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5篇 |
免费 | 533篇 |
国内免费 | 209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67篇 |
废物处理 | 298篇 |
环保管理 | 529篇 |
综合类 | 3797篇 |
基础理论 | 577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118篇 |
评价与监测 | 115篇 |
社会与环境 | 108篇 |
灾害及防治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253篇 |
2020年 | 219篇 |
2019年 | 226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246篇 |
2016年 | 321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400篇 |
2012年 | 486篇 |
2011年 | 484篇 |
2010年 | 358篇 |
2009年 | 387篇 |
2008年 | 293篇 |
2007年 | 413篇 |
2006年 | 367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96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71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84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5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21.
822.
823.
半千法烟气脱硫技术目前在国内正在快速推广应用中,但成功的实例还较少,还存在系统不可靠,技术指标达不到,故障率高等问题。介绍了循环悬浮式半千法烟气脱硫技术及首次在煤粉锅炉中应用的烟气净化新工艺:静电预除尘+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布袋除尘,论述了净化原理及在我厂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24.
825.
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废水的中的OH-,CO3^2-,HCO3^-碱度时,S^2-对测定有干扰,此干扰可用H2O2掩蔽。 相似文献
826.
为了评价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对PVA(聚乙烯醇)废水处理的可行性,采用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原位处理PVA模拟废水,考察不同作用时间、总铁投加量、初始ρ(PVA)和废水硬度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利用XRD(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BET比表面积、VSM(磁滞回线测试)对沉淀物进行表征,解析该工艺原位处理PVA模拟废水的主要机理,并以该工艺沉淀物为吸附剂,通过锑吸附试验,探讨该工艺沉淀物的回用性.结果表明:①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对PVA模拟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初始ρ(PVA)为1 000 mg/L时,该工艺在20 min以内即可达到80%以上的去除率,并且基本没有金属铁的残余,该工艺对PVA的去除率随总铁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且基本不受水体硬度影响. ②在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对PVA的原位去除过程中,PVA作为一种反应物参与沉淀物Fe3O4的生成,并促进纳米Fe3O4比表面积增大,最终形成一种类似于凝胶的Fe3O4聚合物. ③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可高效处理模拟PVA-MB(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对于含有100 mg/L MB(亚甲基蓝三水)和500 mg/L PVA的混合溶液,MB和CODCr去除率在1 min时分别达到97.37%和89.47%.沉淀物通过磁分离、乙醇和水清洗后,在水中浸出的ρ(TOC)和ρ(CODCr)很低,分别为0.86和2 mg/L,可作为吸附剂直接使用,得益于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对金属锑的拟合吸附量可达71.94 mg/g. ④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东莞某实际印染废水处理5 min,CODCr和染料的去除率分别为85.71%和98.98%.研究显示,Fe(Ⅲ)/Fe(Ⅱ)铁氧体工艺可高效去除PVA,沉淀物为易回收的磁性Fe3O4,可作为吸附剂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827.
管网生物膜由各种活性微生物、微生物残体及有机无机杂质组成,管网生物膜的生长会导致机会致病菌寄居、管道腐蚀以及水质恶化等系列饮用水卫生问题.为研究供水管壁生物膜形成过程和附着生长活性微生物的分布特征,采用异养菌平板计数(HPC)、流式细胞术(FCM)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3种典型室内供水管材:聚氯乙烯(PVC)、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不锈钢(STS)内壁活性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VC管壁生物量在第73 d最先达到峰值,3种管材内壁单位面积最大生物量、生物膜成熟时期生物量均呈现PVC PPR STS的规律. 3种管材表面活性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上,PVC管表面主要以硝化螺旋菌门为主,PPR和STS管以疣微菌门为主,其中STS管壁上生物膜物种丰富度最低、多样性最小,群落结构最简单. PVC和PPR管内壁表面相较STS管存在更多的蓝藻细菌和放线菌,在饮用水输配过程中更易引发饮用水嗅味问题.管材介质对管壁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28.
臭氧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制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O3毒理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参考国际权威机构制订的O3健康基准和国外相关标准,在考虑O3室内污染特点和我国目前污染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值。 相似文献
829.
830.
SBR工艺在中药生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BR工艺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造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根据SBR工艺在中药厂生产废水处理工程的实践,对SBR工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当进水CODcr为250mg/L,BOD5为120mg/L;出水CODcr为49mg/L,BOD5为20mg/L;CODcr的去除率达80%,BDO5的去除率达83%,SBR工艺处理中药废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