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GF-5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反演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瑞  崔希民  刘超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8):3539-3545
本文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反演估算,以哈尔滨与兴安盟交界处的平原地表土壤为试验对象.首先,基于辐射和几何校正等预处理的高分五号(GF-5)高光谱遥感影像,依据五点采样法采集影像覆盖范围的地表土壤样本共100组,在实验室内进行理化分析等一系列处理获取样本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然后,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高光谱影像土壤沙化指数、土壤退化指数、归一化亮度指数和土壤盐分指数反演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估算模型.比较基于原始反射率数据、一节微分反射率数据和4种土壤指数构建的反演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65%的建模样本和35%的预测样本验证表明,反演模型中基于土壤指数建立的反演模型的预测验证精度最高,预测集验证中ρ为0.816,RMSE为1.7287.并将该反演模型运用到高光谱影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反演估算,实际测量的SOM与影像反演SOM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达到80.023%以上,验证了模型的反演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682.
田琳琳  王正  朱波 《环境科学》2018,39(12):5391-5399
农业源溪流与农田生态系统有着紧密的水文连接,其会随着农业非点源氮(N)污染的加剧而成为重要的N汇和氧化亚氮(N_2O)间接排放源.本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5年6~9月(所研究区域的雨季)原位测定了长江上游紫色土丘陵区农业源溪流的N_2O间接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农业源溪流雨季中N_2O平均排放通量为12. 8μg·(m~2·h)~(-1),接近其所在区域内同季节农田的N_2O直接排放水平,是重要的农业N_2O间接排放源.该农业源溪流中N_2O间接排放系数值(EF5r=0. 01%)远低于IPCC的建议值(0. 25%)和重新计算的全球平均值(0. 20%),然而,全球EF5r的现有数据量仍十分有限、且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应加强对此类N_2O间接排放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修正EF5r的精度、减少N_2O间接排放估算的误差.本研究的N_2O间接排放通量与水中NO-3-N浓度正相关,反硝化是N_2O的主要产生过程.雨季中较强的降雨(如连续降雨日内降雨 9 mm)可促进溪流中NO-3-N浓度在雨后短期内急剧升高,进而激发水中N_2O间接排放通量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83.
为研究Na2SO4中毒SCR催化剂(V2O5-WO3/TiO2催化剂)对SO3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w(Na)为3%的Na2SO4中毒SCR催化剂,并通过N2物理吸附/脱附、XRD(X射线衍射)技术、SEM(扫描电镜)、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①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所有催化剂上的SO3生成率逐渐增加.当温度升至490℃时,SCR催化剂上的SO3生成率为0.85%,而3% Na2SO4中毒SCR催化剂上的SO3生成率高达1.36%.SO42-的存在导致V-O-S增多,从而促进SO3的生成.②随入口ρ(SO2)的增加,SO3生成率呈下降的趋势.当入口ρ(SO2)为1 000 mg/m3时,3% Na2SO4中毒SCR催化剂上的SO3生成率为1.02%,而SCR催化剂上仅为0.60%.ρ(SO2)对SO3生成率的影响主要依赖于温度和催化剂活性位点数等.③N2物理吸附/脱附、XRD和SEM表征结果表明,与SCR催化剂相比,Na2SO4中毒SCR催化剂表面有Na2SO4的积聚,出现了裂纹和大孔隙,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这些变化均不利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XPS结果表明,Na2SO4的加入提高了表面化学吸附氧含量,降低了活性组分中w(V4+)/w(V5+)的值.研究显示,相比于SCR催化剂,Na2SO4中毒SCR催化剂上的SO3生成率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684.
本文对海水中氰化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 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685.
经济可行性论证中要处理大量数据,制作许多表格,工作量大而繁杂,利用手工处理速度慢、精度低。为此,研制开发了实用于不同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系统软件。该系统在Foxpro25版本支持下,IBM386主机上实现,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能全面、用户界面好、数据准确、使用维护简便等特点,并已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6.
687.
688.
本研究对废水活性污泥法处理中常用指标COD、BOD5、MLVSS与总有机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89.
The Penn State/NCAR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5 (MM5), Sparse Matrix Operator Kernal Emissions (SMOKE), and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CMAQ) modeling systems were employed to simulate ozon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tate of Arizona, in particular, Phoenix air basin, as supporting information to designate nonattainment areas of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new 8-h ozone standard. In general, based on statistical comparisons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available (sparsely distributed) observations, the modeling system performed reasonably well for the Phoenix basin, thus proving it to be a useful tool for both regulatory as well as research applications. Detailed inspection, however, revealed a serious problem with respect to the details of the ozone distribution in that for some days the transition from downslope flow to upslope flow in the Phoenix basin was delayed in the model, causing the ozone distribution to show an unrealistic high-ozone bias toward the west valley. Implementation of a modified subgrid parameterization improved the time of transition, and hence the prediction of ozone and its precursor distributions. This study points to possible inadequacies of commonly used subgrid parameterizations in dealing with rapidly changing flow conditions such as morning (and evening) transitions.  相似文献   
690.
PM2.5因其粒径小、吸附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环境危害大,同时捕集困难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以涂氧化铝膜的碳化硅陶瓷膜管(孔隙率28.16%,平均孔径20μm,过滤面积0.28 m2)为过滤元件,搭建了PM2.5捕集的实验装置,对膜管的过滤时间、通量与阻力降的关系以及捕集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和膜污染控制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过滤时间增加,通量逐渐减小,阻力降逐渐增大,捕集效率逐渐增大,对PM2.5捕集效率高达99.9%;对膜污染控制参数优化后反吹压强选定为0.8 MPa,反吹间隔时间为10 min,反吹时间为14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