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5篇
  免费   663篇
  国内免费   1083篇
安全科学   2062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1219篇
综合类   3773篇
基础理论   655篇
污染及防治   605篇
评价与监测   503篇
社会与环境   593篇
灾害及防治   45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501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05篇
  2003年   353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通过对清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确定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入户普查的对象,基于企业填报、现场入户、资料收集审核、数据核查等具体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思考和归总普查工作中影响数据质量的现实问题和难点,初步构建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体系,以期为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保证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82.
实验测定了林西矿肥煤样品30~900℃煤自燃全过程热动力学特征参数,得出:TG/DTG曲线显示煤样DTG初始临界温度45℃,干裂温度122℃,活性温度195℃,增速温度265℃,质量极大值温度342℃,着火温度465℃,最大热失重速率温度515℃和燃尽温度690℃;DSC曲线显示,煤样初始放热温度60℃、最大热释放速率温度511℃。结合TG-DTG-DSC曲线综合分析可知,煤温达到510℃左右时煤样反应最剧烈。由煤自燃标志气体测定实验系统得出:煤温130℃后CO,CO 2释放量迅速增加,210℃增加速度下降;CH 4,C 2 H 6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且两者变化相近;C 2 H 4出现温度为130℃;C 2 H 4/C 2 H 6比值在190~350℃有较强的规律性,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350℃之后,CH 4,C 2 H 6,C 2 H 4体积分数均开始急剧增大;C 2 H 4/CO与C 2 H 4/CO 2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130~350℃时缓慢增长,达到350℃后比值呈指数形式上升。经拟合曲线,得到活化能的3个突变点温度:70,180,220℃,其中180℃与交叉点温度相吻合。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了肥煤自燃全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参数,为实际生产中防治煤自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3.
为解决碳纤维缠绕式消防呼吸气瓶检验中因单机作业而存在的检验效率低、检验质量差、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研究开发基于数字信息化的碳纤维缠绕式消防呼吸气瓶检验管理系统,该检验系统包括消防呼吸气瓶数据库、OA系统、呼吸气瓶检验软件和手机APP。利用二维码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实现呼吸气瓶数据库、检验软件、OA约检和报告审核审批系统、手机APP的数据传输。结果表明:该检验管理系统实现了呼吸气瓶检验的无纸化、过程的可追溯性、检验结果的防伪性等功能,其对于碳纤维缠绕式消防呼吸气瓶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4.
过去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留下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高质量发展缺乏指标体系和具体路径。“三线一单”是一套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其主要目的是统筹地方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四川省在“三线一单”编制过程中,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量化标准,通过差异化管控要求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路径,从生态环境角度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85.
黄慧 《环境与发展》2020,(1):201-201,203
目前,是以提倡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城市为发展规划的社会,生态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唐山湾生态城、青岛中德生态园这三个地点作比较,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协同、共生城市理念、混合开发和生态社区结构这几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城区建设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以达到绿色生态区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6.
在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化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实践背景之下,"互联网+"智慧环保发展时代的悄然来临,使得对"互联网+"智慧环保多元感知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工作,逐步被提升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建设项目,展开了简要的阐释分析。  相似文献   
287.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其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重点领域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88.
调研厦门市家具类大件垃圾处理现状,总结厦门市处理家具类大件垃圾的主要经验。根据厦门市家具类大件垃圾处理的实践,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具类大件垃圾处理框架体系,以期为国内其他城市开展家具类大件垃圾处理工作提供借鉴。家具类大件垃圾处理应遵循3个原则,即前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中端坚持循环利用的原则,终端坚持零遗弃的原则。  相似文献   
289.
• Impact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water system is assessed with carrying capacity. • Impacts on both water resource quant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re involved. •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revealing system trade-off facilitate the regulation. • Efficiency, scale and structure of urban development are regulated in two stages. • A roadmap approaching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provided for the case cit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and subsequent regulation measures of urban development plans are critical to human progress toward sustainability, since these plans set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targets of futur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 three-step methodology for assessing and optimizing an urban development plan focusing on its impacts on the water system was developed. The methodology first predicted the pressure on the water system caused by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under distinct scenarios, then compared the pressure with the carrying capacity threshold to verify the system status; finally,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opose regulation solutions. The methodology enabled evalua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carrying state, taking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uncertainties into account, and multiple set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under different decisionmaker preferences were generated. The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in the case of Zhoushan city in South-east China. The assess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loading problems occurred in 11 out of the 13 zones in Zhoushan, with the potential pressure varying from 1.1 to 18.3 times the carrying capacity. As a basic regulation measure, an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upgrade could relieve the overloading in 4 zones and reduce 9%‒63% of the pressure.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howed that the pressure could be controlled under the carrying capacity threshold if the planned scale was reduced by 24%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was transformed. Various regulation schemes including a more suitable scale and structure with necessary efficiency standards are provided for decisionmakers that can help the case city approach a mo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相似文献   
290.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提出,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宏大的政策实验,也为开展国际视野的比较公共政策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执行SDGs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而政策试点是协调这一关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已有文献对经济政策试点做了较充分的研究,然而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现有研究尚缺乏成型理论。在复杂央地关系格局下,对于需持续投入成本且成果难以界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其具有怎样的不同于经济政策试点的机制?此外,众多西方学者将美国作为政策试点研究的制度基础并视其为“民主实验室”。然而,政策试点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不同体制国家中同样存在,并以多样的机制发挥作用。那么,不同国家体制内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又有哪些异同?政策试点影响下中国既有的央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构?对此,本文基于最典型案例原则,选取中国与美国响应SDGs分别开展的政策试点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识别了不同体制下试点机制的异同,指出中国基于“竞争申请制”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强化了中央部委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形成了地方官员的可持续发展激励,保障了政策试点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