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3篇 |
免费 | 823篇 |
国内免费 | 15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8篇 |
废物处理 | 189篇 |
环保管理 | 222篇 |
综合类 | 2765篇 |
基础理论 | 607篇 |
污染及防治 | 1074篇 |
评价与监测 | 73篇 |
社会与环境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55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249篇 |
2013年 | 274篇 |
2012年 | 312篇 |
2011年 | 302篇 |
2010年 | 228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50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24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57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在纸类上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序批式实验,考察了报纸对双酚A(BPA)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的吸附能力,用Freundlich、Langmuir、Dubinin-Radushkevich(D-R)、Flory-Huggins(F-H)、BET、Temkin 6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并选择了回归系数(R2)、均方根差(RMSE)和卡方检验(X2检验)3种非线性回归方法评价了模型拟合度.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等温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BPA和DnBP在纸类表面的吸附,BPA和DnBP的R2均大于0.95(P<0.01),RMSE和X2分别小于0.05和0.02;吸附能力与吸附质的疏水性呈正相关.由D-R和F-H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可知,BPA和DnBP的吸附平均自由能分别为1.484和1.609 kJ/mol;Gibbs自由能分别为-6.559和-7.021 kJ/mol.说明BPA和DnBP在纸类上的吸附为自发的物理吸附.BPA和DnBP在纸类上的Freundlich吸附常数k分别为0.147和0.502 mg(1-n)·L"·g-1,均高于文献报道的底泥等的吸附常数,说明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纸类会阻碍BPA和DnBP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12.
基于膜吸收技术自制双层平板式膜吸收器,搭建净化低浓度甲醛和氨气污染模拟系统,考察不同膜结构参数、进气流量、吸收剂流量等因素对其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PVDF对低浓度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高于聚四氟乙烯PTFE。对同一材质膜,随着膜孔隙率的增大,甲醛和氨气的净化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加,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降低;而吸收剂流量对其净化效率影响不大。对于所有实验条件,平均膜孔径为0.22 μm的PVDF 4#在进气流量ug=120 L/h时,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最高,分别达94.7%和96.3%。 相似文献
113.
为了改善氯化聚氯乙烯(CPVC)超滤膜的亲水性,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将亲水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与CPVC共混,制备了CPVC/PVB超滤膜。探讨了共混比对CPVC/PVB超滤膜的微观结构、水通量、截留率、亲水性、机械性能及耐污染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PVC/PVB共混比为9:1时,PVB在CPVC/PVB超滤膜表面的质量百分含量达到43.41%,表明CPVC/PVB共混超滤膜较CPVC超滤膜的亲水性有显著的改善。该共混比下,CPVC/PVB超滤膜的纯水通量较CPVC超滤膜提高了一倍,耐污染性和污水通量较CPVC超滤膜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4.
针对无锡市某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采用的倒置缺氧好氧(anoxic/oxic,A/O)工艺,分别构建了碳(以化学需氧量计,COD)、氮、磷等关键元素平衡系统。进而,通过对各生物处理单元进出水中碳、氮、磷等主要指标的跟踪监测,研究了系统中关键元素碳、氮和磷物料的流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去除碳、氮、磷效率,并提出优化工艺参数策略。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单元对碳和氮的有效去除率分别为59.66%和53.60%,通过剩余污泥排出的磷为54.80%。实际工艺操作参数分析表明,可通过降低硝化液回流比和硝化罐溶解氧浓度,进一步提高系统中生物单元对碳、氮和磷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5.
采用超滤与膜接触臭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对超滤膜切割分子量、膜接触反应器膜长、臭氧浓度、气体流量和产水速率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并对该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系列实验确定的优化参数为:超滤膜切割分子量100 kDa,膜接触反应器膜长2 m,臭氧浓度10 mg·L-1,气体流量0.6 L·min-1,产水速率1.4 L·h-1。连续运行8 d,平均COD由131 mg·L-1降到70 mg·L-1,平均色度由130度降到20度,平均浊度由11 NTU降到2.3 NTU,B/C值也由0.167提高到0.244。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ZnO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考察纳米ZnO添加量对聚偏氟乙烯膜性能的影响。膜性能测定数据表明,适量纳米ZnO(1.5%~2.0%)的添加使膜孔径增大了53.91%,膜纯水通量提高了77.01%。同时,膜接触角随着纳米ZnO添加而降低,从89.3°逐渐减小到77.9°;衰减系数减小了48.84%,膜阻降低了76.62%,PVDF-ZnO超滤膜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截留率稳定在90%以上。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PVDF-ZnO膜抑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纳米ZnO添加量的增加,PVDF-ZnO膜抑菌率相应增加,尤其在纳米ZnO质量分数为3.0%时抑菌率高达62.9%,显著提高PVDF膜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17.
118.
目的获取含疏松缺陷ZL205A材料主要力学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力学行为。方法通过单轴拉伸实验测试,采用割线法估算含不同等级疏松ZL205A试样的力学性能参数;基于试样断面及载荷-位移曲线分析,归纳ZL205A材料的力学行为,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对假设的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ZL205A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及屈服强度指标呈现随疏松等级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材料变形塑性屈服阶段不明显且具有脆性断裂特征。结论 Ramberg-Osgood方程适合于描述ZL205A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研究了Mn2+协同Fe3+-EDTA络合体催化类Fenton反应,在中性pH条件下对水中新兴污染物卡马西平的降解情况.考察了Mn2+∶Fe3+、EDTA∶Fe3+和H2O2∶Fe3+的物质的量比率、Fe3+浓度和初始pH等关键因素对卡马西平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Mn2+能够显著增强Fe3+-EDTA络合体催化类Fenton反应体系的氧化能力.在0.1 mmol·L-1Fe3+、EDTA∶Fe3+为2∶1、Mn2+∶Fe3+为1∶1、H2O2∶Fe3+为150∶1和pH 7.0的条件下,经过20 min反应时间,卡马西平的降解率能够达到100%,表观降解速率常数达到0.6374 min-1.其增效机理是通过Mn2+-EDTA与H2O2反应促进O2·-的产生,进而加速还原Fe3+-EDTA至Fe2+-EDTA,间接提高HO·的产生速率.研究结果能够为水中卡马西平的有效去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通过断口定量分析获得7A09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为7A09铝合金结构的寿命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EXCO溶液对试验件进行预腐蚀,利用疲劳拉伸机进行疲劳加载直至断裂,使用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疲劳裂纹在试件的腐蚀坑处萌生,从自由界面附近向纵深发展导致试件的断裂。通过断口分析和Paris公式确定了裂纹的萌生寿命和扩展寿命。结论腐蚀之后的试件裂纹萌生寿命占总寿命的比例下降,当裂纹扩展程度较大之后,受腐蚀影响减轻,得出裂纹扩展速率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