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3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以毒死蜱降解中间代谢产物3,5,6-三氯-2-吡啶醇(TCP)高效降解菌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sp.)T6为材料,研究其在土壤中对TCP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温度、接菌量和初始底物浓度对TCP的降解都有影响,T6菌株降解TCP的最适温度为30℃,当土壤含菌量〔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计〕小于10×108kg-1时,降解率随着含菌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含菌量超过10×108kg-1时,降解率不再提高。降解率随着TCP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TCP初始浓度为50~100 mg·kg-1时,6 d内可将50 mg·kg-1TCP降解80%。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来源于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DSP-1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插入菌株T6基因组16S rRNA基因中,成功构建一株可彻底矿化毒死蜱的重组工程菌株T6-mp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罗尔斯顿菌T6-mpd和T6的生长特性基本一致。对T6-mpd菌株降解毒死蜱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中,T6-mpd对毒死蜱的水解效率与DSP-1基本一致,但在基础盐(MSM)培养基中,T6-mpd在60 h内对50 mg·L-1毒死蜱的降解率仅为36%,显著低于DSP-1。模拟土壤原位修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菌量为108kg-1条件下,T6-mpd在2 d内可将50mg·kg-1毒死蜱降解64%。认为T6-mpd菌株在毒死蜱残留污染环境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2.
国内典型城市降雨径流初期累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以携带50%污染物负荷的径流定义初期雨水,选取累积50%污染物负荷的历时(T50)及对应累积径流深度(D50)两个参数,总结分析典型山地城市、平原城市、河网城市等6个城市17场降雨径流污染物累积特征.进一步以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为例,探讨了不同降雨强度、区域环境径流污染物累积特征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径流污染物累积趋势完全一致但特征不同,山地城市、河网城市、高原城市和河口城市表现为初期累积,平原城市则表现为中期累积.随着雨强增大,污染物D50骤增,T50锐减.相比平原城市,山地城市不同类型污染物D50更大、T50更小,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分别截留初期7.4mm和5.2mm径流可以控制50%污染物负荷.  相似文献   
213.
为了发挥均相体系中过渡金属元素对PMS(过硫酸氢钾)的催化效果,同时解决存在的金属离子污染的问题,以AO7(酸性橙7)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制备Fe-MnOx(铁锰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PMS的效果及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ρ(Fe-MnOx)由50 mg/L升至200 mg/L后,35 min时AO7降解率由53.74%升至96.65%;继续升高ρ(Fe-MnOx),AO7降解率提升效果不明显. 随着ρ(PMS)0(PMS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AO7的降解率变化趋势与之相同;而随着ρ(AO7)0(AO7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AO7降解率有所下降. 分别投加EA(乙醇)、TBA(叔丁醇)这2种捕获剂来验证体系氧化物种时发现,55 min时AO7降解率分别为79.40%和91.33%,氧化体系的主要氧化物种为·SO4-(硫酸根自由基)和少量·OH(羟基自由基). XRD(X射线衍射)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显示,Fe-MnOx催化剂中的Fe、Mn主要以Fe3+、Mn2+、Mn4+ 3种形式存在,Fe、Mn、O 3种元素中,Fe3+、Mn2+、Mn4+、O2-和表面羟基氧的摩尔比分别为20.49%、26.46%、5.60%、32.51%和14.91%. 研究显示,Fe-MnOx催化剂具有金属离子溶出量低、催化性能良好等优良性能,能够有效催化PMS生成自由基,对水中的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an individual's response to official recommended protective measures, based on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the Protective Action Decision Model, to understand the adoption of protective behaviour during an H7N9 (Avian Influenza A) emergency. A public survey involving 1,375 respondents was conducted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during the 2013 H7N9 outbreak to test the research model and hypothe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tective, stakeholder, and risk perceptions influence positively an individual's willingness to take recommended actions. Protective and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also have a positive bearing on lay people's risk perceptions. A stakeholder perception is a vital determinant of a protective perception. More importantly, the effects of protective and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n behavioural responses to recommendations are mediated in part by risk perception. These findings can help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to develop messages to encourage members of the population to protect themselves effectively during an influenza crisis.  相似文献   
215.
