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442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1 毫秒
801.
尾矿废水对河流沉积物和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贺梦醒  高毅  孙庆业 《环境科学》2011,32(6):1778-1785
采用PCR-DGGE以及分子克隆技术,探讨富含重金属的尾矿废水污染条件下稻田土壤以及河流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铜尾矿库废水导致了河流沉积物(H1~H6)和稻田土壤(D5)的Fe、As、Cu、Pb和zn污染,其含量远高于未受铜尾矿废水污染的稻田土壤(D1~D4),且As、Fe、Cu的含量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02.
近52a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同时也是降水异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的研究,可以为该区农业生产及防洪减灾提供参考依据。利用1961~2012年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84个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基于年最大日降水(AM)序列与超门限峰值降水(POT)序列,通过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法、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地区近52a来极端降水量呈现为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且极端降水量速率为9.3mm/10a,存在较为明显的年代际波动变化特征,1990年以后进入极端降水量偏多的时期;(2)AM与POT序列多年平均值大值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大部、湖北东南部以及安徽南部;AM与POT序列多年标准差大值主要分布江西东南部与北部,湖北东南部以及湖南西北部;AM序列多年平均值与标准差均高于POT序列,AM序列年际间振幅要明显强于POT序列,极端降水年际变化幅度大于年内变化;(3)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年最大日降水量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长江以北的西部地区则主要表现为减少趋势;长江沿岸地区以及中东部地区的极端降水量主要表现为增加趋势,西部地区则主要表现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803.
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半参数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星期几效应、长期趋势、气象要素等混杂因素后,分析2009~2012年北京市日最高气温与四类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探讨日最高气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分层以及0~6d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存在0~1d滞后效应,男性急诊人次均要高于女性;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男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10%和2.14%,女性肺炎、哮喘和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00%、4.21%和2.95%.对性别而言,日最高气温每上升1℃,小于15岁人群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增加3.60%;15~59岁人群支气管炎急诊人次增加2.16%;对60~74岁年龄段急诊人次无显著统计学意义;≥75岁人群肺炎和哮喘急诊人次分别增加2.69%和8.05%.  相似文献   
804.
Microcystis panniformis is a bloom forming species with flat panniform-like colonies. This species was recently found in Lake Taihu, China. To specifically characterize M. panniformis based on isolated strains,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n colonial transition and genetic examination are needed. Three M. panniformis strains isolated from a water bloom sample in Lake Taihu were characterized by molecular analysis and toxin qua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both 16S rRNA gene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between 16S and 23S rRNA genes we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to facilitate easy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ecies.Relatively high similarities(98%–99%) were shown in 16S rDNA sequences between the strains of M. panniformis and those of other Microcystis species, whereas the similarities for ITS sequences were 88%–95%.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16S rDNA sequences, the M. panniformis and M. aeruginosa strains were intermixed together with no clear division,whereas all of the M. panniformis strains were clustered together in a single clade based on the ITS sequences based phylogenyetic tree. The mcyE gene was detected in all three strains, and microcystin was determin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toxin production of M. panniformis strain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f Microcystis blooms.  相似文献   
805.
水库贫营养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Sxf14的脱氮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生物强化法降低微污染源水中的氮素,从水库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Sx f14.通过扫描电镜和16S r R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Sxf14.同时,对该菌株脱氮特性进行研究,并将其接种到C/N(总有机碳与总氮的比值)为1.2的微污染水库源水中,以探究其对实际源水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Sxf14能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唯一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反应48 h后,NO3--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74.84(±0.86)%和40.52(±1.49)%,TN去除率最高达到65.07(±1.56)%和41.33(±0.98)%;在以NH4Cl为氮源的异养硝化系统内,该菌在48 h内使NH4+-N浓度由3.73(±0.08)mg/L降到1.28(±0.20)mg/L,氨氮去除率达到65.63(±1.39)%.72 h内,微污染水库源水的TN浓度由2.46(±0.02)mg/L降到1.68(±0.01)mg/L,去除率达到31.7(±0.14)%.因此,菌株Acinetobacter sp.Sxf14具有反硝化能力,能承受较低的碳氮比,降低微污染源水中的氮素,本研究可为微污染水体的菌剂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6.
从本公司生物曝气池中筛选分离到了5株能高效降解对苯二甲酸(PTA)的菌株,编号为T1,T3,T5,T6,T7.利用16S rDNA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其分别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在30度,pH7.5,1%接种量的条件下,培养72 h,PTA的降解率可达97%以上.对实际的印染废水中的PTA也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培养48 h后降解率最高可达65.6%.其中T1,T3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7.
为解决煤矿瓦斯浓度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多因素的LSTM瓦斯浓度预测模型。模型首先对煤矿多源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缺失值处理;其次通过特征衍生、有监督化、无量纲化,融合各环境因素特征和时序数据的时间性特征,且衍生出更多交叉项特征和高次项特征;然后利用经验法和逐步试错法确定隐藏层维度;最后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因素的LSTM瓦斯浓度预测模型的RMSE仅为0.021,MAE为0.01,比单因素LSTM模型、RNN模型预测效果好。因此,基于多因素的LSTM瓦斯浓度预测模型可更精准地进行瓦斯浓度多步预测,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08.
809.
土壤发育和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分配动态是揭示碳循环过程的关键.为了明晰土壤碳库分配及其变化趋势,在长江下游沿江平原典型区建立土壤围垦时间序列(围垦0、 60、 160、 280、 1 000和1 500 a),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无机碳(SIC)、颗粒态(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的含量、密度及土壤固碳潜力(CSP)等指标进行测定和估算.结果表明,围垦1 500 a后,由长江冲积物母质发育的SOC含量经过围垦初期的下降后上升4.9%,而SIC经过快速的淋失,含量已由初期占总碳含量的25.8%普遍降至0.2%.MAOC含量总体上高于POC,对SOC积累贡献率达48.0%~79.7%.区内有机碳密度(SOCD)占总碳密度的57.4%~100%,土壤碳饱和水平(CSL)为18.6%~56.1%,水旱轮作的CSP相较于光滩增长了20.8%.碳氮比和全氮含量是解释土壤碳积累过程的关键因素,围垦年限对评价土壤碳饱和水平有重要作用.沿江平原区土壤经长期利用后必须注重保持养分平衡,以维持土壤生产能力并促进SOC积累,避免土壤固碳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10.
为了进一步做好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对工作,针对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外部致因条件与事件内部演化规律不清的问题,采用“情景-构建”方法梳理事件情景要素,并在历史事故案例数据以及大量应急演练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建立相关事件情景的逻辑与时间序列,为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决策指挥等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支持,相关研究思路与方法也可为电力企业其它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