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069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063篇
综合类   3348篇
基础理论   551篇
污染及防治   569篇
评价与监测   963篇
社会与环境   429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9篇
  196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云南泸沽湖--半封闭深水湖泊湖水和沉积物孔隙中Ca^2+、K^+、Na^+、HCO3等基本组分及PH等剖面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基本组分可以自底部沉积物向上覆体扩散迁移,定量地估算了扩散通量及其对上覆水体的影响程度,说明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作用在控制整个水体水化学基本组成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DO控制、pH值调节、温度调节、水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底泥释磷实验。实验表明:(1)厌氧条件下,底泥中的磷向水体释放,且释放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好氧条件下,底泥非但没有向水体释放磷,反而从水体中吸附磷,呈“负释放”状态;且pH值越低,“负释放强度”越大。(2)温度升高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最大释放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3)搅动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大于静置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4)微生物对磷释放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次模拟实验结果看,体系温度升高、减少溶解氧、提高pH以及施以水动力作用,均可使底泥中的磷释放量增加,在常温(25℃)、厌氧、pH=7.5条件下,底泥中磷向水体的释放量将增加17%左右。  相似文献   
103.
太湖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内源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太湖 2 0 0 1~ 2 0 0 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 ,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太湖的水质参数概括为 5个主成分 ,提取并反证了湖泊水质各个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分别为 :水体营养指数 (F1)、富营养化指数 (F2 )、水体溶解氧指数 (F3 )、水体色度指数 (F4)和水体酸碱指数 (F5 ) ;研究了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室内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太湖底泥的起动规律 ,得到了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 (个别动、少量动、普遍动 )下的起动流速 ,并利用泥沙起动的理论模型给予了验证 ,最后得出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下的起动流速分别为 :3 7.9cm·s- 1 ,46 7cm·s- 1 ,5 9 8cm·s- 1 .通过考察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 ,建立了底泥中TN、TP释放率与水体流速的定量化关系 .并将太湖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应用在数学模型中 ,解决了以往模型中底泥释放率取为常数的不足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混合印染废水的静态净化过程,进行了生物群落观察和条件实验。发现废水净化初期以大量细菌和草履虫(以 P. Caudatum为主)繁殖为特征,同时伴生着少量浮游藻类。随着净化过程的进行,细菌和草履虫数量下降,以针杆藻(以 S. aucs为主)为建群种的浮游藻类群落占优势。化学分析表明,净化作用与温度、光照条件及废水起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5.
薛旭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5,28(1):10-13,i001
分析了我国炼油厂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1世纪炼油厂给排水系统节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6.
泸沽湖特有水生生物的保护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泸沽湖有水生生物 133种。本文对其种群结构、数量作了调查 ,分析了特有种水生生物结构变化原因是不合理利用 ,应通过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特有水生生物  相似文献   
107.
采取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思想.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等,设计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分析了系统结构与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构成及系统安全性保障。  相似文献   
108.
活性硅酸聚合硫酸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硅酸钠,硫酸和聚合硫酸铁为原料制备活性硅酸合硫酸铁,测定了ASPFS红外光谱,了Fe/Si摩尔比和水样PH值等因素对产品和除浊效果的影响当Fe/Si摩尔比为1.5时产品稳定性和除浊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9.
应用水质模型方法研究河流污染控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水质模型对河流污染控制进行研究,经济、方便、有效。讨论了水质模型方法的原理、必然性、种类、建立步骤和应用范围,并以黄浦江为例,对水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0.
白洋淀的纤毛虫及与水质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白洋淀纤毛虫的种类组成、优势种进行了初步调查,同时对水质进行理化监测,共鉴定出纤毛虫48种。根据Marsson引出的污水生物体系法分析,白洋淀纤毛虫主要由耐有机污染的种群组成。说明白洋淀主要受有机污染。纤毛虫的种类数与水体中TN、TP、BOD5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