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pH值对含砷水泥熟料制品中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水泥熟料,并制取混凝土样品。参照NEN-7375浸出方法,设定5种不同pH值的浸取液,研究了pH值对混凝土块中重金属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取液的pH为2.0、3.5、5.0、7.35和10.0时,混凝土中As的观测累积释放量分别为0.0553、0.04253、0.0157、0.00939和0.0148 mg/kg;酸性范围内,观测累积释放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弱碱性条件下达到最小值,碱性范围内,随pH值的增大而呈增加的趋势。pH值对As的释放过程有影响,在前期,pH=2.0、3.5和10.0的浸取液中,释放曲线与斜率为0.5的直线拟合较佳,并且在1~4区间修正累积释放量曲线的斜率均在0.35~0.65范围内,其释放表现为扩散控制,而pH=5.0和7.35的浸取液中,则分别发生了表面冲刷作用和延滞现象;在中后期,pH=2.0的浸取液中,As的释放出现了耗竭现象,而pH=3.5和10.0则出现了溶解现象,pH=5.0和7.35则均为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72.
用简单合成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试剂,并比较了自制和市售的二乙氨基二硫人 银对测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制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能大大降低试剂空白,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降低检出限,试剂质量明显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73.
Cd-Pb复合污染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物在土壤 -水稻系统中迁移、积累规律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 :Cd、Pb复合污染使水稻株高比对照的下降了 5~ 7cm ,水稻减产 2 0 % ,2元素交互作用特别是 5元素复合作用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不同处理中重金属在水稻籽实的分配比例依次为 5元素 >2元素 >单元素 ;Cd -Pb 2元素交互作用时 ,Pb元素的存在促进了水稻对Cd元素的吸收 ,而Cd元素却抑制了水稻对Pb元素的吸收 ;Cd比Pb元素易向地上部迁移 ,Pb元素大部分积累于水稻根部  相似文献   
74.
水处理剂中汞和砷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中汞和砷的前处理及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系列实验,采用硝酸消解-氢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采用序贯高斯条件模拟值法,研究了江苏省新沂、东海农业区土壤砷含量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砷为正偏态分布,经高斯非线性转化后,符合二阶平稳假设.其经验半变异函数表现为各向同性.采用加权多项式法,对经验半变异函数拟合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结果选择了带块金效应的高斯模型作为拟合模型.对研究区砷分布情况进行了100次模拟,模拟结果平稳.根据模拟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的关系,采用相关系数法选择最终模拟结果.研究区西北部土壤砷含量最高,中北部最低.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明小麦开花后叶片和茎节对籽粒中镉(Cd)和砷(As)累积的影响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山农28(SN28)和济麦22(JM22)两个小麦品种地上部各器官Cd和As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灌浆期,小麦地上部的Cd主要分布在节中,Cd由节间3到节2、节间2到节1和叶鞘1到节1的转运能力显著强于其他部位.在成熟期,Cd主要分布于叶片中,Cd由叶鞘到叶片和由节1到穗轴的转运能力显著增强.此外,JM22中颖壳到穗轴和穗轴到籽粒的Cd转运能力显著低于SN28,使JM22的穗轴、颖壳和籽粒中Cd含量与SN28相比分别显著降低了22.3%、 40.8%和44.4%.同时,从灌浆期到成熟期小麦地上部的As主要分布于叶片中,且JM22颖壳和籽粒中As含量显著低于SN28,降幅分别为25.8%和33.3%.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小麦中As转运系数由叶鞘到节显著高于叶到叶鞘和节到节间,平均增幅为438%和190%.此外,JM22中As由颖壳到籽粒和穗轴到籽粒的转运系数分别比SN28显著降低40.6%和44.4%.总之,开花后小麦旗叶、节1和穗轴调控了Cd转运及其在籽粒的累积,而小麦的叶3、旗...  相似文献   
77.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水浴消解法同时测定污水处理厂污泥中汞和砷的原理和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省事、灵敏度高、准确度好、节省试剂等优点,是较好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不同硫肥联合硫酸盐还原菌在长期淹水条件下对水稻积累镉(Cd)和砷(As),以及对根表铁膜形成的影响,为中轻度Cd-As复合污染稻田安全生产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选取了硫磺和硫酸钙两种硫肥及具有硫酸盐还原能力的肠杆菌M5,设计单一施用及不同硫肥与菌株联合施用共6个处理.结果显示,同时基施硫酸钙和菌株的处理(CM5)降低水稻根际土中有效态Cd和As的效果均最好.淹水条件下基施硫肥或菌株会使早稻籽粒中Cd含量降低8%~51%,无机As含量降低42%~61%;使晚稻籽粒中Cd含量降低81%~92%,无机As含量降低41%~62%.其中,同时基施硫磺和菌株的处理(SM5)和CM5处理降低早、晚稻籽粒中Cd、As含量效果均最佳.SM5处理和CM5处理能促进水稻根表铁膜对Cd、As的吸附,二者ACA提取态Cd和As含量较CK显著增加,且CM5处理ACA提取态铁含量较CK也显著增加,说明同时基施硫酸钙和菌株会促进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结果表明,硫肥和菌株联合施用相较单一施用降低籽粒中Cd、As含量的效果更好,而同时基施硫酸钙和菌株是效果最佳且最为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为了探究磷(P)对小麦幼苗镉(Cd)和砷(As)吸收转运生理机制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以百农20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Cd和As胁迫条件下,外源供P和缺P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参数、抗氧化系统、离子含量和根茎转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缺P处理相比,外源P供应显著增加As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绿素的含量,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了生物量,而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外源P供应时显著增加了Cd胁迫条件下根系的P和Cd含量,降低了地上部的P和Cd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As胁迫条件下地上部的P和As含量以及As向地上部的转移系数.因此,供P与否对小麦幼苗Cd和As毒害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As胁迫时,外源供P提高了As向地上部的转运能力以及根系的CAT活性,降低了As对小麦的毒害,从而促进了小麦幼苗生物量的累积;而在Cd胁迫条件下,P与Cd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外源供P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Cd对小麦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80.
Zero-valent iron amended biochar (ZVIB)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romising material in immobilizing heavy metals in paddy fields.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s of pH of ZVIB (pH 6.3 and pH 9.7) and watering management techniques (watering amount in the order of CON (control, 5/72)>3/72>1–3/72>3/100>1/72, with 5/72, for example, representing irrigation given to 5 cm above soil surface in 72 hr regular interval) on As and Cd bioavailability for rice and its grain yield (YieldBR) were investigated in a pot experiment. Brown rice As (AsBR) content was irrelative to the watering treatments, whil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50%) with the addition of both ZVIB materials. The diminutions of brown rice Cd (CdBR) content as well as the YieldBR were highly dependent on both the soil amendment materials’ pH and watering amount. Among all the watering treatments, 3/72 treatment (15% less irrigation water than the CON) with ZVIB 6.3 amendment was the optimum fit for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AsBR (50%) and CdBR contents (19%) as well as for significant increment (12%) of the YieldBR. Although high pH (9.7) ZVIB application could also efficiently decrease As and Cd contents in brown rice, it might risk grain yield lost if appropriate (e.g. 3/72 in our study) watering management technique was not chosen. Therefore, ZVIB would be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ption as an amendment material with proper selection of watering management technique to utilize As and Cd co-contaminated arable soils safely for paddy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