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4篇 |
免费 | 192篇 |
国内免费 | 6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9篇 |
废物处理 | 58篇 |
环保管理 | 56篇 |
综合类 | 975篇 |
基础理论 | 328篇 |
污染及防治 | 290篇 |
评价与监测 | 55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137篇 |
2017年 | 70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一种基于Linux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CDMA 1X无线数据业务的图像监控系统方案.系统以LvR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以ARM9微处理器AT91RM9200为硬件平台,采用MPEG-4的专用编码芯片G07007SB对采集到的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编码.然后生成MPEG-4视频流.AT91RM9200将视频流进行处理、缓存后通过串口发送到CDMA 1X无线模块,通过CDMA 1X业务将图像数据发送到远端服务器.远端服务器具有固定的实IP地址.远端服务器通过SOCK2ET接收图像数据并进行解码显示,还可以通过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下位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氮掺杂氧化钛的简易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对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以尿素为氮掺杂剂,采用简易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氧化钛,并以2,4-DCP的降解检验其光催化活性。XRD、BET、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分析表明,随着氮/钛原子比(N/Ti)的增大,各催化剂晶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得到抑制,除0#样品出现金红石相外,其他催化剂均只出现锐钛矿相;掺入催化剂的N位于晶格O位点和晶格间隙,替代N和间隙N掺杂使催化剂的光吸收发生明显的红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当N/Ti在0~6范围内增加时,反应体系中·OH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增加,当N/Ti增大至8时,速率则下降。相似的规律也表现在氮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适量氮掺杂能增强氧化钛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该改性催化剂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太阳光激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13.
镰刀菌HJ01对对氯苯酚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镰刀菌HJ01,以对氯苯酚(4-CP)为降解底物,以蔗糖为外加碳源,考察了蔗糖质量浓度、降解温度、初始pH对4-CP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镰刀菌HJ01对4-CP的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以4-CP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在外加蔗糖为碳源,蔗糖质量浓度为3 g/L、降解温度为30℃、初始pH为8的条件下,50 mg/L4-CP能在6 d内被完全降解.以4-CP为惟一碳源和外加蔗糖下的降解动力学分别符合Haldane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Cu2+、p H和流速对固定化斜生栅藻去除畜禽废水中NH+4-N、TP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过程,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Cu2+(0~0.05 mg/L)改善藻的净化效果,高质量浓度Cu2+(0.50~5.00 mg/L)抑制藻的净化效果;在p H较高的条件下(p H=9),固定化斜生栅藻的净化效果明显提高;流速对结果没有明显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固定化斜生栅藻去除畜禽废水中NH+4-N、TP的优化条件如下:Cu2+质量浓度为0.05 mg/L,p H为9,流速为0.3 m/s。此时NH+4-N去除率为96.11%,TP去除率为97.53%。 相似文献
15.
城市餐厨垃圾前处理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自动化分选设备组合处理餐厨垃圾,考察餐厨垃圾快速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可行性,对自动化分选前后餐厨垃圾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分选前其总量为243.05 t·d-1,TS为12.69%,VS为93.26%,分选后总量为242.00 t·d-1,TS为10.97%,VS为91.93%,其有机物含量稳定,利于厌氧发酵处理的工艺控制;对分选后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考察其pH和NH4+-N变化,发现反应初期pH值出现弱酸性,NH4+-N浓度较低;随着反应进行,pH稳定在7.6~7.8,NH4+-N浓度约为1 200 mg·L-1左右。最后对厌氧发酵产气量进行考察发现,反应前期受到pH、NH4+-N以及温度等反应条件影响,产气量和甲烷含量较低;随着实验趋于稳定,产气量为22 000 m3·d-1左右,甲烷含量范围在65%~72%。结果表明,使用新型餐厨垃圾预处理设备,其分选效率较高,能提高后续厌氧发酵产气量和甲烷含量,较大程度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了3种(TiO2,BiVO4,Cu2O)光催化剂对低浓度甲醛的降解过程,拟通过结构分析(晶粒尺寸、比表面积、禁带宽度)和实验评价其性能优劣,优选出光催化性能较好的材料。通过结构分析和降解甲醛实验发现,甲醛初始浓度较低时,BiVO4降解率优于其他,随甲醛浓度增加,催化剂降解率均呈上升趋势,TiO2-1(T-1)、TiO2-2(T-2)降解率增加显著。随环境湿度增大,降解率先上升后下降,BiVO4-1(B-1)、BiVO4-2(B-2)降解率下降的较为缓慢。同一物质当晶粒尺寸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其降解率越好。T-2比B-1有更好的稳定性。分析认为在较低甲醛浓度时,决定光催化降解率的主要因素是催化剂的表面反应速率。随着甲醛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脱附成为主要限制步骤。随环境湿度增加,甲醛降解率先上升后下降,具有较小比表面积的BiVO4降解甲醛效率下降不显著。连续的工作产生甲醛分解副产物,不易堵塞具有大比表面积的T-2的活性位点,所以T-2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Yoshitaka Yonezawa Manabu Fukui Shigeki Masunaga Yoshikuni Urushigawa 《Chemosphere》1994,28(12):2179-2184
