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506篇
基础理论   96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Un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wild species represents a serious threat to biodiversity and to the livelihoods of local communitie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However, managed, sustainable use has the potential to forestall extinctions, aid recovery, and meet human needs. We analyzed species-level data for 30,923 species from 13 taxonomic groups on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to investigate patterns of intentional biological resource use. Forty percent of species (10,098 of 25,009 species from 10 data-sufficient taxonomic groups) were used. The main purposes of use were pets, display animals, horticulture, and human consumption. Intentional use is currently contributing to elevated extinction risk for 28–29% of threatened or near threatened (NT) species (2752–2848 of 9753 species). Intentional use also affected 16% of all species used (1597–1631 of 10,098). However, 72% of used species (7291 of 10,098) were least concern, of which nearly half (3469) also had stable or improving population trends. The remainder were not documented as threatened by biological resource use, including at least 172 threatened or NT species with stable or improving populations. About one-third of species that had use documented as a threat had no targeted species management actions to directly address this threat. To improve use-related red-list data, we suggest small amendments to the relevant classification schemes and required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Our findings on the prevalence of sustainable and unsustainable use, and variation across taxa, can inform international policy making, including the 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相似文献   
972.
为了确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充填法接触带的稳定性,需要选择合理的充填法和2种采矿方法并存下的最优回采顺序。为此,将2种采矿方法接触带简化为简支梁加弹簧约束的力学模型进行切应力和挠度的计算,定量分析接触带的应力变形情况。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选择程潮铁矿典型剖面进行模拟,在接触带设置系列监测点,通过主应变值评判回采顺序。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适合保安矿柱的开采。2种采矿方法作用下5种回采顺序的模拟比较,方案a的C5→B1→C4→B2→C3→B3→C2→C1回采顺序更利于2种采矿方法接触带的稳定,说明错开协调的回采方案更优。  相似文献   
973.
漂染废水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漂染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BOD5、色度、SS和PH值都能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78-92)中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74.
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因子敏感,是水生生态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基于传统形态学的浮游动物调查方法无法鉴定桡足类幼体,难以准确了解浮游动物群落组成.DNA宏条形码技术基于DNA序列差异识别物种,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准确解析提供了新方法.比较了不同浮游动物采样方法(直接过滤法和网富集法)对浮游动物D...  相似文献   
975.
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并配置成吸收液,采用水-空气-填料球作为介质对湍球塔进行烟气除尘实验,重点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喷淋量、塔内风速和入口粉尘浓度等因素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中添加0.0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后,当塔内风速为1.5~1.9 m/s,入口含尘质量浓度为5 g/m3,喷水量为5~7 L/min时,系统的除尘效率超过99.0%。  相似文献   
976.
序批式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味精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味精废水经吹脱、稀释预处理 ,CODCr32 0 0mg/L、氨氮 170mg/L、总氮 40 0mg/L ,在CODCr负荷 0 6kg/m3 ·d下 ,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都能达到GB8978 96的排放标准。当负荷为 0 8kg/m3 ·d时 ,低浓度进水方式可以使出水CODCr接近处理目标 ,但出水CODCr排放总量增加。由于味精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 ,缺氧状态下 ,硫酸盐还原反应影响了反映硝化反应。味精废水自身碱度不足 ,必须投加充足的碱量 ,以避免硝化时 pH的下降。  相似文献   
977.
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采用硫酸盐还原一硫化物生物氧化一产甲烷-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青霉素废水,硫酸盐还原与有机物甲烷化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有效地避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甲烷菌的竞争抑制;利用无色硫细菌将硫酸盐还原产物一硫化物氧化成s,消除了硫化物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进水COD为4500~5000mg/L,SO42-浓度为1500-1600g/L时,系统出水中COD为310~348mg/L,COD平均去除率为93.2%,SO2-平均去除率为91.2%  相似文献   
978.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水质的原理、水质处理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应用情况、优势和局限性 ,指出传统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已不能满足要求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与传统处理工艺结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改善自来水水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9.
通过对系统渗透系数及氮素浓度变化的长期监测,考察长期污水处理条件下无植物生物滞留池(Biological Re-tention Cell,BRC)渗透性能及脱氮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植物BRC在长期污水处理运行过程中,TN去除率随着渗透系数的降低而降低.脱氮效率降低是由于系统内基质堵塞导致,渗透系数降低是由于...  相似文献   
980.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姚江水质为pH6.8~7.4、浊度9~20NTU、色度25~37度、NH+4-N1.0~9.0mg/L、NO-2-N0.075~0.25mg/L和CODMn8~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解氧控制在7~9mg/L时,填料上生物膜全是好气层,无厌氧层存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净水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好氧的生物作用过程,包括生物膜吸附,生物絮凝,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及氨氮的显著硝化等作用.生物膜上的细菌主要是高好氧贫营养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