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6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6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63篇 |
综合类 | 161篇 |
基础理论 | 125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7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36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基于监测数据及机器学习算法的湖泊水质实时评价技术对当前湖泊水资源的管理、维护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巢湖水质的类别评价,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分类算法对该区域水质进行类别判定。与其他算法相比,随机森林算法有着精度高、可容忍噪声强等诸多优点。测试结果表明,当决策树的棵数ntree=300,分裂属性集中属性个数mtry=2时,在合肥湖滨监测断面水质分类准确率可达96.15%,在巢湖裕溪口监测断面水质分类准确率高达100%,该方法具有稳健性较高、实用性强、泛化性能好等特点, 能够有效进行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282.
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事故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渤海某工程项目为例研究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事故及其风险.文章指出井喷、平台火灾事故和海底管道泄漏是海上油气田工程油气泄漏的主要事故源,并通过类比性分析得到三种事故的发生概率.油气泄漏的最严重后果是溢油事故,文章对各种事故的溢油规模进行分析,并根据井喷、平台火灾和海底管道泄漏三种事故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83.
针对污染胁迫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问题,基于PCR-DGGE分析与系统发育树等现代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探讨典型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污染水平与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染土壤石油含量的差异是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指数与土壤石油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土壤污染程度的增加,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降低,菌属分布不均匀,表现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种属的污染胁迫与分异现象;石油污染土壤中存在明显的优势菌属:Gulosibacter、Halomonas、Petrobacter、Methylocystis、Pseudoalteromonas.本研究结果为认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特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84.
土壤胞外酶在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关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主控因子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偏碱性的钙质土壤区域相关研究尤其缺乏.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山区(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地形条件(不同坡位和坡向)、不同树种(厚壳桂和伞花木)下的表层土壤(0~15 cm),测定了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6种水解酶的活性及相关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运用方差分解,并结合多响应置换过程以及冗余分析技术分析了地形、树种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位对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树种和坡向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地形、树种和土壤理化性质共同解释了土壤酶活性变化的55.3%,其中土壤因子是影响酶活性改变的主要因子,解释了44.2%的变异.而冗余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土壤因子中,pH、总氮和无机氮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指标.研究首次量化了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内地形、树种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也说明了在喀斯特山区小尺度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可由土壤理化性质来表征. 相似文献
285.
利用树皮作为被动采样介质,2012年8月于苏南地区采集了33个香樟树皮进行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香樟树皮中六氯苯(HCB)、滴滴涕(DDTs)和氯丹(Chlordanes)的含量范围(以干重计)分别为0.31~1.81、0.40~17.3和n.d.~1.03 ng·g-1.由于六氯苯挥发性较强,其含量的空间差异性不明显.同其它研究结果相比,苏南地区树皮中六氯苯含量相对较低.苏南地区DDT主要来源于工业DDT的历史残留和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根据反式氯丹(TC)/顺式氯丹(CC)的比值判定,苏南地区城区中氯丹可能来源于近期的直接使用,而乡村地区则来源于历史残留. 相似文献
286.
This paper developed a risk-based modelling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execution process of shipping accident investigation (SAI). Specifically, the paper addressed a fuzzy extended fault tree analysis (FFTA) that combines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faults and shipboard technical system failures under a unique risk assessment scheme. The cas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a novel idea behind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llows relevant accident investigators to clarify the probability of technical failures, operational misapplications, and legislative shortages leading to the shipping accident. The current SAI reports can be extended with an integrated risk assessment section to formulate integrated strategies along with risk control measures onboard ships. Since the consequences of shipping accidents are still a global concern, the paper addresses integration of a FFTA into SAI reports to ensure a consistent database and subsequent decision aid to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efforts in the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287.
为了优化确定化工装置安全仪表系统(SIS)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分析了现有确定SIL的不足,针对化工装置的失效数据缺失和不确定性特点,提出模糊事故树-保护层(FFTA-LOPA)模型计算安全仪表系统SIL。以某低密度聚乙烯反应釜为例,建立了该反应釜爆炸事故树,运用模糊理论定量分析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确定其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为SIL 1。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两种风险分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和理论统计结果符合性较好,具有一定地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定量确定系统SIL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88.
以斜井施工为例,运用FTA分析法,对斜井运输中矿车倾翻,压人致死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89.
安全管理评价模式繁多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运用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于MORT和SMORT方法,从综合及具体管理两方面提出10项影响企业安全水平的管理因素,并对该类因素进行层次分析,开发一套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评价模式;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评价模式进行了测试,选择重庆市3家有代表性的机械企业,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测试结果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安全管理评价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0.
为分析水上机场航道冲突风险机制,首先,集成故障树分析(FTA)和贝叶斯网络(BN)方法,构建航道冲突风险分析模型;其次,基于FTA模型推理算法,确定风险系统的最小割集(径集)及根节点结构重要度,并据此分析航道冲突发生场景,设计规避方案;然后,运用BN双向推理技术,分析航道冲突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基于风险因素的多态性,评价航道冲突风险;最后,基于风险分析结果,提出航道冲突风险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气象水文因素是航道冲突风险的最敏感因素,其次是过往船只频度、水域清净状况等航道布设因素,对其应严格执行放行管制;安全管理及人员因素对航道冲突影响较大,也是风险管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