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8篇
  免费   1465篇
  国内免费   5531篇
安全科学   1793篇
废物处理   296篇
环保管理   836篇
综合类   8889篇
基础理论   254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436篇
评价与监测   446篇
社会与环境   340篇
灾害及防治   23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592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588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10篇
  2015年   708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1091篇
  2012年   1082篇
  2011年   1146篇
  2010年   781篇
  2009年   888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833篇
  2006年   809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土著致病菌及其胞外物在生物防治斑马贝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脊椎动物斑马贝(Dreissena polymorpha) 的生物污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应用从斑马贝体内分离出的土著菌株及其体外代谢产物对它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经济效益显著且对环境友好的方法.本文主要报导从斑马贝体内分离的土著菌株中筛选出致病菌并研究该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它的控制作用.在三十多种土著菌株中,中间气单胞菌( Aeromonas media),维罗纳气单胞菌(A.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 salmonicida subsp. salmonicida)和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幼体斑马贝的致命致病菌.当接种量为每只斑马贝107 个细菌时,接种中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和腐败希瓦氏菌的5 d 死亡率为100%,而维罗纳气单胞菌为65%.通过扫描电镜(SEM)发现,垂死的斑马贝肌肉组织被破坏并含有大量的细菌.4种细菌代谢产物的不同组分表现出对斑马贝不同的致死效果,在所研究的3种不同Mr组分中(Mr<5×103,5×103~10×103及>10×103),>10 ×103组分具有最高致死率.这些结果为控制贝类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污损提供了新方法. 图4 参24  相似文献   
972.
对经特殊的稳定化预处理所得的海洋巨藻 (Durvillaeapotatorum)生物吸附剂对Hg2 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报导了不同Hg2 初始浓度、温度以及生物吸附剂平均粒径下动态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 ,各吸附动力学曲线呈优惠型 ;当生物吸附剂平均粒径为 0 .45mm时 ,Hg2 的半饱和时间tS均不超过 6 0min ;Hg2 初始浓度和生物吸附剂粒径越小 ,吸附温度越大 ,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在测试范围内 ,生物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与粒径和温度无关 .同时考察了吸附过程中的传质效应并对液膜传质系数kL进行了关联 ,结果表明 :当吸附时间t≤tS时 ,Hg2 的吸附速率为液膜传质控制 ;在测试范围内 ,kL为 0 .0 40 7~ 0 .112cm/s.本研究结果为利用海洋巨藻 (Durvillaeapotatorum)生物吸附剂处理含汞废水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图 5表 2参 11  相似文献   
973.
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评价环境污染物 2 ,2’ ,4,4’ 和 3,3’ ,4,4’ 四氯联苯对小白鼠卵母细胞受精能力和 2 细胞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ρ(PCB) =0 .1,1.0 ,10 .0mg/mL的 2 ,2’ ,4,4’ 和 3,3’ ,4,4’ 四氯联苯均显著降低小白鼠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 ;ρ(PCB) =1.0 ,10 .0mg/mL的 2 ,2’ ,4,4’ 和 3,3’ ,4,4’ 四氯联苯使卵母细胞的退化率和 2 细胞的畸形率显著增加 ;两种四氯联苯对小白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能力、退化率和 2 细胞胚胎的畸形率无统计差异 .表 2参 2 5  相似文献   
974.
底泥中多环芳烃(PAHs)提取方法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路  范成新 《生态环境》2001,10(3):242-245
总结了底泥中多环芳烃(PAHs)提取的处理流程和国内外多种提取方法,比较了几种在我国较为常用的提取方法的效率.同时还提出了PAHs分离纯化的方法和步骤,并指出了提取过程中影响实验回收率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975.
将GIS技术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探讨区域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在明确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研制的目的、任务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划分系统的模块和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设计系统界面.建立空间数据库及多种分析与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976.
雷州半岛桉林-砖红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定位观测数据,对雷州半岛浅海沉积物发育的桉林地砖红壤水分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受水分蒸发量大等因素的影响,0~100 cm土层月均贮水量较低;主要受降雨分布的影响,土壤水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季节性干旱时间较长,8~  相似文献   
977.
污染土壤添加有机物质对黑麦草吸收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泥炭和堆肥对铜污染土壤盆栽黑麦草吸收铜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黑麦草地上、地下部含铜量皆随土壤污染水平提高而增加 ,地下部的增幅远大于地上部 ;添加有机物质明显降低了黑麦草地上、地下部的含铜量 ,平均降幅近 3 0 %。泥炭降低黑麦草地上、地下部含铜量的作用随土壤污染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变小 ,而堆肥的作用至重度污染水平仍较明显 ;在近 4 0 0mg/kg铜污染水平上 ,有机物质表现出最佳降低植株铜吸收量的效果。有机物质的控制作用与土壤pH有关 ,并在 3茬黑麦草的试验期间内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978.
如何准确描述和预测降雨(暴雨)的空间分布,已成为城市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利用热信息研究城市降雨空间分布差异的方法。在遥感、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对没的期夏、冬季热图像的主成分析和图像分割,将上海市1958-1998年热环境划分为自然、低温、高温3种不同的热力背景。在此基础上,就不同热力背景对城市降雨(暴雨)分布空间差异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为建立城市降雨空间差异预报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9.
余训民 《环境化学》2001,20(1):31-37
在分子拓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Yx,并用Yx研究了芳烃化合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及生物毒(活)性,给出了相关方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较吻合。  相似文献   
980.
以江苏省常州市城北污水算处理厂的进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出水以及A^2O处理工艺的出水为研究对象,对进出水进行Daphnia magna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对Daphnia magna具有24h急性毒性,经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及A^2O处理工艺处理,两股出水均不显示24h急性毒性,采用毒性鉴别评价(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E)方法对进水进行监测和评价,发现曝气可去除进水的毒性,C18固相提取亦可去除进水毒性,进水中存在的主要毒物为易挥发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进一步检测可知,进水中的关键毒物主要为邻丙基甲醛肟、1,1-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2-氮,氮二甲基苯甲醇等,此外,对2个处理系统出水进行GC/MS分析,可知出水中关键毒物基本被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