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595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190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51.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ole of micro-electrolysis in removing chromaticity and COD and improving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wastewater from pharmaceutical.dye-printing and papermaking plant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micro-electrolysis technology could remove more than 90% of chromaticity and more than 50% of COD and greatly improved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Lower initial pH could be advantageous to the removal of chromaticity. A retention time of 30 minutes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process design of micro-electrolysis.For the use of micro-electrolysis in treatment of dye-printing wastewater,the removal rates of both chromaticity and COD were increased from neutral condition to acid condition for disperse blue wastewater;more than 90% of chromaticity and more than 50% of COD could be removed in neutral condition for vital red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252.
在镇江金东造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了长江镇江段全江段COD排放量控制方案,通过模式进行分段定量计算,分析了工程实施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和实施区域排放量控制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拟用控制方案环境效益显著,其实施将明显改善内江江段和畅洲江段南汊的水环境质量;金东造纸工程选址合理,充分利用了大港江段水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其实施所造成的环境损失较小。考虑到污染负荷削减的环境效益,对我国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出了4条建议。  相似文献   
253.
We developed a cost-effective and sensi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t trace level using a new reagent, leuco malachite green. Here we show that, arsenic reacts with potassium iodate in acidic conditions to liberate iodine, and the liberated iodine selectively oxidizes leuco malachite green to malachite green dye. We studied the Beer’s law at 617 nm, which showed linearity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0.09–0.9 μg ml−1 of arsenic. We show that the molar absorptivity, Sandell’s sensitivity and detection limit of the method are 6.1 × 104 l mol−1 cm−1, 0.0012 μg cm−2 and 0.025 μg ml−1, respectively. We applied the develope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相似文献   
254.
电子工业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光致抗蚀剂乳化废水用硫酸和含钙辅助破乳分离出有机物沉淀的预处理工艺。确定了最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参数和流程;用GC/MS法分析了废水的组成和浓度,并探讨了有机物的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H值控制在3,辅助剂A的浓度为300mg/L、静置时间为60min时,是最合适的工艺条件,废水的CODcr值从15600mg/L下降到3542mg/L,CODcr的去除率达77.4%,投加辅助剂后既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又改善了沉淀物的过滤性能,从而有利于降低后续工艺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255.
针对有机氯农药废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研究了采用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对其预处理以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未经处理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及经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的有机氯农药废水分别进入厌氧反应器,在进水pH为6.8~7.2,水力停留时间为48h,有机物容积负荷为1.41~3.19kgCOD/m^2.d时,3种废水的出水B/C值分别为0.35、0.41和0.42;出水COD分别为1280、1050和659mg/L;出水色度分别为50倍(灰白)、20倍(灰白)和20倍(灰白)。从运行稳定、经济的角度,选择混凝一厌氧组合作为该农药废水的预处理工艺。研究提出采用单位表面面积生物膜底物降解速率LW作为厌氧膨胀床反应器的设计指标,并根据试验数据得出厌氧膨胀床颗粒活性炭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为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6.
采用SBR法处理DTTA颜料中间体废水,考察其废水处理效果,及曝气时间、pH值、进水COD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时间6h、进水pH为7.0-8.5、进水COD为1000-2000 mg/L时,COD去除率达到71.3%-77.2%。  相似文献   
257.
利用前期实验筛选出的4株优势白腐真菌,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经厌氧处理后的出水,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其生长特性与处理效果基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258.
底泥对河流的二次污染浅析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根据底冲中污染物质累积和释放过程和底泥对河流二次污染的机理,运用适用的模式和苏州河的实测资料,可得到二次污染BOD和COD的年释放量,以及增加上覆河上的BOD和COD浓度。由此认为,对于底泥污染严重的河流,疏浚是必不可少的,其目的在于清除或隔绝黑富集层上覆河上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59.
新型复合球填料为沸石与悬浮球填料的有机组合体,密度约为0.92~0.97g/cm^3,比表面积为711~1185m^2/m^2,表面粗糙,物化性能稳定。在曝气量为20:1,停留时间为6h时,装有新型复合球填料的反应柱挂膜容易,成膜时间短,膜不易脱落,且生物相丰富。膜成熟时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和COD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氨氮浓度≤2mg/L,去除率≥93%;出水COD浓度≤22mg/L,去除率≥80%。新型复合球反应柱在稳定状态处理低浓度的二级出水时,出水氨氮浓度≤2mg/L,去除率89%,出水COD浓度为10~36mg/L,去除率为48%~81%。出水水质符合GB50335-2002标准。  相似文献   
260.
苯酚的超临界水氧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建的一套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装置的温度,压力,溶氧量和流量等参数的可控性进行了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苯酚的超临界水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装置能比较精确控制各种条件参数,是可靠的超临界水氧化试验研究装置。在氧气过量的条件下,停留时间是影响苯酚在超临界水中氧化分解的主要因素,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升高导致苯致苯酚去除率的增大,只要有足够的氧气,苯酚起始浓度的增加对苯酚的转化率影响不明显,在实验条件下,溶液中苯酚的去除动力学对苯酚是一级,氧气是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