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31篇 |
免费 | 737篇 |
国内免费 | 399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75篇 |
废物处理 | 340篇 |
环保管理 | 449篇 |
综合类 | 5618篇 |
基础理论 | 1114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919篇 |
评价与监测 | 323篇 |
社会与环境 | 106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269篇 |
2021年 | 311篇 |
2020年 | 258篇 |
2019年 | 315篇 |
2018年 | 395篇 |
2017年 | 414篇 |
2016年 | 481篇 |
2015年 | 475篇 |
2014年 | 533篇 |
2013年 | 577篇 |
2012年 | 664篇 |
2011年 | 625篇 |
2010年 | 511篇 |
2009年 | 597篇 |
2008年 | 436篇 |
2007年 | 478篇 |
2006年 | 514篇 |
2005年 | 363篇 |
2004年 | 278篇 |
2003年 | 274篇 |
2002年 | 228篇 |
2001年 | 192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Yangtze River Delta(YRD)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However,this area faces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e use ground-based multi-axis 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MAX-DOAS) network in Eastern China to retrieve variations of NO_2, SO_2, and formaldehyde(HCHO) in the YRD area. Three cities of YRD(Hefei, Nanjing, and Shanghai) were selected for long-term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s, their distribution in YRD, and results of vertical column densities(VCDs) and profiles of NO_2, SO_2, and HCHO.Average diurnal variations of tropospheric NO_2 and SO_2 in different seasons over the three stations yielded minimum values at noon or in the early afternoon, whereas tropospheric HCHO reached the maximum during midday hours. Slight reduction of the pollutants in weekends occurred in all the three sites. In general trace gas concentrations gradually reduced from Shanghai to Hefei. Tropospheric VCDs of NO_2, SO_2, and HCHO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satellite observations, resulting in R~2 of 0.606, 0.5432, and 0.5566,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regional transports of pollutants, pollution process happened in YRD under the north wind with the pollution dissipating in the southeast wind. The feature is significant in exploring transport of tropospheric trace gas pollution in YRD, and provides basis for satellite and model validation. 相似文献
992.
实验采用交替厌氧/好氧(An/O)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考察310 d内分3个批次提取侧流比为0、1/4、1/3、1/2的厌氧放磷上清液后EBPR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相应的磷回收性能.结果表明,整个实验阶段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较为稳定,出水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总氮去除因厌氧阶段反硝化不断增强有所提升,达标率由88.2%显著上升至98.6%.然而,随着厌氧上清液提取次数的增多,系统释磷能力整体下降,但前两个批次中系统除磷均稳定高效,去除率在90%以上,相应地出水磷达标率大于75%,仅第3批次实验中侧流比为1/2时系统除磷率出现大幅波动,最低降为54.2%,并贡献该批次出水磷不达标率的60%,说明长期提取1/2侧流比不利于主流工艺出水稳定维持.研究还发现,长期进行侧流磷回收实验有利于污泥减量,且对污泥沉降性能影响不大.因此,在EBPR系统内长期提取适当侧流比的厌氧上清液以进行磷回收与主流工艺同步高效脱氮除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微乳液膜萃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酸/丁醇/碳酸钠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对水相中Zn^2+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微乳体系组成,水相的pH值、膜水比、搅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水相中NaCl盐度对微乳体系乳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油酸:丁醇:碳酸钠(1.0mol/L)=5:5:4(体积比),废水pH值在5.1~5.8之间,膜水比Rrw为1:7,搅拌时间为6min时,Zn^2+萃取率达99.91%,由初始浓度500mg/L降至0.7mg/L,水相中NaCl含量为1.5g/L时.萃取过程中不存在溶胀现象。用盐酸调节pH值破乳,油相回用,实验结果证明5次回用后液膜萃取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94.