大型溞(Daphnia magna)急性活动抑制试验和繁殖试验是研究和评价新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危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测试导则推荐的Elendt M4培养基中含有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能会影响金属离子的活性,不适合用于含有金属离子样品的毒理学测试。为选出合适的替代培养基,采用Elendt M4培养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推荐的ASTM培养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推荐的ISO培养基进行大型溞繁殖试验,并收集繁殖试验中亲溞产下的非头胎幼溞进行重铬酸钾的急性活动抑制试验。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对大型溞的生长、存活均无抑制作用,ASTM培养基和ISO培养基中大型溞的繁殖量分别为111±10和70±13,显著低于Elendt M4培养基的132±4 (P 0.05)。3种培养基中大型溞的繁殖量均能满足OECD 211-2012大型溞繁殖试验标准中繁殖量大于60的要求,但在ISO培养基中有死胎出现。重铬酸钾对Elendt M4培养基、ASTM培养基和ISO培养基中繁殖幼溞的24 h半数效应浓度(24 h-EC_(50))值分别为1.29、1.84和0.772 mg·L~(-1),均在OECD 202-2004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试验标准要求的0.6~2.1 mg·L~(-1)范围内,说明3种培养基中繁殖的大型溞均能用于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试验的标准测试中。综上所述,进行含有金属离子样品的毒理测试时,ASTM培养基和ISO培养基均可用于大型溞的短期驯养和急性活动抑制试验,ASTM培养基还可以用于长期驯养和繁殖试验。以上结果为大型溞毒性试验中试验培养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6.
为研究多氯联苯118(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118,PCB118)对GT1-7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其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分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在PCB118作用GT1-7细胞后,分析了细胞存活率、GnRH分泌水平以及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CB118(0.05~50 000 nmol·L-1)分别作用GT1-7细胞6、12、24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随PCB118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但只有在高浓度(50 000nmol·L-1)条件下,PCB118才能显著促进GT1-7细胞释放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PCB118作用GT1-7细胞6 h后,5、500和50 000 nmol·L-1组能显著抑制GnRH的分泌,并降低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中GnRH、G蛋白偶联受体54(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4,GPR54)、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等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作用24 h,500和50 000 nmol·L-1PCB118能显著抑制GnRH的分泌,并降低GnRH、GPR54、PLC和PKC等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PCB118对GT1-7细胞具有细胞增殖毒性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PCB118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GT1-7细胞GnRH的合成与分泌,并下调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中GnRH、GPR54、PLC和PKC等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推测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介导了PCB118对GT1-7细胞GnRH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17.
海洋环境下7A52铝合金电偶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电偶序测试,对3.5%(质量分数)NaCl水溶液中7A52的腐蚀倾向进行了预测;通过对不同金属耦合的电偶电流与电偶电压的测试,验证了阳极电偶腐蚀效应,得到了电偶腐蚀过程受阴极控制的结论;通过对7A52与5A06在不同面积比情况下偶合电偶电流的测试,发现电偶电流与面积比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18.
低污染低成本COD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一种无银快速测定废水COD的方法。该方法用CuSO4-MnSO4复合催化剂代替国标法中的Ag2SO4,采用H2SO4-H3PO4代替H2SO4,得到测定COD的最佳条件为:K2Cr2O7浓度为0.25 mol/L,催化剂CuSO4-MnSO4的配比为2:1,CuSO4和MnSO4总量为0.06 g,混酸比H2SO4:H3PO4为6:1,消解温度为160℃,消解时间为12 min。将实验得到的COD值与国标法COD测定结果相比较,准确度和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此方法取样量少,消解速率快,操作简单省时,扩展了COD的测定范围,降低了污染,适用于大批量复杂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219.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低氧胁迫下钙调素拈抗剂w7对黄瓜幼苗根系牛长及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中的多胺以游离态为主,结合态和束缚态含量较少用50 mmol L-1w7预处理24 h,然后进行低氧胁迫处理.黄瓜根系内游离态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低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腐胺(Put)含量高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而结合态和束缚态的spm、Spd、Put含量均低于单纯低氧胁迫处理下的值,w7的使用导致了除游离态Put外的其他多胺含量的降低.游离态Put的高峰出现在d 2,结合态多胺的高峰出现在d 4,束缚态多胺的高峰出现在d 6,说明游离态Put有转变为结合态和束缚态多胺的趋势.W7预处理导致黄瓜根系内的多胺含量低于低氧胁迫处理下的值,削弱了黄瓜对低氧胁迫逆境的抵抗能力,幼苗生长变弱,表明ca2-·CaM信使系统通过影响多胺的含量来调节黄瓜对低氧胁迫逆境的适应.两个品种相比较,"绿霸春4号"受低氧胁迫和W7的影响小于"中农8号",表现出对低氧逆境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220.
为研究分支管道位置对丙烷爆炸火焰传播的影响规律,通过多组数值模拟与已有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三通管内火焰传播形态变化特征及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向右传播的爆炸气流在支管左侧形成湍流旋涡,火焰受到拖拽及壁面制约,贴支管右侧壁面呈尖刀状传播;封闭管道中,火焰传播受主管道高速前驱压力波回波影响更显著,垂直支管中火焰与高温风险更大;实验支管位置距离点火源5.6 m时岔口处监测点温度高达2 214.08 K,支管位置增加至5.71 m时,支管处湍流旋涡拖拽火焰,使火焰出现中断,支管移至5.825 m后高温火焰无法传播至支管口,支管中的爆炸风险显著降低。研究结果为工业生产三通管支管位置的选择和支管内二次爆炸风险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