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02篇
安全科学   73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552篇
基础理论   17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1 毫秒
861.
采用C/S架构数据库方案,设计并开发了新疆工业企业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数据录入、修改、查询、保存等基本功能,还能够实现数据分拣功能,与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及"十二五"环境统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避免了大量数据的重复录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62.
目的 明确超级13Cr在超高温超临界CO2环境下的适用性、耐蚀性及腐蚀产物膜特征.方法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气井井底超高温超临界CO2腐蚀工况,采用腐蚀失重法获取腐蚀速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腐蚀产物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215℃、31.2 MPa CO2分压、7...  相似文献   
863.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计算平均活化能和测定XPS、TG/DTA和氮吸附特性的方法,研究了Cu2+和某金属离子M^n+改性碳脱除PH,和H2S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问题。结果表明:H2S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34.4J/mol为-0.76级反应,PH,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247.6J/mol为-0.8级反应;减小改性碳粒径增加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其脱除PH,和H。S的速率;XPS、TG/DTA和孔径分布分析证明,改性碳净化H2S和PH3是一个催化吸附过程,H2S和PH3首先与氧在改性碳表面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然后生成S和P2O5沉积吸附在改性碳表面。  相似文献   
864.
建立了以EDTA和柠檬酸为铁盐络合剂的循环脱硫体系,采用络合铁法对垃圾填埋气中的H2S进行脱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络合铁脱硫体系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适合应用于垃圾填埋气中硫化氢脱除。  相似文献   
865.
为综合利用黄磷尾气中的CO,通过计算平均活化能和测定XPS、TG/DTA和氮吸附特性的方法,研究了Cu2+和某金属离子Mn+改性碳脱除PH3和H2S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问题.结果表明:H2S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34.4 J/mol为-0.76级反应,PH3在金属改性碳上反应时平均活化能为1 247.6 J/mol为-0.8级反应;减小改性碳粒径增加流量可以显著提高其脱除PH3和H2S的速率;XPS、TG/DTA和孔径分布分析证明,改性碳净化H2S和PH3是一个催化吸附过程,H2S和PH3首先与氧在改性碳表面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然后生成S和P2O5沉积吸附在改性碳表面.  相似文献   
866.
甲醛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化工厂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降解甲醛的革兰氏阳性菌,对其进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提取并纯化其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菌株的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100%。在含1.2 μL/mL的甲醛的培养基上培养该菌36 h后,甲醛降解去除率达到72%以上。  相似文献   
867.
本文选择伊犁盆地塔勒德黄土– 古土壤序列,系统地开展了沉积物碳酸盐和磁化率等指 标研究,初步探讨了伊犁黄土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增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塔勒德古土壤 中低频磁化率值中明显低于黄土层,且较黄土高原古土壤值小,频率磁化率也远小于黄土高原; 碳酸盐含量在S1 层中含量明显高于黄土,且较黄土高原古土壤高,与剖面磁化率负相关,在古 土壤中相关度更显著。去除碳酸盐的设计实验显示加入蒸馏水后沉积物磁化率值变化在10%以 内;加入醋酸(HAc)后样品磁化率值均增加,其最大增幅达12.89%(黄土),古土壤的磁化 率增加9% 以上;加入稀盐酸后影响程度不一,在黄土中约在15%,而对古土壤影响较大,最大 可达35%,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的影响不仅是简单的稀释作用,还与干旱气候环 境下碳酸盐化、次生碳酸盐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68.
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的曝气池污泥中筛选到6株聚乙烯醇( PVA)降解功能菌株,编号为rF1、rF2、rF3、rF4、rF5和rF6。通过16S rDNA测序比对表明其分别为Pseudochrobactrum sp、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芽孢杆菌(Bacillus sp)、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sp )。在自配培养基中,有3株菌PVA降解率可达70%~80%,在印染废水中,有5株菌PVA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其中rF1、rF2和rF5无论是在自配培养基还是印染废水中都具有较好效果,表明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9.
荧光原位杂交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广泛用于分析复杂环境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可以在自然生境中监测和鉴定微生物,并能对未被培养的微生物进行检测.rRNA为靶序列寡核苷酸或PNA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能提供微生物的形态学、数量、空间分布等信息,现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技术.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和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70.
以脱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形态铁对其厌氧偶氮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Fe(Ⅲ)对偶氮还原的影响与其形态及浓度直接相关.不可溶性Fe(Ⅲ)对偶氮还原表现延缓作用,0.05~2 mmol/L的Fe2O3均延缓0.2mmol/L的苋菜红还原,但作用效果不随Fe2O3浓度的增加而成比例强化.而对于可溶性Fe(Ⅲ),0.4 mmol/L浓度以下对0.2mmol/L的苋菜红还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用效果与其浓度变化不呈线性关系.1 mmol/L浓度以上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这种现象在电子供体不足的情况下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可溶性Fe(Ⅱ)和Fe(Ⅲ)均具有缓解双香豆素对醌循环的抑制作用而促进偶氮还原.由此推测,可溶性铁对偶氮还原的促进作用是由于这些化合物的细胞透过性,在低浓度条件下形成Fe(Ⅱ)Fe(Ⅲ)氧化还原循环,充当电子传递的中间媒介,通过发挥电子穿梭功能从而促进细菌的偶氮还原.而高浓度条件下可溶性Fe(Ⅲ)优先大量接受来自电子供体的电子而与偶氮化合物竞争,其电子穿梭功能被掩盖,从而抑制偶氮还原.对于不可透过细胞的不可溶性Fe(Ⅲ),只是作为胞外电子受体与强极性的偶氮化合物竞争电子从而仅仅呈现延缓作用.通过对铁的形态及浓度的适当选择与控制可以获得更高效的偶氮还原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