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5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78篇 |
综合类 | 270篇 |
基础理论 | 78篇 |
污染及防治 | 159篇 |
评价与监测 | 57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Xiaowei ZHANG Qinyan YUE Dongting YUE Baoyu GAO Xiaojuan W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5,9(3):402
Dyes are common pollutants in textile wastewaters,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wastewater has now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wide application and low biodegradability. In this study, Fe0/C/Clay ceramics, a kind of novel micro-electrolysis filler, were sintered and employed in a dynamic micro-electrolysis reactor for synthetic Acid Red 73 (AR73) and Reactive Blue 4 (RB4)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effects of influent pH,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and aeration on the decoloration efficiencies of AR73 and RB4 were studi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were: AR73, influent pH of 4, HRT of 2 h and aeration; RB4, influent pH of 5, HRT of 6 h and aeration.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decoloration efficiency of AR73 and RB4 wastewater was 96% and 83%, respectively. Results of UV-vis spectrum scanning demonstrated that the chromophores were broken. Continuous running tests showed that improvement of micro-electrolysis system with Fe0/C/Clay ceramics for AR73 and RB4 synthe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could avoid failure of micro-electrolysis reactor, which indicated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eramics in the field of actual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482.
为了对水中偶氮染料活性黑5的去除进行研究,通过沉淀法在沸石上负载Fe2O3制备出一种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利用Fe/沸石进行非均相Fenton反应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研究,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活性黑5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升高而升高,但是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H2O2浓度和pH的升高均使得活性黑5的脱色率先升高而后降低。在最佳pH为3,最佳H2O2浓度为200 mg·L-1的条件下,活性黑5的脱色率达到最大,为95.7%。通过对催化剂Fe/沸石稳定性研究,发现经5次连续循环使用后,活性黑5脱色率仍然可保持在94%以上,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83.
本文以深度处理后印染废水为配水模拟实际废水,对颗粒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活性黑5进行了研究.用低温N2吸附-脱附等温线、SEM-EDS等对颗粒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发现颗粒活性炭比表面积高达931 m2·g-1.考察了颗粒活性炭吸附性能和催化臭氧活性,结果表明单独臭氧与颗粒活性炭催化臭氧脱色率在反应30 min内均高达100%.反应1 h时,5 g·L-1、10 g·L-1颗粒活性炭催化臭氧TOC去除率分别为57%、74%,比单独臭氧高出33%和50%,颗粒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能提高对污染物的矿化效果.颗粒活性炭促进了溶解性臭氧分解,重复使用6次后10 g·L-1活性炭在反应时间为2 h时染料废水TOC去除率均能稳定在85%左右,多次利用后活性炭的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EPR检测表明,其主要机制为颗粒活性炭能够稳定地催化臭氧分子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矿化. 相似文献
484.
内蒙古干草原冬、春季大气气溶胶的若干特征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大气气溶胶浓度以及散射等特性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与预测研究有重要意义,文利用2009年1~4月在锡林浩特观象台草原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冬、春季背景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黑碳质量浓度、散射系数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背景天气下,PM10、PM2.5、PM1.0浓度值都较低,平均值分别为22.7、9.5、6.1μg/m3,3种PM浓度值间的相关性不同;黑碳浓度平均值为0.59μg/m3,小粒子中的含量较高,其日分布规律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与各PM浓度分布有较大不同;散射系数平均值为31.2Mm-1,与PM10、PM2.5、PM1.0、黑碳质量浓度都显著相关。三种PM中,PM2.5对散射和吸收的影响最大。风速、相对湿度对不同粒径的PM以及黑碳浓度、散射系数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85.
利用好氧颗粒污泥对酸性淡黄2G溶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考察了pH值、吸附剂用量、初始酸性淡黄2G的浓度、温度以及NaCl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对溶液pH值具有很高的依赖性,其最佳pH值为2.0.Temkin等温线在整个实验染料浓度范围内能够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内部扩散和边界层扩散都可能影响生物吸附速率.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采用FTIR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颗粒污泥上官能团(如胺基、羧基和羟基等)可能是染料生物吸附的活跃结合位点.这些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可以作为吸附剂以去除水中的酸性淡黄2G. 相似文献
486.
487.
488.
根据作者的初步调查,在江苏南部丘陵酸雨的地区(宜兴,南京)清洁地区(句容茅山)马尾松林下木本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9926,1.7045,1.2987,宜兴和句容,南京和句容马尾松下层群落相似性素数在10%左右,而南京和宜兴的群落相似性系数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489.
酸雨对汉白玉的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对天然汉白玉危害,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对汉白玉石材的危害主要是溶解腐蚀。根据数量统计获得了影氧化钙损失的因素和腐蚀速率“b”以及腐蚀的规律。 相似文献
490.
唐丁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
柳州市这个十雨九酸的工业城市在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完美实现了向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转变。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把柳州市酸雨治理列为第四批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贷款项目。这一项目开启城市环境治理新纪元,带动柳州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柳州从污染城市到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跨越,贷动了柳州是从政府部门环保对策、城市环保质量到公众环保意识的全面提升,助力酸雨柳州的生态转变,在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