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长江中游江西江段(上段)防洪干堤基础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连年来发生水患灾害,在全国属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每年汛期(4~8月)为水患灾害发生的高峰期。长江中游江西江段是江西防洪的 主要地带,近年来由于该段防洪干堤经第一、第二期修堤工程,坝体稳固,虽然1998年、1999年长江大水没有造成溃堤,但潜在的水患地质灾害仍是非常严重。作者通过对野外实地进行调查,访问,对防洪干堤隐伏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2.
长江口岸带柱状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通过对长江河口岸带柱状沉积物中P的分析,揭示了沉积物中P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柱状沉积物中P的存在形态主要有DP、Al-P、Fe-P、Ca-P和OP等5种,其中以Ca-P(约占TP的28%-52%)和OP(约占TP的43%-68%)为主。研究发现,在近排污口的柱状沉积物中Al-P和有机碳(TOC)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具Al-P含量明显高于非排污口处的朝阳柱样,反映了柱状沉积物中各形态P的分布特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明显。此外,柱状沉积物中P的存在特征受沉积速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3.
长江口滨岸潮滩底栖动物泥螺受铜污染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为了评价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Cu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底栖动物泥螺的急性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浓度为375mg/L的泥螺对重金属Cu的反应最明显,当试验进行第8.5h时达到半致死量,第32h达到全致死量。试验结束后对泥螺体内5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进行分析表明:泥螺体内Cu、Zn、Ni含量均较试验前有较大的提高;而Pb的含量试验前后没有多大变化;Cr的浓度较试验前略有降低。这说明底栖动物对重金属的富积是个动态的过程,金属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泥螺体内Cu浓度的增加促进了对底泥中Zn、Ni的吸收,相反,却抑制了对Cr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4.
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自2003-06-01开始,到2003-06-10结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在2003-06-15~2003-06-25进行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综合调查.根据此次调查所取得的实测数据资料,计算了各站各层位的悬浮物浓度,结合相应水体的盐度值和温度值,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的分布特征以及蓄水前后悬浮物浓度与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自海水表面向海底逐渐增高,悬浮物主要分布在123°E以西的口门地区和近岸的狭长海区.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与蓄水前长江口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长江航道和南支地区悬浮物浓度明显下降,长江航道徐六泾附近地区悬浮物浓度从蓄水前的400~500 mg/L下降到蓄水后的60.2 mg/L,南支地区悬浮物浓度从蓄水前的445 mg/L下降到蓄水后的148 mg/L;长江口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变化不明显,蓄水前后均为表层悬浮物浓度小于10mg/L,底层悬浮物浓度小于100 mg/L.蓄水前后整个研究区悬浮物浓度分布的总体格局相似.  相似文献   
165.
长江中下游干流港群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1985~1997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长江中下游干流沿岸为研究区域,探讨了1985年~1997年本区域港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统计分析表明,集中是和东或下注重港群空间结构演化的整体趋势,但同时伴随着较大的波动。整个港各和中下游各省地方港群赫佛因德指数的高低及其变化趋势说明中下游港群的集中状态处在低水平,而且这种低产集中和地方港群比较明显的分散趋势同时并存。此外,各地各不同水平的赫佛因德指数也表明了它们在集中程度上的明显差异。通过进一  相似文献   
166.
