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729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163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1823篇
基础理论   412篇
污染及防治   273篇
评价与监测   229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超声与紫外光协同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超声波、紫外光协同氧化方法处理碱性红B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水样初始浓度、初始pH值对其脱色效率的影响。并在各条件下,对超声波、紫外光单独作用和两者协同作用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与紫外光的协同作用效果明显,染料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温度30℃、初始浓度50m/L、pH=1.5、饱和气体为氧气、紫外光波长为253.7nm时,酸性工B经协同处理60min,脱色率可达99.1%。  相似文献   
32.
长江中下游海相三叠系膏盖层中含有很大比例的大、中型铜(金)、铁、多金属矿床。膏盐层不仅是铜(金)、铁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之一,而且是部分成矿金属的矿源层;膏盐层还为燕山期岩浆提供部分钠质、钾质及挥发组分,影响岩浆演化的方向,改变了含矿流体的性质;另外,从岩体和矿床中金属硫化物中流同位素重硫成分的增高,说明在成者、成矿过程中,膏盐层是硫的供应者之一。因此膏盐层与铜(金)、铁、多金属矿床之间存在着特殊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3.
铜、锌和锰抑制月形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评价化学品毒性藻类测试的标准实验方法,得到铜、锌和锰对月形藻生长的最小无显著差异浓度(LNOEC)分别为31.8μg/L、16.4μg/L和2.7mg/L,抑制月形藻生长的96h半效应浓度(96h-EC50)分别为199.5μg/L、38.0μg/L和12.6mg/L。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从LNOEC还是从96h-EC50考虑,都证明抑制月形藻生长的毒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锌>铜>锰。此结果对铜抑制藻类生长的毒性远远大于锌的毒性这一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构成挑战。月形藻细胞壁表面可能含有较少的硫代基团但包含较多与锌有很强结合能力的官能团可能是导致月形藻对铜的敏感性弱而对锌敏感性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利用国家科技攻的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证了地下水中铜元素的形成及其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36.
研究了在HNO3介质 ,95℃沸水浴中 ,Cu2 +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 ,据此建立了动力学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Cu2 + 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2 0 μg L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88× 10 5L mol·cm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80nm ,方法的检出限为 1 79× 10 - 1 0 μg L。该法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7.
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形成原因;结合莆田市实例探讨了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分布对PM10浓度的影响;研究了PM10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是决定PM10浓度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PM10浓度的平均日变化规律呈现为典型的双峰双谷型,而年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当地气候年变化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38.
二价铜离子对川蔓藻(Ruppia maritima)的毒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水体中二价铜离子(Cu2 )对耐盐沉水植物川蔓藻的毒害作用.试验针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POD活性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蔓藻对低浓度铜离子的胁迫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在Cu2 ≤1 mg·L-1的情况下对川蔓藻生长不会造成明显影响.Cu2 达到或超过5 mg·L-1就会使川蔓藻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出现明显变化,生长也会受到抑制.在试验条件下,铜离子浓度越高,植株受到的伤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吉林市大气PM10的污染水平和其中优控PAHs总量的地区和季节分布特征。同时对PM10与PAHs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PAHs与大气PM10的地区分布大致成正相关,春季最重,夏季最轻:哈达湾最重,江南公园最轻。两者同时受到污染源排放和气象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的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外排井下涌水下的铜可对鱼类养殖业水体的地表水质带来不利影响,采用帷幕注浆堵水工艺可防止大面积地表塌陷的发生,对难以避免的局部,小规模塌陷提出了生态安全的预警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