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2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838篇
安全科学   643篇
废物处理   272篇
环保管理   286篇
综合类   4301篇
基础理论   912篇
污染及防治   756篇
评价与监测   449篇
社会与环境   131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以岩棉为载体制备一种新型负载型纳米TiO2,对有机污染物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岩棉对苯酚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经过120min的处理,苯酚基本上被完全降解。流速对降解率的影响较大,本试验选择流速为5mL/min。初始浓度越小,苯酚的降解效果越好。通入O2和加入适量H2O2均有利于苯酚的降解,且少量的H2O2可使苯酚的降解率大大提高。苯酚在pH=4.5时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2.
113.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岩光片镜鉴和显微荧光分析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5 0 0余块未熟 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未熟 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 ,不同地区显示出陆源组分与水生生源组分不同的“配比”关系 ,反映出其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 ,并确认藻类体、孢子体、树脂体、木栓质体、壳屑体和矿物沥青基质等组分是其最常见的生烃组分。基于对镜质组反射率Ro和孢子体荧光变化等演化指标特征的分析 ,认为未熟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早期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都表现为“二段式”变化 ,其变化界限大致以Ro等于 0 .5 0 %~ 0 .5 5 %为界。  相似文献   
114.
通过治理工程实践,应用水解-好氧-氯氧化工艺治理印染废水,处理效率高,耐冲击负荷,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各项指标达广东省DB 44 26—89二级排放标准,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5.
马严  朱岩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11):34-35
1 引言 在测定废水BOD_5时,稀释系数是至关重要的参数。稀释系数不同,稀释倍数则不同,BOD_5的测定结果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一般COD_(Cr)反应或TOC反应,基本上是完全进行。而BOD_5的反应不会完全进行,其氧化程度和氧化速度因废水种类和浓度不同而相差很大。例如,测定含小分子量的有机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快,氧化程度很彻底;反之,测定含大分子量的有机物和固体悬浮物废水的BOD_5时,氧化速度很慢,结果偏低。所以,不分废水种类而通用一组稀释系数是不合理的,不同种类的废水,应该有不同的BOD_5稀释系数。  相似文献   
116.
大型瑵HB对五氯苯酚的富集与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7.
118.
俞立群 《环境工程》1989,7(3):39-42
本文给出了用仪器法和化学法测定生活污水、北京护城河废水和萄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中BOD_5的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两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完全相符。对迄今尚元标准分析程序的仪器法,经定量计算和反复测试验证后,拟定了用仪器测定BOD_5的操作规程,并对投水量表进行了论证计算。本文不仅具有较大的实用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9.
假单胞菌的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2,4-二氯酚(2,4-DCP)能力较强的细菌菌株GT241-1,克隆了该菌株的3,5-二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dcpB),采用的克隆策略为:用Southern杂交对dcpB进行定位后,构建重组质粒,再用斑点杂交从重组质粒中筛选目的转化子.经序列测定得知dcpB亚克隆片段全长4303bp,其中dcpB基因编码区765bp.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dcpB与已在GenBank登记的相关基因有一定的差异.dcpB基因能够在大肠杆菌转化子中成功地表达有生物活性的酶.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