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357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41.
烟气净化双流体喷嘴雾化特性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力  李午申  蒲舸 《环境工程》2006,24(2):40-43
在烟气净化装置喷雾干燥塔内,进行双流体喷嘴喷雾特性试验,实验研究了影响喷雾粒度、角度以及液滴均匀度的主要因素。实验证明,气液质量比、浆液密度为影响双流体喷嘴雾化特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运行参数,可以得到合适的液滴粒径以及喷雾角度,该喷嘴用于喷雾干燥烟气中酸性气体的净化,可提高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242.
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导流板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IODVC)弯道流场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Fluent计算方法,对IODVC流场进行了二维单相流模拟,探究导流板结构形式对弯道流速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边界条件下,导流板的结构形式对IODVC内混合液的流态分布影响较大.与单导流板相比,双导流板可将流速大于0.25 m·s-1的区域占比提高9.5%,并改善了弯道出口断面流速分布,有效地减小了下沟道靠近隔板处回流区域;此外,适当延长导流板末端长度,可以进一步强化对IODVC内混合液的导控作用,当延长长度等于导流板半径时,效果最佳,大于0.25 m·s-1的流速区域占比达到44.21%,使IODVC内部流场更加趋于均匀.研究结果对IODVC的进一步优化和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3.
黄泥灌浆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机理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首次运用燃烧学和热力学的理论观点,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黄泥灌浆方法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应用实践研究肯定了该技术的防治效果。同时,提出综合治理才是当前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44.
Ai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ir quality in aircraft cabins, and the use of different air supply modes could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cabin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eiling air supply mode used on the B737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other 3 different kinds of air supply modes for comparison: luggage rack air supply mode, joint mode combining ceiling and luggage rack air supply, and joint mode combining ceiling and individual air supply. Under the above 4 air supply modes, the air velocity, tempera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a cabin full of passengers were studied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and carbon dioxide (CO2) and formaldehyde were selected as 2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air polluta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mode combining ceiling and individual air supply can create a mor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air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has a better effect on the removal of CO2 and formaldehyde, and can provide better air quality in cabins than the other 3 modes.  相似文献   
245.
生物膜滴滤塔性能受多孔填料、生物膜和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共同影响,传质过程复杂,流体流动强烈地影响生物滴滤塔生物膜的形成和分布,同时生物膜在滴滤塔中的分布反过来影响填料层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动。实验研究了生物滴滤塔挂膜前后填料层的孔隙率和不同气、液流量下压强降的变化,结果表明:滴滤塔内生物膜分布不均匀,填料层孔隙率随填料层高度增加而增加,填料层中下部,孔隙率低,生物量最大,填料层顶部,孔隙率与挂膜前相等,无生物膜生长;挂膜前气体流量对填料层压强降影响较液体流量影响大,挂膜后液体流量对填料层压强降影响较气体流量影响大;同时微生物挂膜成功后填料层气体压强降远大于挂膜前压强降。  相似文献   
24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Ⅱ组成及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球化学界面的三个组成部分 (环境条件突变界面、流体性质演化界面、流体 -环境作用界面 ) ,地球化学界面的标志及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47.
马尾松根化感物质的生物活性评价与物质鉴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和分离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并依据生物活性评价结果筛选抑制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物质鉴定.就总体而言,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非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势、胚根长、胚轴长及鲜物质重、干物质重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发芽率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对马尾松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物质重及干物质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发芽势则表现为促进作用;筛选出抑制活性较强组分的物质鉴定结果表明,非夹带剂萃取的马尾松根化感物质是α杜松醇、г杜松烯等,在夹带剂条件下,马尾松根化感物质是棕榈酸、叶绿醇等.图1表5参11  相似文献   
248.
以我国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为研究区域,采用国内外常用的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结合拉丁超立方取样(LHS)方法,研究湖泊水动力模型中4个重要的外部输入条件,即3个边界输入条件(出入湖流量、风速、风向)和1个初始输入条件(初始水位),对模型水动力模拟结果(水位、水龄以及流场)的影响与贡献.结果表明,初始水位的设定对模拟全湖水位和水龄产生决定性影响,不确定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5.73%和66.125%,对垂向平均流速影响的贡献率只有3%;风速对表面流速模拟结果影响较大,贡献率达到58.70%,而对水位和水龄的贡献率分别为5.25%和3.00%.在垂向上,各层流速受外部输入条件不确定性的影响规律相似,贡献率排序为风速(55%~60%)>风向(10%~15%)>初始水位≈出入湖流量(1%~5%).因此在模拟大型浅水湖泊水动力过程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出目标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外部输入条件的准确度,为提高模型精确度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249.
CFD技术及其在水处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CFD技术的基本数值方法和几种著名的商业软件的特征,并例述了在水处理设备研究中的应用,指出CFD技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科研手段,应引起广大水处理研究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50.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c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The target sequence (88 bp) is part of a rDNA repetitive gene. A signal can be observed with only one parasite. It is directly and rapidly detected by electrophoresis and ethidium bromide staining. We report a prospective study of 80 documented cases of toxoplasmic seroconversions during pregnancy. The PCR assay of the amniotic fluids was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standard methods for diagnosis of fetal infection. Seventy specimens gave no PCR signal, and were negative according to prenatal tests and postnatal examinations. The presence of T. gondii was detected in ten specimens by PCR analysis. Four were confirmed by isolation of the parasite from the amniotic fluid; four by biological study of the fetal blood. For the remaining two, infection was diagnosed after birth. Together with ultrasonographic and biological data, this technique permits prenatal diagnosis within 1 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