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664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223篇
综合类   704篇
基础理论   177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35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1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针对我国现行的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救援体系所存在着多头指挥、组织形式不明确、责任关系不协调、信息沟通不顺畅、资源调度不合理等问题,运用文献检索、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笔者提出优化思路:民航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应以各级民航管理当局的飞行事故应急指挥部为主要指挥决策者,采用虚拟的网络式组织形式,理顺联动单位的责任与关系,将应急联动的信息网络与各地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平台接轨,成立全国统一的、具有双重功能的民航灾害应急资源调度中心。其中,对民航灾害应急联动虚拟网络组织形式的设计,较好地改进了现行组织的效率,体现了快速反应和协调行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2.
本文研究了基于综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演化算法的位移反演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变形反演分析中。以茅坪溪一期工程原型观测成果为依据,反演出能够正确反映坝体变形特性的邓肯-张EB模型参数,从而预测了施工期末和蓄水期末该坝的变形特性,并基于总应力法研究了心墙水力劈裂破坏发生的可能性,为茅坪溪堆石坝运行期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茅坪溪心墙堆石坝不会发生水力劈裂破坏,该坝蓄水后虽然水压上升,但心墙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3.
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可视化软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isual Basic6.0为开发工具,以Access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具有风机优选功能的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软件。该软件承袭了Windows系统应用程序界面直观、交互性好的特点,集矿井通风网络解算、自然风压计算、风机自动选型以及经济断面优化等功能于一体,并辅以强大的数据管理系统,为矿山通风设计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工具。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主要对机织物与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网络互穿结构进行了描述,并从材料选择、单体试制、复合工艺方面进行了实践,研制出了较高透气性能和剥离强度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5.
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硫化矿自燃神经网络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硫化矿石自燃是多种因素、多场耦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典型的非线性问题。笔者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以Matlab软件为平台,通过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建立了矿石含硫量、通风强度、环境温度3因素与硫化矿石自燃之间的预测模型;通过数据样本学习与部分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进行模拟,研究表明预测数据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研究为预防硫化矿石自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人工神经网络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了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构造了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实例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客观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各地公路碳排放的空间差异与关联特征,制定合理的低碳策略,实现各地协同碳减排,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自相关、社会网络分析和引力模型等分析11地市公路行业碳排放的空间差异与关联,识别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明确不同地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显示:(1)公路货运是公路行业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2)江西省公路行业碳排放整体上呈现空间随机分布,不存在全局的空间聚集性,且局部空间聚集特征不断变化;(3)公路行业碳排放网络逐渐从南昌、新余双中心结构演变为南昌为主的单中心结构,网络的协同作用整体呈减弱趋势,核心地市对外围地市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新余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环保监督网络和开展环保技术监督,做好“一控双达标”工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9.
为了在事故发生之前对苯储罐进行风险评价,提出1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了苯储罐的风险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训练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成功完成了建模任务,且模型训练结果较好,可利用基于BP神经网络所构建的苯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模型对苯储罐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0.
This work aims to provide a methodology framework which allow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of an ai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AQMN). It requires to be constituted by a minimum and reliable number of measurement sites. Nevertheless, the AQMN efficiency should be assessed over time,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possible emergence of new emission sources of air pollutants, which could lead to variations on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target area. PM10 particles data monitored by the Community of Madrid's (Spain) AQMN between 2008 and 2017 were used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to optimize the AQMN performance. The annu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PM10 levels over the studied period monitored by all current stations vs those more representative was provided by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the percentage of similarity between both postulates was quantified using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 95%). As one innovative tool of this stud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as validated using PM10 particles data measured by AQMN during 2007 and 2018, reaching a similitude degree higher than 95%. The influence of temporal variation o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was around 20%.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sets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non-redundant stations within AQMN, it is also able to appropriately assess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fixed monitoring sites within an AQMN and it complements the guidelines set by European legislation on air pollutants monitoring at fixed stations, which could help to tackl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air quali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