The relation between dechlorination activities of 1,2,4-trichlorobenzene and anaerobic microbial activity were studied in the sediment collected at three sites in Ise Bay in Japan.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spiked 1,2,4-trichlorobenzene (3nmol ml−1) ranged from 15 to 35 pmol day−1 ml−1 wet sediment and about 1/3 to 1/2 of degraded the trichlorobenzene was recovered as dechlorinated products. Among the dichlorobenzenes, the 1,2-isomer had the highest and 1,3-isomer had the lowest production rate. Comparing the three sampling sites, the trichlorobenzene degradation and dichlorobenzenes production rates were related to the sulfate reducing activity for the unit number of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Production rates of dichlorobenzenes were completely inhibited by adding molybdate (20 mM), nitrate (60 mM), and formaldehyde solution (4 %).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chlorination activity in the Ise Bay sediment was supported by sulfate reduction activity in the sediment, and not supported by any other anaerobic microb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信效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玻璃行业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玻璃行业员工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车间照明、PPE佩戴等18个影响因素指标;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将影响因素归结为工作环境与行为要求(F1)、安全教育与培训(F2)、群体与组织行为影响(F3)和激励沟通与奖惩(F4)等4个主因子,其方差解释率分别为32%、12%、10%、10%,权重分别为0.51、0.19、0.15、0.15;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提出“4+1”安全管理模式,为玻璃行业降低不安全行为几率、保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等离子体氧化CH4的脱除效率,同时避免放电过程中副产物NOx的生成,在模拟天然气 (LNG) 发动机排气中,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 (DBD) 反应器电极结构参数对CH4脱除效率、CO2选择性及NOx生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增大电极直径使得气隙中折合场强E/N提高,增加了·O和·OH自由基的生成,促进了CH4的氧化,提高了CO2选择性;内电极直径的增大使E/N在气隙中分布更加集中,抑制了N2(X, v)和N自由基的生成,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与圆杆电极相比,螺纹电极的螺牙顶部附近具有过高的电场强度,从而促进N自由基的生成并抑制·O自由基的产生,故圆杆电极比螺纹电极具有更高的CH4脱除效率及更低的NOx生成。电极长度过长降低了折合场强以及电子平均能量,不利于氧化性活性粒子生成,导致CH4脱除效率和CO2选择性降低,同时增加了N2(X,v) ,也使得NOx增加。本研究可为提高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促进甲烷还原NOx系统的脱除效率,降低DBD反应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Biodegrada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in the presence of primary substrate by immobilized pure culture bacteri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In this study, pure strains that are capable of utilizing 2,4,6-trichlorophenol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mixed culture grown on substrates containing chlorophenolic compounds.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capability of these isolated pure strains in suspended and immobilized forms to decompose 2,4,6-trichlorophenol. Additionally, the influence of primary substrates (e.g., phenol, 2-chlorophenol, 3-chlorophenol, 4-chlorophenol, 2,4-dichlorophenol)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2,4,6-trichlorophenol by the isolated pure strains grown in immobilized form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are: Through bacteri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ree pure strains have been obtaine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1,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2 and Agrobacterium spp. Whether in suspended or immobilized forms, all strains have poor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2,4,6-trichlorophenol. However, addition of 200 mg/l phenol will enable the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1, an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2 to achieve 65% and 48% removal of 2,4,6-trichlorophenol, respectively. Addition of phenol will assist the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spp. strain 02 in achieving removal of 2,4,6-trichlorophenol bu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is not good if the phenol concentration is too low. The optimum phenol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between 200 and 400 m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