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45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908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90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养殖废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CRI)是在传统的污水快速渗透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处理方法。采用猪粪浸泡污水模拟实际猪场处理系统的厌氧出水,研究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对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级串联系统对废水COD、NH3N的去除率稳定在81%和94.5%,出水均满足了《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同时三级串联系统还可以有效预防系统的堵塞。  相似文献   
172.
汶川地震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评估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汶川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对该区域分布的大量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威胁,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本文在对受灾省份自然保护区损失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灾区自然保护区基础状况,分析比较震前和震后生态环境变化,调查地震造成的自然保护区损失情况,分析了面临的生态风险,并相应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3.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陈桂香  郭志涛  李江华 《灾害学》2009,24(4):134-137
在对汶川8.0级地震后绵阳市粮食基础设施破坏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恢复与发展并重、粮食基础设施节点与网络并行、推进行业整合和信息化的建设思路,规划了绵阳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维修保障和重建发展项目,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5.
汶川8.0级地震后中江县水库震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汶川8.0级地震对四川省水库造成了严重的震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依据德阳市水库地震灾害的现场科学考察资料,对德阳市中江县19座高危险情以上的水库土石坝的震损现象做了初步总结和分析.这些震损水库基本上都建于1950-1980年代,未经抗震设计,典型震害现象包括水库坝顶中部及坝轴线两侧纵向裂缝、坝体纵横向裂缝、大坝沉陷、坝坡滑坡和护坡滑动、坝脚渗漏、水库泄水构筑物震损、防浪墙震裂等震害现象.这说明了对中小型水库土石坝进行抗震设防的必要性,今后应深入研究中小型水库土石坝的震害机制,以指导水库土石坝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76.
《防灾博览》2009,(1):85-85
地震虚拟博物馆“话说地震”是中国数字科技馆的一个子馆,由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共同承担建设工作,由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承担维护工作。2008年5月21日地震博物馆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177.
我国古代研究天文地理,预测天灾人祸,常采用阴阳学说,以八封古卜求问。在古人看来,宇宙万物都有阴阳二气,是阴阳二气将宇宙统一为一个整体。阴为地,阳为天,天地为万物之父母,阴阳相合,则化生万物;反之阴阳颠倒,引起五行变化,就会造成各种灾难。“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古人认为地震是因阴阳受到压制不能活动爆发的。  相似文献   
178.
《民防苑》2009,(6):43-43
上海市新建的学校、医院,抗震设防标准有望超7度;“身高”超高的高层建筑,今后要接受地震安全性“体检”。为配合新《防震减灾法》的施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年底有望出台。  相似文献   
179.
孙丹儿 《民防苑》2009,(2):20-21
我国的邻国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都发生在日本和它周边地区。但是在这样一个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的国家为什么每次地震后能够做到人心临危不乱,社会秩序井然呢?  相似文献   
180.
2008年5月20日凌晨,在地震灾区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中心小学的废墟里,抢险队员正在搜寻幸存者。5月19日下午5时许,空降兵某团、唐山抢险队、西南石油抢险队的数百名抢险队员发现地震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