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批式实验,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基质,研究投加不同浓度稀土Ce3+对稳定驯化和长期贮存的厌氧颗粒污泥消化产VFA的影响.结果表明,Ce3+浓度<1 mg/L时可降低消化过程中的VFA浓度,促进丁酸向乙酸的转化以及乙酸转化为甲烷;Ce3+浓度为1~10 mg/L时则抑制细菌活性,不利于乙酸和丁酸的降解.稀土Ce的投加对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厌氧颗粒污泥消化产VFA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影响较小,厌氧消化前期和中期VFA产物主要为丁酸和乙酸,两者含量之和约为96%,丙酸含量<3%.以乙酸钠为唯一基质厌氧消化时,0.05 mg/L Ce3+的投加对乙酸钠降解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提高反应速率和去除率.污泥经过长期贮存活性降低,但含稀土Ce的厌氧颗粒污泥活性高于不含稀土的污泥,利用含稀土Ce的污泥有利于反应器再启动.  相似文献   
42.
141Ce示踪研究小麦对稀土的吸收速率和积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41Ce,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冬小麦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和分配规律及铈在水-植物界面间的传输速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期内,冬小麦幼苗中铈的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培养液中铈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铈在冬小麦各器官中的浓度,根部的远大于在茎叶中的;吸收速率是较高浓度处理的要高于较低浓度处理的,并且在不同培养期中的吸收速率是不相同的.对冬小麦的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拟合,给出了定量描述公式.  相似文献   
43.
浸渍法制备了Al2O3+CeO2为载体的Pd催化剂,对制备中各因素对催化剂效果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考察了活性组分含量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以及焙烧温度、水蒸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元素的存在使催化剂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制备过程中焙烧步骤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大,催化剂制备必须高于600℃焙烧。  相似文献   
44.
采用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位掺杂(Cu、Ce)LaSrCoO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CO和C3H8的催化氧化活性,并运用XRD,TPR和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稀土掺杂对LaSrCoO4复合氧化物的CO和C3H8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Cu掺杂能增加Co3+、化学吸附氧和晶格氧的数量,提高复合氧化物的活性,而Ce则相反。  相似文献   
45.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Ce修饰Ti/PbO2电极,通过动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快速电极寿命法对电极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该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2.11 V)和良好的电催化活性,预测电极使用寿命为2.3年.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探讨了电极电催化性能,并考察苯酚初始浓度、电流密度、阳极材料、溶液温度、搅拌速度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为0.06 A·cm-2,pH=6.7,电极间距为2 cm,温度20℃,搅拌速度180 r·min-1,采用0.5 mol·L-1的Na2SO4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5 h后苯酚去除率达到95.5%.  相似文献   
46.
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关键材料─CexZr1-xO2固溶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迫切要求开发高性能的三效催化剂.传统三效催化剂中的CeO2高温下易发生烧结而降低或失去储氧能力.而加入锆所形成的CexZr1-xO2固溶体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老化性能、低温还原性能和较高的储氧能力,可以作为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关键材料.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峡东地区陈家河剖面奥陶系庙坡组笔石动物群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有机碳同位素异常和Ce异常的研究 ,讨论了庙坡组沉积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及相应的层序地层的划分 ,整个庙坡组可以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 ,其海侵域相当于H .teretiusculus带的沉积 ,当海平面达到最大海泛面附近时的凝缩沉积及其后的高位域则与N .gracilis带的沉积相当。并认为这一时期笔石的生态差异主要受温度的控制而非地理阻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超细Ce0.5Zr0.5O2的制备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共沉淀法制备Ce-Zr-O固溶体,在液相反应阶段、干燥阶段和灼烧阶段分别采取快速喷射和加入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共沸蒸脱水以及选择适当灼烧温度等手段控制团聚体的生成,制得超细颗粒Ce0.5Zr0.5O2固溶体。  相似文献   
49.
以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水生生物之一的凤眼莲为研究对象,探究外源稀土Ce3+对凤眼莲钙相关光合作用的影响.相比于对照组,营养液中缺钙但添加外源稀土Ce3+的条件下,凤眼莲叶绿素含量减少8.31%、叶绿体荧光产额分别减少6.14%(440nm)和3.82%(480nm)、类囊体膜上Mg2+-ATP酶和Ca2+-ATP酶分别减少1.93%和5.05%,蛋白质含量减少3.94%;但较缺钙的营养液处理组相应指标分别增加了9.89%、15.21%和3.05%、8.08%和10.26%、10.16%.添加Ce3+的营养液处理组的凤眼莲钙相关光合作用指标同样显著提高.结果表明,Ce3+有类似于Ca2+的特性,适量的Ce3+可以补偿替代钙,对植物光合作用有促进效果,增加植物生物量,促进凤眼莲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发展起正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0.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transport of Ce (IV) from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s through dispersion flat combined liquid membrane (DFCLM) with contain 2- ethyl hexyl phosphonic acid-mono-2-ethyl hexyl ester (P507) as the carrier, dissolved in kerosene as the membrane solution have been studied. This process of facilitated transport, based on membrane technology, is a variation on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of solvent extraction and may be described mathematically using Fick's second law. The equations for transport velocity are derived considering the diffusion of P507 and its metallic complexes through the liquid membrane. In this work, the system is considered to be in a transient state, and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Ce(IV) and the carrier to take place only at the solvent-aqueous interfaces. Model concentration profiles are obtained for the Ce(IV), from which extraction velocities are predicted. The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Ce(IV) extractions showed similar tendencies for a high Ce (IV) concentration and acidity case.The model results indicate that high initial Ce(IV) concentrations and acidity both have detrimental effects on Ce(IV) extraction and stripping.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Ce(IV) in the membrane and the thickness of diffusion layer between feed phase and membrane phase are obtained and the values are 6.31 × 10-8m2·s-1 and 31.2 μ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