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0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80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814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17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渭河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T-rflp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渭河在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浮游细菌群落变化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识别了不同水文时期影响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渭河水体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和季节差异明显,且季节性差异比空间差异更加显著.平水期、枯水期和丰水期渭河(陕西段)干流浮游细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在2.13~2.82、2.05~2.84和2.61~2.91之间.平水期浮游细菌多样性指数空间差异最大(RSD=16.75%),样点间群落结构相似度最低(26.8%),流域优势T-RF片段数最多(23种);丰水期浮游细菌Shannon指数空间差异最小(RSD=9.27%),样点间群落相似度最高(62.6%),且检出的优势片段数最少(12种).咸阳-西安段是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低、优势菌群结构最单一的河段.河流水体细菌群落在不同时期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不同,而其中悬浮颗粒物(TSS)浓度是不同水文时期都不可忽视的关键影响因子.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渭河水体浮游细菌物种涉及21个已知细菌门类和26个候选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共同的相对丰度占比达到75%以上,是最主要的细菌类群.汛期渭河干流各样点浮游细菌群落特征趋于一致,物种结构与泾河相似而与黑河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12.
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中采用优势菌群对活性污泥进行强化,驯化出强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处理啤酒废水对照显示,强化活性污泥较普通厌氧污泥驯化成熟时间短,处理效果更稳定、更有效,CODcr去除率最高达95%。培育出的强化活性污泥颗粒粒径为1.5~2.5cm,较普通活性污泥颗粒粒径更大,更均匀。  相似文献   
213.
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研究对象,以废水污泥和填埋场沥出液为接种物,在严格厌氧环境下,进行了苯二甲酸酯生物降解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BP有较好的可降解性,去除率大于95%;而DEHP在填埋场沥出液培养样中去除率小于30%;但当接种物为消化污泥时,DEHP的去除率为89.7%。产甲烷的微生物群在邻苯二甲酸二酯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4.
UASCB-S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厌氧污泥复合床 (UASCB) 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 (SMBR)串联工艺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 ,并与单纯的SMBR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进液COD浓度平均为 2 50 0mg/L ,NH+ 4-N平均浓度为 360mg/L ,厌氧反应器COD的负荷为 7~2 0kgCOD/m3·d ,SMBR负荷为 1~ 5kgCOD/m3·d,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为 1 4~ 2 8h时 ,该串联工艺COD去除率达到 92 %以上 ,NH+ 4-N的去除率在 80 %以上  相似文献   
215.
采用两级SBR与膜法相结合的两级序批式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两级序批式运行模式对膜污染特性的影响.对运行111 d后的平板膜污染阻力分布进行了测算,并对两级序批式MBR与连续流单级好氧MBR的平板膜污染速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两级序批式MBR的平板膜污染阻力以凝胶极化阻力为主,占总阻力的43%,沉积阻力较低,仅占总阻力的10%;与连续流单级好氧MBR相比,两级序批式MBR可以在更高的膜通量下运行,保持更低的膜污染速率,在运行42 d后,过膜流量从100 L/h下降至85 L/h,过膜压差从1.52×10~4 Pa增加至2.22×10~4 Pa;而连续流好氧MBR系统,过膜流量从61 L/h降低至39 L/h,过膜压差却从1.01×10~4 Pa增加至2.63×10~4 Pa.研究表明,两级序批式MBR工艺可以改善膜过滤过程的水力条件,从而有效地减缓浓差极化,降低沉积污染及凝胶层污染,序批式、膜间歇运行与空曝的结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16.
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养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理解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养过程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采用ASBR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培养,考察了不同培养时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物种网络关系.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高基质浓度,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菌富集,NH4+-N和NO2--N去除率分别为97.6%和95.4%,总氮去除率为84.9%.高通量测序发现,整个培养过程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富集培养获得的主要厌氧氨氧化菌为Candidatus Brocadia,相对丰度从1.42%增长到24.66%;培养过程,微生物群落优势菌群组成未发生变化,但相对丰度呈现显著差异(P<0.05).富集培养过程不同时间,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在富集培养过程发生明显空间分异特征,且存在显著差异(R=0.5672,P<0.01).培养过程不同时间,物种网络密度分别为0.188、0.068、0.059、0.18和0.0735;虽然富集培养过程导致微生物间的关联作用变弱,但浮霉菌门相关类群的物种成为网络中的主要节点.  相似文献   
217.
Leachate generated in a landfill may not b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treatment due to its nature and complexity.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erobic granules in batch sequencing reactors having features such as; reducing the settling process time and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decomposition rate have been notic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tructure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was evaluated for the formation of granules, which were subsequently utilized for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The experiment was initiated by using the GSBR, containing 1200 ml with different apparatuses, to develop granular sludge, and synthetic wastewater was added to reinforcement. The selected parameters for the operation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of the wastewater (6-h cycles) included feeding, idle, aeration, settling, and discharge. Furthermore, the controlled conditions were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range of 2–2.2 mg/L, temperature range of 20–23℃, and pH of 7.5–8.3.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and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daily were measured at the influent and effluent of GSBR reactor. The main properties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ere identified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dures, and the remarkable settling and potent, high-density microbial structure of the granules were confirmed. The mean size of the formulated granules was estimated at 7.46 ± 1.8 mm, and the volume of the biomass also increased from approximately 1607 to 4137 mg/L through the granulation process. Moreover, 98% of the influent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uld be removed by the formulated granular sludge, and the final-stage organic loading rate was estimated at 5.65 COD/m3/da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GSBRs could be employed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for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相似文献   
218.
生物膜净化含苯废气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生物法净化废气装置中生物膜是设备的主体和关键.研究以净化含苯废气的生物滴滤塔为对象,采用静态反应器对塔内生物膜的净化性能进行研究,探索其过程机理,为生物滴滤器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生物滴滤器中单位体积生物膜的呼吸速率和苯去除速率都沿气流方向逐渐减小,但单位质量生物膜的苯去除速率却是塔中部高两边低.研究发现,当生物膜经过3d的闲置后,苯的消除能力提高了70%左右,但闲置时间超过5d后,生物净化性能开始下降.综合实验结果,推测在生物膜中同时存在苯的生物降解过程和生物储备能源的合成过程,在苯浓度越高的地方储备能源的量也越多,储备能源的存在降低了生物膜的净化能力但增强了生物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19.
细菌在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DNA和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不同曝气强化方式影响下的人工湿地单元内细菌多样性、代谢活性和功能.结果发现:①养殖废水和人工湿地处理组共检测到细菌4 04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α-变形菌、γ-变形菌和拟杆菌为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且人工湿地曝气强化方式会在...  相似文献   
220.
赵炜  李杰  谢慧娜  张莉红  王亚娥 《环境科学》2021,42(4):1668-1678
分析了兰州市春季不同时段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粒径和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探讨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物对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市春季空气环境中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浓度均值分别为(2730±376)、(2243±354)、(349±38)和(138±22) CFU·m-3,其中,细菌占82.16%,明显高于真菌和放线菌(P<0.05).08:00~09:00时段总微生物、细菌和放线菌浓度明显高于18:00~19:00时段,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变化明显受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物的影响.细菌和真菌气溶胶粒子主要分布在前4级(>2.1 μm),分别占85.13%和83.26%,而放线菌主要集中在后4级(<4.7 μm)上,占73.15%.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08:00~09:00和18:00~19:00时段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优势菌属,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欧文氏菌属(Erwinia)、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等是兰州市春季空气环境的潜在病原菌.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兰州市春季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状况以及相关病原菌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