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603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862篇
基础理论   140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2001年10月8日6时50分,贵州省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在换装液氯钢瓶时,发生氯气泄漏,造成厂区及周边居民部分人员和牲畜氧气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8日6时,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当班工人为通氯效果更好,准备换上3号、5号液氯钢瓶使用。6时50分左右,当班工人李某在1号系统操作,吴某  相似文献   
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及新工种的出现,使职业危害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噪音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每年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苯中毒人数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五分之一,苯危害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3.
杨高义 《安全与健康》2002,(9):12-13,11
我们每天打开各种新闻媒体,便可耳闻目睹不少事故消息,诸如工伤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中毒事故、倒塌事故、溺水事故等等.笔者作为一名安全工程师,常常感叹这些惨痛的消息包含着两大悲剧.悲剧之一是许多惨痛事件实际上是不断地在重复发生;悲剧之二是许多事故受害人有被救可能,却由于在场的人未掌握正确的急救法而眼睁睁地让其死去.  相似文献   
104.
周素梅  吕琳 《安全》2002,23(5):4-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越来越广泛,美国化学品登记中心网上分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全世界已登记的化学物质超过2300万种.人们日常能接触到的达8万种,且每年以1/3的速度更新.这里所谈及的化学物质,是指各种来源(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广义上的化学物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明程度的进步,使用化学物质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些物质中,有一部分具有毒性作用,由此引起的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美国市场上常用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案例每年超过10万人次;加拿大每年有大约5万人发生中毒;城市之国新加坡每年中毒大约有3000余起;我国每年因常用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案例没有详细统计,但其中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万人左右、急性农药中毒大约10万人左右.毒物暴露案例每年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加,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5.
廖建 《安全与健康》2002,(11):42-44
今年来,与我国部分省、市一样,我省企业职工有毒作业职业危害的状况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企业达2万家,从业人员达210万人,仅制鞋企业从事有毒作业的从业人员就达30-40万人,主要分布我省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市,尤其是泉州、莆田两市,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企业数量较多,导致企业职工有毒有害作业职业危害的事故尤其职工中毒事故频频发生.本人作为省劳动保障厅从事劳动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于5月20日至5月31日间参加对莆田、泉州企业职工有毒作业职业危害及劳动保障工作劳动保护问题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劳动科学》2002,(2):53-53
赵某于1999年到北京某商场工作,同时与单位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00年底赵某接受单位委派前往外地出差。出差期间在所住房间内意外死亡。后经当地公安机关技术鉴定部门鉴定,赵某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为此,赵某配偶、本案申请人吕某向赵某单位提出工伤赔偿要求,但单位未接受申请人的要求,申请人随即要求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工伤鉴定,后经申请人多方努力,北京市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此次事故进行了鉴定。并出具了《工伤认定结论书》。《结论书》中认定:“赵某于2000年某月某日因公外出工作期间发生的伤害符合工伤认定范围,现确认赵某为因工死亡。”在得到劳动部门上述认定后,申请人依法向相应的劳动仲裁机关提起仲裁申请。提出的仲裁请求有:要求赵某的单位支付工亡补助金5万元,丧葬补助金6900元,被抚养人抚恤金及单位拖死者的工资4200元,以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砷中毒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7日,位于云南省楚雄市郊区的滇中铜冶炼厂发生了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当日中午,一些工人出现了严重的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先后有76人被送进楚雄州人民医院治疗,8人观察治疗。经省、州职业病专家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10.
职业中毒不上报,事态扩大为时晚 2007年3月30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镇盘江锑白厂电解锌生产现场有3名工人出现乏力、全身酸痛、小便桐油色症状,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医院初步诊断为砷化氢中毒。中毒人员经20天治疗,情况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