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1069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063篇
综合类   3348篇
基础理论   551篇
污染及防治   569篇
评价与监测   963篇
社会与环境   429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9篇
  196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分析了建立锡山市跨行政区水域边界监控点的必要和可行性,并阐述了建立锡山市排污总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以便提高整个区域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2.
指出了环境污染纠纷调处与环境行政处罚的性质,程序,结果等均不相同,在理论上不能将两者混一谈,实践中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3.
应用GIS技术研究了"引江济太"对太湖北部底质与水质总磷(TP)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4—2019年,调水北部沿线4个点位底质TP浓度降幅为59.8%~80.5%;不同点位的水质TP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入湖口点位下降14.1%,沿线其他点位分别上升37.4%、38.6%和45.0%。从空间分布来看,太湖水质TP始终呈明显的"西高东低"分布特点,但底质TP的分布未显示出该类规律。望亭水利枢纽调水情况与入湖口5#点位底质TP浓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在调水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的年份,5#点位底质TP浓度会偏高。"引江济太"会对太湖北部调水沿线,特别是入湖口附近水域的TP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并通过水流迁移与底质再悬浮释放影响下游水域。如何降低望虞河及周边支流的入湖泥沙量将是今后开展科学调水、保障贡湖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2014—2016年湖体水质中氮素质量浓度分析,结合出入湖总氮浓度、水量、湖体水生生态等影响因素,发现太湖水体中总氮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监测点位总氮为0.530 mg/L~5.51 mg/L,时空分布不均,差异明显。时间上,总氮浓度表现为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最低,且月均值变化曲线呈现出规律的正弦函数波形。空间上,总氮浓度大致表现出由西部湖区向东部湖区递减的趋势,呈现西部湖区﹥北部湖区﹥南部湖区﹥湖心区﹥东部湖区。要改善湖体水质,不仅要切断污染源,而且要加强水生生态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35.
对GAM水环境预测模型提出了四点不同看法,与有关作者商榷,指出GM(1,1)模型与GAM模型二者并无优劣之差,精度亦相当。  相似文献   
36.
水体中重要污染元素化学形态分析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虹  邓勃 《干旱环境监测》1995,9(4):205-215
概述了元素化学形态分析的意义、概念和范围,元素化学形态分析与模拟计算方法,并分别对某些重要元素的化学形态分析方法的进展作了综述,介绍了115篇文献。  相似文献   
37.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1972~1977年)起步阶段(1978~1983年)和发展阶段(1984~)。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1978年前主要探索与污染物质的分析方法,1984年后是监测质量保证工作进入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38.
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在水质评价中的缺陷,将模糊数学中的贴近度与经典的Euclidean距离结合,提出Euclidean贴近度水质评价法。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并且精度高,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9.
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数学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由于分别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类标准值的平均值及其中三个标准值,计算后的结果不一致,而模糊综合指数法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出现,计算结果比较满意.从而表明,该法是对模糊数学法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40.
Spatial structure analysis and kriging analysis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be useful tools in illustrat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variables. Taihu Lake is one of the largest fresh water lakes in China, and has suffered serious eutrophicatio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Taihu Catchment. In this paper, spatial structural analysis, kriging interpolation and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were carried out for chlorophyll a in the lake. Studies show that spherical model could be applied to fit all experimental variograms. Positive nuggets were observed for three directions except NE–SW direction. The variograms show some anisotropy with anisotropic ratio falling within 1.76. The spatial structural patterns of chlorophyll a in the lake were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distribution of pollution sources, water flow and wind. Two-dimensional ordinary block kriging was applied for interpolation process. An eutrophication assessment map was also made based on a water-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chlorophyll a in Taihu Lake was quite high. The whole lake has suffered serious eutrophication. However, the eutrophic situation varied in space. Higher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a appeared mainl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l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