三峡库区蓄水期长江口底栖生物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三峡库区蓄水期于2004年在长江口区进行季节性(2、5、8、11月)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出现底栖生物种类依序为2月127种,5月为114种,8月和11月分别为83种和97种.在种类组成中,以多毛类占首位(42~70种)、其次软体类17~32种.甲壳类和棘皮类较少.底栖生物优势种有15种,其优势度(D2)值以多毛类丝异须虫(0.27~0.36)和小头虫(0.18~0.26)明显高于其他种类.底栖生物的平均总生物量以2月和5月较高,分别为19.7g/m2和23.4 g/m2.在生物量组成中,以软体类最高为5.6~12.2 g/m2.底栖生物的平均总密度以5月和11月最高,分别为623.0个/ m2和781.7个/m2.在生物密度组成中,多毛类的密度居首位(194.8~625.6个/ m2).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H')值最高为2月(2.94)和5月(2.76).生物种类丰度指数(D)值以2月较高为1.34.各月的生物种类均匀度指数(J)值均不足1.通过调查分析,长江口外水域及口北少数站的底栖生物量和密度,仍保持高于河口附近测站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7.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长江三峡工程一期蓄水自2003年6月1日开始,到6月10日结束,为了研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对长江口环境的影响,在2003年6月15日至6月24日期间组织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环境的综合调查.根据该次调查所取得的悬浮体浓度和浊度的实测资料,探讨了不同水体中两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以期达到根据易得的浊度数据获得更多悬浮体浓度分布规律的目的.同时,分析了两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系式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不同水体悬浮体浓度和浊度之间均存在有较好的相关性,即浓度和浊度之间存在对数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8.
长江溶存氧化亚氮的分布与释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赵静  张桂玲  吴莹  张经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9):1995-2002
于2008年1月对长江宜昌到徐六泾段干流以及部分湖泊和支流入江口进行了调查,并于2007年6月到2008年5月对长江徐六泾进行了逐月调查,采样测定了长江溶存N2O的浓度并选择合适的模型估算了其释放通量.结果表明,2008年1月长江表层河水中N2O的平均浓度为(22.0±3.5)nmo·lL-1,均处于过饱和状态,平均饱和度为180%±33%,长江向大气释放N2O通量平均为(13.7±14.6)μmol·m-·2d-1.冬季长江溶存N2O的分布规律为下游溶存N2O浓度高于中游,支流及湖泊高于干流.长江徐六泾段河水中N2O全年平均浓度为(19.4±7.3)nmol·L-1,呈现明显季节变化特征.长江徐六泾段河水中N2O平均释放通量为(43.9±24.9)μmol·m-2·d-1,夏季最高可达80.7μmol·m-·2d-1.初步估算出长江每年向大气释放N2O-N的量为12.0Gg·a-1,约占整个中国N2O排放量的1.1%.而长江输入东、黄海N2O-N的年通量为0.5Gg·a-1,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N2O分布及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9.
水动力作用对潮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时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上海滨岸滩具有代表性的4个采样断面,分析了重金属在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的季节含性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水动力作用较弱的地貌部位,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明显趋于富集。在崇明东旺沙、白龙港排污口附近和奉新边滩表层沉积物中,Cu、Pb、Fe、Mn、Zn的最低值出现于夏季,而在东海农场表层沉积物中,这几中重金属元素的最低值出现于秋季,夏季值反而较高。Cd与此不同。这说明在长江冲淡水作用下,重金属污染物能沿岸发生迁移与扩散,Cd受长江冲淡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0.
Biogenic elements and six phosphorus(P) fraction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waters were determined to investigate the governing factors of these elements, and further to discuss their potential uses as paleo-environment proxies and risks of P release from sediment.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and leachable organic P(Lea-OP) showed high concentrations in the estuary, Zhejiang coast and ofshore upwelling area. They came from both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marine biological input.Biogenic silicon(BSi) exhibited a high concentration band between 123 and 124°E. BSi mainly came from diatom production and its concentration in the inshore area was diluted by river sediment. Total nitrogen(TN) was primarily of marine biogenic origin. Seaward decreasing trends of Fe-bound P and Al-bound P revealed their terrestrial origins. Influenced by old Huanghe sediment delivered by the Jiangsu coastal current,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detrital P(Det-P) was observed in the area north of the estuary. Simila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ate fluorapatite(CFA-P) and CaCO3 in the southern study area suggested marine calcium-organism sources of CFA-P. TOC, TN and non-apatite P were enriched in fine sediment, and Det-P partially exhibited coarse-grain enrichment, but BSi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sediment grain size. Diferent sources and governing factors made biogenic elements and P species have distinct potential uses in indicat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ransferable P accounted for 14%-46% of total P. In an aerobic environment,there was low risk of P release from sediment, attributed to excess Fe oxides i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