代谢途径转变为糖酵解的丙酮酸途径.  相似文献   
987.
二溴联苯醚对纤细裸藻的生态遗传毒性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检测纤细裸藻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研究了4,4’-二溴联苯醚(BDE-15)对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的生态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BDE-15(3×10-6mg/L)对纤细裸藻的生长无显著影响,高浓度时(3mg/L)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比空白抑制率达69.70%;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高浓度BDE-15作用下显著上升;谷胱甘肽(GSH)和细胞总蛋白含量则随BDE-15浓度增加明显下降;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BDE-15浓度升高显著下降,具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BDE-15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最高浓度组(3mg/L)比空白对照提高93.45%,显示BDE-15胁迫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彗星试验结果显示纤细裸藻细胞DNA损伤程度随BDE-15浓度增加而加重,表明高浓度BDE-15具有潜在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988.
武汉东湖沉积物氮磷形态垂向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冯峰  方涛  刘剑彤 《环境科学》2006,27(6):1078-1082
以武汉东湖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了3个采样点柱状沉积物中各种形态氮、磷的垂向分布,并结合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沉积物pH小于上覆水中pH并随沉积物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总氮与总磷均为处于湖湾区的1号点最高,2号点湖心最低,3号点居中.氨氮和硝酸盐氮也表现为1号点远远大于2号点和3号点.随着近年治污力度的加大,1号点的氮磷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是3号点受面源污染影响,氮、磷水平上升很快,甚至在表层已经和1号点持平.磷虽然仍然是东湖最主要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但受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及聚磷菌的影响,近20a来,东湖沉积物总氮含量下降很大,氮磷比仅为3左右.  相似文献   
989.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几种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扬州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FACE)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有增加微生物量碳的趋势,而在低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影响不大.在常氮、低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微生物量氮均没有显著影响,有增加微生物C/N的趋势.在常氮施肥处理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脱氢酶活性,而在低氮施肥处理中的影响不显著.在低氮施肥中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酸性磷酸酶活性,在常氮施肥处理中的影响不显著.除在常氮施肥、大气CO2浓度升高时,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处理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990.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and 15N balance were studied in a rice field at thre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urea application in Taihu Lake area with a micrometeorological techniqu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and the NH4+-N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loodwater affecting ammonia los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monia loss by volatilization accounted for 18.6%-38.7% of urea applied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greatest loss took place when urea was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the smallest at the ear bearing stage, and the intermediate loss at the basal stage. The greatest loss took place within 7 d following 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at three fertilization sta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mon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loodwater after the fertilizer was applied. 15N balanc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use efficiency of urea by rice plants ranged between 24.4% and 28.1%. At the early stage of rice growth, the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as rather low, only about 12%. The total amount of nitrogen lost fro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stages in the rice field was 44.1%-54.4%, and th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was 25.4%-33.3%. Reducing ammonia loss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improving N us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