针对生物质固体废物量大面广,具有污染和资源利用双重特性,厌氧发酵能源化可促进其污染控制,且过程中部分有机成分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腐殖质(HS).通过分析厌氧发酵过程中HS转化规律、HS结构特征与氧化还原性能、腐殖质还原菌与产甲烷菌活性、产CH4效率之间的响应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总结凝练出生物质厌氧发酵系统内HS对CH4的调控原理,为减少厌氧发酵系统内HS对产CH4途径的抑制作用,提高发酵效率的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卫星遥感反演的大气边界层(PBL)SO2柱含量(PBL SO2)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中国PBL SO2柱含量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原因.从长时间尺度上,PBL SO2柱含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区域年平均PBL SO2柱含量为0.317DU,2016年为0.276DU,减少了0.041DU,大约为13.2%.SO2柱含量呈现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冬季浓度较高,夏季较低,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7和12月,分别为0.246和0.404DU.小波分析显示SO2的变化在10个月的尺度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主振荡周期,在40个月的尺度水平上存在明显的次周期变化.中国区域SO2污染严重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京津冀鲁环渤海地区、关中平原(山西省和陕西省)、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最大的SO2柱含量值可达1.1DU以上.京津冀鲁环渤海地区的高值区已经延伸到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向南延伸和珠江三角洲连在一起的趋势.由于地形和天气特征的影响,四川盆地地区SO2出现次高值区.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SO2浓度较低,呈现背景值特征,多年平均的SO2约在0.05DU的水平.中国区域SO2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变化的范围在-0.70~0.15DU之间.SO2出现逐渐减少的地区主要是在高值区,如京津冀鲁环勃海地区、关中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减幅最大的是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大约减少了61%.四川盆地2005~2016年约减少了0.55DU;珠江三角洲约减少了0.45DU.出现增长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和北部地区,以及东南沿海除珠三角外的大部分区域,最大增长大约为0.15DU. 相似文献
996.
零价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零价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率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溶解氧含量和铁粉投加量等因素有关。2,4-DNT在还原过程中先生成2-氨基-4-硝基甲苯(2A4NT)和4-氨基-2-硝基甲苯(4A2NT),最后被还原成2,4-二氨基甲苯(2,4-DAT)。 相似文献
997.
998.
At a rice-wheat rotational free-air CO2 enrichment(FACE) platform,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 farmland ecosystem was studied. Wheat plots were exposed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ambient 370 μl/L 200 μl/L).32 families and 40 genera of nematode were observed in soil suspension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Under FACE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total nematodes, bacterivores and fungivores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trend. Because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he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on soil nematodes was only observed under favorable conditions. The response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may indicate the change of soil food web. 相似文献
999.
Pd/CZ/Al2O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三效催化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共浸渍法制得的氧化铝负载铈锆固溶体为载体,并浸渍贵金属Pd得到了Pd/CZ/Al2O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老化前后都表现出良好的三效催化活性,新鲜样品Pd/CZ/Al2O3活性与Pd/CZ相当,老化后样品前者优于后者.结合XRD,BET,TPR等表征手段,讨论了Pd/CZ/Al2O3的催化活性特别是高温老化后活性与其组成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其老化后仍具有较高活性的主要原因在于保持了Pd与CZ/Al2O3复合载体之间的强相互作用(SMSI). 相似文献
1000.
Al3+离子掺杂对负载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钛酸丁酯和Al2(SO4)3·18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钛片、玻璃、釉面瓷砖、陶瓷、不锈钢和铝片六种载体上制备了Al3+掺杂TiO2薄膜,讨论了不同Al3+掺杂浓度下,不同载体表面上制备的TiO2薄膜对甲基橙脱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l3+对TiO2薄膜的掺杂效果与载体的类型密切相关,并且不同载体其Al3+掺杂的最佳浓度也不同。Al3+掺杂后,TiO2薄膜光催化活性提高最大的是玻璃,其次是釉面瓷砖、铝片、钛片、陶瓷,最差的是负载不锈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