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秋衡 《安全》2002,23(6):24-25
2002年9月5日我市某啤酒厂酿造车间一台容积100m3的Vni不锈钢罐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收缩变形而吸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万元的重大设备事故.  相似文献   
72.
73.
翟艳东 《安全》2018,39(3):43-44
本文介绍一起有机溶剂倒罐火灾爆炸事故,通过分析认定事故原因,结合类似事故案例,提出预防对策措施,对从事有机溶剂仓储、运输、装卸及安全管理、消防检查等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4.
由于高温熔盐储热罐在运行过程中内部温度非常高,致使其底部很大范围内的土壤处于高热环境,各种热效应使得基底持力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为有效降低罐底土壤的温度,采用在罐底埋设通风系统的方法,使土壤在一定深度内,形成1个温度较低的恒温层。利用ANSYS软件对某光热电站的高温熔盐储罐的地下通风系统进行建模,对通风系统和土壤进行流固耦合传热分析,研究其散热效能及温度场分布特性,并计算出使罐底1.45 m处土壤温度降低到90 ℃以下的通风系统的工作参数,为实际工程中风机功率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监测环境空气中VO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采样系统-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监测环境空气中的VOCs,优化了调制周期、升温程序、进样体积等分析条件.39种目标化合物在0 μg/m3~10.0 μg/m3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范围为0.03 μg/m3~0.09 μg/m3,标准气体平行测定的RSD为1.1% ~5.3%.应用于化工园区环境空气样品测定,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相比,目标物的分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6.
采用预冷冻浓缩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测定空气中39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该法用苏玛罐或Tedlar气袋采集空气样品经-160℃液氮预冷冻浓缩后,用GC-MS检测.该方法采样简便,灵敏度、准确度高,已应用于室内空气和环境空气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针对某炼化企业在石油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罐底油泥,进行了油泥样分析和不同萃取剂萃取回收油分实验.经分析该罐底油泥含水率约16.1%,总有机物含量约34.8%,其中可萃取石油类物质约占总有机物成分的67.0%.考察不同溶剂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石脑油90 ~ 110℃沸程段的馏分油的萃取效果和工艺可操作性优越于其他常用溶剂,其萃取效果排序为石脑油90~ 110℃沸程段的馏分油>120#溶剂油>正庚烷>石油醚(90 ~ 120℃)>石油醚(60 ~ 90℃);用石脑油90 ~ 110℃沸程段的馏分油在优化萃取工艺条件下,经两次萃取可分离出大于96%的可萃取油分,罐底油泥中有机物的萃出率可达64%以上,比120#溶剂油萃取效果高出约3%~5%,实现了罐底油泥更深程度的萃取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8.
从稠油罐底泥中回收矿物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回收稠油罐底泥(简称油泥)中的矿物油并提高油泥焚烧系统的处理能力,分析了辽河油泥的特点,对比传统油泥处理方法的优劣,提出了溶剂萃取-离心分离-稠油热废水洗涤-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矿物油的工艺路线。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回收92.07%的矿物油和56.85%的热能;残渣中矿物油的质量分数小于等于2.00%,热值大于等于5000kJ/kg,不需添加辅助燃料即可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79.
炼油火炬系统水封罐设计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封罐作为炼油火炬系统防止回火爆炸的重要安全设施,其设计应能保证在发生回火爆炸事故时不被破坏。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利用FLACS工具,建立水封罐三维模型,模拟计算水封罐内的典型气体爆炸,据此提出水封罐的设计压力。结果表明:烃类气体(如甲烷、丙烷)在水封罐密闭空间内发生爆炸产生的压力为气体初始压力(绝压)的7~8倍,氢气爆炸产生的压力为气体初始压力(绝压)的10~12倍。对于炼油火炬系统,建议富氢气体排放系统的水封罐设计压力不低于1.0MPa(绝压),一般烃类火炬气排放系统的水封罐设计压力不低于0.7MPa(绝压)。  相似文献   
80.
论述了控制储罐底板变形的措施和如何对储罐罐底施工工序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