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3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613篇
安全科学   412篇
废物处理   773篇
环保管理   990篇
综合类   4231篇
基础理论   447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80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又称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是上世纪90年代初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工艺.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生物处理系统,也能够与活性污泥法组合以增加后者的处理效能,还可以作为中高浓度工业废水的生物预处理手段.本文总结了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的流体力学、生化动力学规律、悬浮填料的开发现状,探讨了此工艺在市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低污染物浓度的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一步开发高效、廉价的功能型悬浮填料,提高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优化与确定工艺和运行参数,将推动悬浮填料生物膜工艺在我国的全面应用.图3表1参64  相似文献   
942.
城市垃圾渗滤液及其生物处理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垃圾的填埋处理产生了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入水体。目前主要是采用生物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本文着重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加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金属、有权物和氨氮浓度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并列举实例提出了提高生物处理效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43.
味精浓废水生物处理优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两相厌氧消化法与缺氧—厌氧消化法处理味精浓废水的比较试验.进水为6×10~4mg/L~8×10~4mg/L时,两相厌氧消化法COD去除率为78%,产气率为0.15m~3/kgCOD,CH_4含量为50%.缺氧—厌氧消化法COD去除率为82.2%,产气率为0.23m~3/kgCOD,CH.含量达65%.两种方法均可使出水pH值由3.2上升至7.0以上.氯离子和氨氮的去除不明显.综合上述结果与运行管理的稳定程度均是缺氧——厌氧消化法优于两相厌氧消化法.  相似文献   
944.
污水土地处理磷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讨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以土柱试验为基础的“污水土地处理条件下磷的迁移转化模拟试验”,总结了污水中的磷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提出了定量模拟这一规律的迁移转化联合模型。联合模型为研究磷在土壤中的运动提供了定量化依据,避免了已有研究中将迁移和转化割裂研究造成的误差,丰富并完善了不同形态磷的迁移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45.
金属氢氧化物包被砂过滤柱吸附与去除水体中的微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铝原位沉积包被砂作介质的过滤柱 ,用于去除脱氯自来水中人为污染的高浓度脊髓灰质炎病毒PV1、脆弱拟杆菌噬菌体B .fp和大肠杆菌E .coli.结果显示 ,包被修饰砂颗粒表面Zeta电动势由原来的 - 4 2 .8mV上升到 5 4 .7mV ,并因此提高了对微生物的吸附去除能力 .修饰砂过滤柱经 12 .5d连续过滤 30 0L水样后 ,仍可使进水微生物浓度分别高达n(cfu) /mL-1=5 .2× 10 6、2 .4× 10 5、2 .3× 10 5的E .coli、B .fp和PV1去除 92 %、97.2 %和 99.6 % .而未修饰砂柱 ,在相同条件下仅分别去除 5 3%、5 9%和 70 .6 % .修饰砂柱可在较大pH变化下稳定高效地去除微生物且在中性条件下效果最佳 ,这与未修饰砂柱明显不同 .扫描电镜显示 ,两种砂具有明显不同的表面结构 .修饰砂柱流出液中检测不到用于包被的铁、铝金属 ,说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修饰物同砂结合牢固并因此提高了砂过滤柱的使用寿命 .修饰砂过滤介质可为饮用水处理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去除病原微生物方法 .图 4表 4参 19  相似文献   
946.
有机磷农药废水碱性水解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碱性水解和生物氧化两步法,处理有机磷农药-乐果、甲胺磷生产废水的研究结果.废水经碱性水解后,COD和有机磷浓度基本不变,但可生化性有明显改善.在遵循常规生物处理必须满足的条件下,碱性废水进一步用间歇或连续活性污泥法处理.COD去除率90%左右,有机磷去除率85%以上,有机磷含量以毒性磷计小于0.5mg/L.深入考察了碱解剂种类、水溶液的pH和温度等各种因素对碱性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作碱解剂时的碱解速率比Ca(OH),提高28%;碱解速率随pH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H每增加一个单位,碱解速率增加2~11倍;温度每升高10℃,碱解速率增加2~5倍.  相似文献   
947.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而引起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自7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已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本质、遗传基础和微观结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微生物絮凝剂的合成条件和提取方法等方面.文中还给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染治理等领域实际应用的若干事例.  相似文献   
948.
Degradation of azo dyes in water by Electro-Fenton process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The degradation of the azo dyes azobenzene, p-methyl red and methyl orange in aqueous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has been studied by an advance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 (AEOPs) under potential-controlled electrolysis conditions, using a Pt anode and a carbon felt cathod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duction of Fenton's reagent (H2O2, Fe2+) allows a controlled in situ gener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OH) by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dioxygen and ferrous ions on the carbon felt electrode. In turn, hydroxyl radicals react with azo dyes, thus leading to their mineralization into CO2 and H2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azo dyes and their degradation products during electrolysis were monito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following degradation products were identified: hydroquinone, 1,4-benzoquinone, pyrocatechol, 4-nitrocatechol, 1,3,5-trihydroxynitrobenzene and p-nitrophenol. Degradation of the initial azo dyes was assessed by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Kinetic analysis of these data showed a pseudo-first order degradation reaction for all azo dyes. A pathway of degradation of azo dyes is proposed. Specifically, the degradation of dyes and intermediates proceeds by oxidation of azo bonds and aromatic ring by hydroxyl radicals. The results display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Fenton process to degrade organic matter.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949.
活性污泥运转效能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θ/℃,pH,ρ(BOD)/mgL^-1,ρ(COD)/mgL^-1,ρ(SS)/mgL^-1,ρ(N)/mgL^-1,ρ(P)/mgL^-1,w(Cu^2 )/10^-6等几个影响活性污泥状况的理化因素,认为必须调节均化进水的水质水量,并调控污泥龄,回流比,曝气量等各种运行参数,分析了活性污泥的生理,生化监测法及运用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所进行的生物监测,提出通过监测原生动物群落动态是判断活性污泥运行效能的一种较简便准确的方法,比较了斑点杂交法(dot blot hybrid-ization),最大机率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s,MPNM),抗体(antibody)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检测氨氧化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数量的效果,表明斑点杂交法具有高的准确度,并能检测出较低密度的细菌,MPNM低估了细菌数量,抗体法有高估细菌数的可能,FISH法对氨氮含量高的活性污泥混合液检测结果较好,但对低氨氮含量污水厂出水和河水的检测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950.
复合优势菌技术处理M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厂橡胶促进剂M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与复合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认为复合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处理M废水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